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录方言词的注音及相关问题研究

2013-06-01 12:30赵贤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方言词注音读音

赵贤德

(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江苏常州213001)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录方言词的注音及相关问题研究

赵贤德

(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江苏常州213001)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大量的方言词汇,其中不少方言词汇是按照方音直接标注拼音,这就将本可以统读的单音词人为地分化出异读音来,增加了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难度。因此,《现代汉语词典》要尽量减少方言词汇的收录,同时给方言词汇注音要尽量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来标注。

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词汇;注音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那么,很明显《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以下简称《现汉六》)收录的是狭义的普通话词语。虽然该词典在“前言”说明,除一般语汇之外,还收录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这就让读者有点纳闷了,既然“是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干嘛还要收录一些方言语汇呢?一旦收录进去,就意味着这个方言词汇及读音具有普通话的资格,成为普通话学习的标准,也就意味着全国人民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学习。而事实上这些收录进去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很不利于普通话语音的健康发展。

一、《现汉六》收录的方言词举例

《现汉六》把一些明显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吸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据边小玲统计,2002年5月《现汉四》共收方言词2677条,2005年6月《现汉五》增删调整为2374条,其中2133条为两版共有[1]。第五版虽然比第四版有所减少,但是收录方言词的绝对数目两千多条也不是一个小数。尤其不能理解的是所收录的方言词汇不少是直接将方音标注上去了。这样本来可以统读成普通话的单音词就活生生地分化出了异读,给普通话学习者增添了毫无意义的烦恼。

《现汉六》收录的方言词汇注音有所减少,如“拆”,《现汉五》P122收录了方音cā,举例为:~烂污,《现汉六》取消了这个方音;“括”《现汉五》P496收录了方音guā,举例为:挺~,《现汉六》取消了这个方音;“郎”《现汉五》P814收录了方音làng,举例为:屎壳~,《现汉六》也取消了这个方音;“猫”《现汉五》P923收录了方音máo,举例为:~腰,《现汉六》也取消了这个方音;“虎”《现汉五》P579收录了方音hù,举例为:~不拉,《现汉六》取消了这个方音。这表明了《现汉六》在注音选择方面的进步性。

尽管如此,《现汉六》还是保留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及注音,如:

熬,普通话读áo,P13收录了方音āo,~心、~白菜、~豆腐;

吵:普通话读chǎo,P151收录了chāo,别瞎~了,听他把话说完;

各:普通话读gè,P441收录了方音gě,这人真~;

弄:普通话读nòng,P838收录了方音lòng,里~、~堂、~口、三条~;

排:普通话读pái,P968收录了方音pǎi,~子车、把这双鞋子~一~;

泡:普通话读pào,P974收录了方音pāo,~枣、~线、这块木料发~;

拼:普通话读pīn,P972收录了方音pàn,~弃、~命;

膀:普通话读bǎng、pāng、páng,P299收录了方音bàng,吊~子;

搂:普通话读lǒu,P839收录了方音lōu,~扳机、~算、把帐~一~;

澎:普通话读péng,P981收录了方音pēng,~了一身水;

雀:普通话读què,P1100收录了方音qiǎo,~盲眼;而P1047收录了雀子(qiāo·zi),指雀斑。

熏:普通话读xūn,P1486收录方音xùn,炉子安上烟囱,就不至于~着了;

溃:普通话读kuì,P583收录方音huì,~脓;

蹲,普通话读dūn,P226收录了方音cún,~了腿;

坷,普通话读kě,P730收录了方音kē,~垃;

刷,普通话读shuā,P1213收录了方音shuà,~白;

赚,普通话读zhuàn,P1740收录了方音zuàn,你~我白跑了一趟。

轧,普通话读zhá、yà,P414收录了方音gá,人~人、~朋友、账~完了。

侧,普通话读cè,P1632收录了方音zhāi,~歪。

…………

以上所收录的部分方言词语是词典中明确标明〈方〉的,也就是说方言读法是确凿无疑的。另外很多没有标明〈方〉的异读词也是我们学习普通话的拦路虎。如:

蔓:“蔓草”的“蔓”读màn,而“藤蔓”、“瓜蔓”的“蔓”却要读wàn,“蔓菁”的“蔓”却要读mán,而三者意义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蔓(màn)草”的解释是:蔓(wàn)生的杂草、爬蔓(wàn)的草。这似乎有点像玩文字游戏。

