吉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3-05-14 09:20潘福林
关键词: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

潘福林 刘 静

(1.长春大学 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2.长春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一、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由图1可知,吉林省对外贸易除2009年略有下降外,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很大,但整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逆差额一直在增加。从2004年到2011年,吉林省进出口总额从67.93亿美元增加到220.4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了21.7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从50.78亿美元增加到170.4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了17.10亿美元;出口总额从17.15亿美元增加到49.9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了4.69亿美元。近几年来,吉林省的外贸总量连上三个台阶:2007年突破100亿美元;2010年突破150亿美元;2011年突破200亿美元,实现自2007年以来四年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不可否认,从纵向来看,吉林省对外贸易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贸易总量有了大幅的增加。但从横向来看,与其他省份还有一定的差距,吉林省对外贸易规模仍然偏小。在吉林省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对外贸易总量的增幅并不大,在此过程中,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出现了隐形下滑的态势。据统计,2011年吉林省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各省中的排名居19位,仍不容乐观。

图1 2004—2011年吉林省进出口总额

二、吉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逆差过于严重

从长期看来,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基本上处于增长之中,但对外贸易总量仍然偏低,由表1可知,从2001年以来,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基本上每年都低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而且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尤其与辽宁省间的差距更加明显。2011年,吉林省的外贸总额突破200亿大关,达到了220.47亿美元,而当年辽宁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为959.60亿美元,是吉林省的4倍之多;黑龙江省的外贸总额为385.10亿美元,是吉林省的1.75倍,所以吉林省的对外贸易规模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扩大。

表1 2001—2011年黑吉辽三省对外贸易总额对比情况(单位:亿美元)

近几年来,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为逆差状态,而这种逆差情况在今后几年中也不会很快消失。虽然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一定的逆差额,适当的使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好处也不少,但长期的贸易逆差会降低国内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商品出口,所以,吉林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应力求长期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

(二)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方式单一

吉林省出口的大部分商品为农产品、初级加工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和附加值较低的工业制成品。由于初级产品占的比例相当大,致使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由表2可知,2011年排在前10位的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胶合板、粮食等,十类商品总计298612万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59.7%。另外,吉林省进口商品也多为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品,种类也较少,使吉林省获得较低的贸易利益,不利于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表2 2010—2011年吉林省产品出口居于前列的产品及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吉林省的对外贸易主要由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及其它贸易组成,而一般贸易是其主要的贸易方式,对外贸易方式单一。加工贸易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和增长点已经有好多年,但加工贸易在吉林省一直比较落后,其在吉林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低。2011年吉林省出口总值为49.98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为30.87亿美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了20.2%,加工贸易为10.93亿美元,降低了4.4%;进口总值为170.49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为158.99亿美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了40.0%,加工贸易为5.03亿美元,增长了12.1%。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吉林省加工贸易的增幅都远远低于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

(三)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市场依赖性强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仅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吉林省有贸易关系,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范围也越来越大,截止至2011年,与吉林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一百六十个之多,与之前相比,吉林省的贸易市场已有很大扩展,但仍旧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国家。由图2可知,吉林省的贸易伙伴主要为欧盟、德国、日本、匈牙利、东盟、美国、朝鲜、韩国,其贸易额分别占全省贸易额的39%、24%、10%、3%、3%、2%、2%、2%,共占吉林省贸易总额的85%,远远超过了其余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另外,由图3可知,吉林省出口地排在前几位的是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合计占47%的份额;由图4可知,进口国来源方面,从欧盟进口占42%、从德国进口占28%、从日本进口占10%,三国合计占全省进口额高达80%。由于吉林省的进出口市场大部分集中在欧盟、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受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比较严重,一旦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生大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吉林省的对外贸易,进而导致其进出口贸易的不稳定,阻碍吉林省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图2 2011年吉林省进出口主要市场分布情况

图3 2011年吉林省出口主要市场分布情况

图4 2011年吉林省进口主要市场分布情况

(四)外资利用不合理

近几年来,吉林省利用外资数额一直有较快的增长,而且多家知名跨国公司也纷纷入驻吉林省,进入旅游、食品、化工、电子等优势产业,促进了经济增长。2011年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49.47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8.7%。虽然吉林省利用外资额增速较快,但外资投向却主要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上,其产业分布极为不平衡。由表3可知,吉林省的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占总户数的69.93%,而科技发达、技术水平先进的北美、欧盟等国家所占的比例较少;投资规模也是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这种不合理的投资来源和投资规模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吉林省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表3 2011年吉林省外商投资来源和投资规模情况

三、吉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对外贸易逆差,追求长期的对外贸易基本平衡

近年来,吉林省的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达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首先,从政府层面考虑,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并对其进一步完善,进而为吉林省的出口提供健康的制度环境;另外,在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出口信贷利率,增加出口补贴,从而增强本省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其次,从生产商层面考虑,生产商应加大研发投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入科技成分来增加其附加值,通过这些途径增加吉林省产品的出口量,与此同时,减少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的进口,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平衡则可实现。

(二)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鉴于吉林省出口的大部分是初级产品以及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商品,优化吉林省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其对外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势在必行。首先,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制定和实施“科教兴贸”战略,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着力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其次,要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使出口产品结构的层次有所提高。再次,完善加工贸易产品分类管理制度,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限制较低层次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使其向产业链的高端方向发展,从而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三)扩展贸易空间,大力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

吉林省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欧盟、德国、日本等几个地区和国家,对外贸易市场相对比较狭窄,容易形成垄断和发生贸易摩擦,造成对吉林省出口商品价格与市场的控制。对外贸易市场过于集中也不利于吉林省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使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今后吉林省应深入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维持已有对外贸易市场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尤其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关系,以此来形成梯度式网状分布的多元化贸易格局,分散市场风险,减少贸易摩擦。

(四)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就目前来看,吉林省外资来源和规模的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吉林省政府应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北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本省投资,力求改善投资来源和投资规模的分配比例,使其趋于合理化。另外,吉林省人力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有众多优越的旅游资源,应该好好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多样化利用外资方式,充分利用外资在缓解资金紧张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有重点地扩大服务贸易的进口,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方式,提升吉林省服务贸易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服务产业结构。

[1]刘丽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经济,2011,(1).

[2]杨丹.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0,(2).

[3]赵放,陈阵,张长新.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9,(2).

[4]彭鸿斌.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0,(3).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利用外资概况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