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不出老年人5年随访调查①

2013-05-25 00:36董胜莲邢凤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年11期
关键词:躯体状况居家

董胜莲,邢凤梅

·社区康复·

居家不出老年人5年随访调查①

董胜莲,邢凤梅

目的 随访社区居家不出老年人5年后转归,分析影响其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老年抑郁评价量表,对5年前在唐山市5个社区调查为居家不出的老年人再次追踪调查。结果147名调查对象中,仍居家不出的占42.1%。是否仍居家不出的老年人中,年龄、是否有配偶、经济收入、住房楼层、与子女关系、社会交往、躯体障碍以及健康自我评价、孤独感、抑郁等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是一种可逆状态,适当干预可能影响其转归。

居家不出;老年人;躯体障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本文著录格式]董胜莲,邢凤梅.居家不出老年人5年随访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11):1087-1089.

Housebound或homebound,中文译为“居家不出”。居家不出定义为外出次数≤1次/周,其中外出指有目的地走出家门,且与人员进行沟通的活动,包括被帮助的外出;因倒垃圾外出、到院子门口包括楼道口张望不包括在内[1-2]。老年人长年居家不出,生活活动范围极度缩小,会引起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心肺活动功能降低,致使身体残疾以及废用综合征发生[3]。居家不出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对维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以及预防卧床及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随访5年前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现状,观察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方法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7年唐山市5个社区中居家不出老年人277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5年后追踪调查。排除已故和已经出现卧床状态的老年人。实际调查147名。147名老年人中,男性46名,女性101名,平均年龄(74.7±6.37)岁。

1.2 方法

于2012年5月采用调查问卷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147名研究对象进行现状调查。调查时由研究者向每位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取得知情同意。问卷由老人自填,对填写有困难者,由调查人员为其读出每道题目,根据老人的选择代为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是否填写完整,及时查补缺漏和纠正错误。本次研究收回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100%。

1.3 调查内容

1.3.1 人口社会学状况 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等。

1.3.2 居家不出状况 外出次数≤1次/周者为居家不出。外出次数分为每天1次以上、每周2~6次、每周1次、几乎不外出4个选项。外出次数指调查日以前1个月的外出状况。如果每周外出次数不同,按1个月内合计外出次数除以4确定。

1.3.3 生活习惯 包括吸烟、饮酒、锻炼身体情况、爱好、睡眠等。

1.3.4 躯体状况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病史。

1.3.5 心理状况 包括健康自我评价、孤独感和抑郁。抑郁状态采用老年抑郁评价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Short Form,GDS-15)评价,总分15分,0~5分为正常,6分及以上为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居家不出现状

外出次数≤1次/周者62名,占42.1%,其余85名(57.9%)不再居家不出(好转)。

2.2 人口社会学状况

仍居家不出的老年人平均年龄(77±6.35)岁,高于好转者(73±6.39)岁(t=3.05,P<0.01)。有配偶、经济收入较高、与子女关系较好、经常与子女见面、有亲密朋友、能参加社会活动、与亲戚邻居交往的老年人中,好转人数较多(P<0.05)。因本研究是在老式社区进行,没有高层建筑,楼房均没有电梯,一般为4~5层。调查显示,住房楼层较低者好转的较多。两组的性别和文化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3 生活习惯

不饮酒、有爱好的、有良好睡眠习惯的老年人中好转人数较多(P<0.05)。见表2。

2.4 躯体状况

伴视力障碍和其他慢性病老年人中,好转人数较少(P<0.05)。见表3。

2.5 心理状况

健康自我评价为“比较健康”和没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好转较多,抑郁老年人好转较少(P<0.001)。见表4。

表1 社会学因素与居家不出关系[n(%)]

表2 生活习惯与居家不出关系[n(%)]

表3 躯体状况与居家不出关系[n(%)]

表4 心理状况与居家不出关系[n(%)]

3 讨论

居家不出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居家不出老年人认知障碍、严重抑郁症、精神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普遍增高[5]。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是一种可逆状态,本调查显示,5年后,过半数居家不出者好转。

年龄与居家不出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居家不出比率提高。社会经济条件较佳,社会交往较丰富的老年人,倾向于转变居家不出状态。

本研究显示,居住条件影响老年人居家不出。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活动不灵活,住房楼层高限制了老年人外出次数。因此,安排老年人住在低楼层或配有电梯的楼房,有望减少老年人居家不出。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变居家不出有利。这部分老年人生活比较充实、有意义,能增加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拥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据国外调查,老年人睡眠质量越差,情绪越不稳定,与外界接触越少,居家不出比率越高[6]。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有助于促使改善居家不出状态。

有研究表明,身体障碍是导致老年人居家不出的原因之一[7]。躯体障碍的居家不出老年人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Hall等在调查社区老年人躯体障碍状况时发现,严重躯体障碍者均为居家不出老年人[8]。而本调查发现,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持续居家不出者比率高。

心理状况对老年人居家不出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次调查中,健康自我评价差、有孤独感、抑郁者居家不出的好转率较低。健康自评虽然是个体对自身健康的主观感受,但这种感受仍以客观健康状况为基础,能综合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与居家不出密切相关。Gellis等研究显示,居家不出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要高于非居家不出老年人[9]。抑郁的老年人生活缺少乐趣,感到生活毫无意义,因而更倾向于呆在家里[10]。

[1]Nour K,Laforest S,Gauvin L,et al.Behavior change following a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for housebound older adults with arthritis[J].Int J Behav Nutr PhysAct,2006,3(1):12-18.

[2]新开省二,藤田幸司,藤原佳典,等.地域高龄者にぉける“タイブ别”闭じこもりの出现频度とその特征[J].日本公众卫生杂志,2005,52 (6):443-455.

[3]Kono A,Kanagawa K.Characteristics of housebound elderly by mobility level in Japan[J].Nurs Health Sci,2001,3(3):105-111.

[4]邢凤梅,张小丽,王建华,等.老年居家不出现状及与健康自评、抑郁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249-250.

[5]Ganguli M,Fox A,Gilby J,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mebound older adults:a community-based study[J].J Am Geriatr Soc,1996,44 (4):363-370.

[6]Watanabe M,Tanimoto Y.Objective assessment of walking in housebound elderly who are able to go out alone[J].Nihon Ronen Igakkai Zasshi,2011,48(2):170-175.

[7]Lindesay J,Thompson C.Housebound elderly people:definition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1993,8(3): 231-237.

[8]Jensen GL,Silver HJ,Roy MA,et al.Obesity is a risk factor for reporting homebound status among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persons[J]. Obesity(Silver Spring),2006,14(3):509-517.

[9]Gellis ZD.Assessment of a brief CES-D measure for depression in homebound medically ill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Soc Work,2010, 53(4):289-303.

[10]邢凤梅,姚三巧,范雪云,等.老年职业人群居家不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人学杂志,2008,4(28):796-799.

Outcome of Housebound Seniors:5 Years Follow-up

DONG Sheng-lian,XING Feng-mei.College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Hebei,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 of community seniors after 5 years of housebound,and the factors related with the outcome.MethodsThe housebound seniors confirmed 5 years ago in 5 communities in Tangsha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elderly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again.Results42.1%of the 147 housebound seniors remained housebound.There was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seniors housebound and non-housebound in the factors of population sociology,such as age,spoused,economic income,housing floor,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such as health self-evaluatio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ConclusionSeniors housebound in community may be reversible with some approaches of intervention.

housebound;senior;physical barriers;sociality;psychology

R48

A

1006-9771(2013)11-1087-03

2013-02-22

2013-03-25)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No.HB12SH048)。

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市063000。作者简介:董胜莲(1965-),女,河北唐山市人,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老年护理。通讯作者:邢凤梅,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3969/j.issn.1006-9771.2013.11.026

猜你喜欢
躯体状况居家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现在干什么?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