劲:“干劲”、“尽头”的“劲”念jìn,而“强劲”、“劲敌”的“劲”年jìng。而二者的意义是相关的,没有必要规定两个音,况且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二者在交际中能够明确区分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完全可以统读,不仅不影响交际和表达,反而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叉”有chā、chá、chǎ、chà四个音,“拉”有lā、lá、lǎ、là四个音,“和”有hé、hè、hú、huò、huó五个音,“行”有háng、hàng、héng、xíng四个读音,朴有pò、piáo、pō、pǔ四个读音。其实很多异读音所代表的意义并没有很大的本质区别,有些异读音完全是可以合并的。

二、《现汉六》所录方言词读音的认知情况调查

一个词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究竟该读方音,还是该读普通话读音,其实是很为难读者的。理论上是应该读普通话读音的,但实际上却又在《现汉六》里明确标注这些词的方言读音意义何在呢?我们在《现汉六》辞典里挑选了若干方言词,分别在陕西榆林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以及内蒙古赤峰学院这几所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现汉六》所录方言词语读音在大学生中的调查情况

以上方言词语调查对象所学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对语言文字要求较高的敏感性,他们的误读率尚且如此之高,那么在一般工人农民干部群众面前误读率肯定更高。调查数据显示,广大调查对象首选的往往是普通话读音,也就是说,现代汉语方言读音都有一种向普通话读音靠拢的倾向。

三、方言注音成为普通话推广和学习中的绊脚石

理论上不管哪一版的《现汉》都应该是普通话学习的词典,不是方言词典,不应该“有音必录”。事实上,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人们在语言生活中更习惯按照普通话的语音去读,而不是迁就方言的读音。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异读词,感觉最为难的莫过于媒体的主播们。《重庆时报》2011年1月1日报道,中央电视台主播刘羽曾发布过一条微博:“我们化妆镜上贴着常常出错的读音表。错一个罚五十,测测你能罚多少?”其中列举了一些常见词语的读音,比如“下载(zài)、影片(piàn)、尽(jǐn)快、谄(chǎn)媚、成绩(jì)、抚恤(xù)”等等。李瑞英曾透露,《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口误分A、B、C、D四类,最严重的A类错误号称“就地死亡法”,主持人当天播完新闻,第二天就得下岗。为了避免播报新闻时有不会念的生僻字,主播们《新华字典》几乎从不离身。王小丫刚调入到央视时,分不清“英”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后来她就随身带着《新华字典》,因为说错一个字要扣200块钱,有一个月她被扣了700块[2]。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说:“有几个音改来改去,我都弄不清楚到底该读成什么样子了。每当我拿不准的时候,我就去问李瑞英、罗京,好在我们主持人不用照本宣科,我遇到特别拿不准的字词时,我就换一个词儿,这样也很消极。……,肯定是语言现象在前,研究在后,规范在后,但是这个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了。”[3]

崔希亮说:“这种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为突出,常常弄得外国学生无所适从,他们会提出许多个为什么,一些教师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一些留学生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答复。”[4]

中央电视台的主播们的语音应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普通话的楷模和标准,汉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应该是一级乙等,他们尚且如此为难,那么更不用说其他普通人了。那些中考考生、高考考生、方言区的语文老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以及接受普通话测试的考生,提及这些异读词他们无不表示无可奈何。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题关于语言文字应用2分的试题是考查考生对“泥、识、与、度、轧”等多音多义字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据当年广东省对4038份试卷抽样分析调查结果:“平均分数0.41分,答错率明显高于答对率。”[5]

至于某些异读词在普通话测试员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长江大学王群生教授说:“我们参加过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十多天时间,有相当多的功夫用在多音字和异读词的正音上了。”[6]

以上列举的这些现象所涉及的异读词不一定都是方言异读词,但是方言是异读词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些方言词汇及方音收录在影响最大最权威的《现汉》里的确影响了语言生活,干扰了普通话的学习推广,甚至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等领域都有较大影响。

四、方言词语要尽量折合成普通话读音

上个世纪50年代,张世禄先生就曾提出普通话词汇吸收方言的标准是:普遍性、需要性和明确性[7]。而且根据规范性的要求,《现汉》所收录的方言词应该是那些被认可的有较广泛的使用区域的,或使用频率较高的,或具有很高的填补空白价值的。这样一本中型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词范围不能过宽,那些“完全的方言词,是与普通话无关的”[8],应该摒弃;对于那些偏狭的纯粹的方言词要慎重收录,尤其是标注汉语拼音,更不能按照“名从主人”的读法去标注,也不能“有音必录”。否则,繁不胜繁,也就烦不胜烦,这将降低人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和信心,增加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难度,而且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现汉》毕竟不是方言词典。方言和普通话并不是相同的语音系统,词典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方言的实际读法去标注的[9]。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力度加大,方言活动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普通话基本已经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各级各类机关的工作语言、各种宣传部门宣传手段所采用的宣传语言、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使用的交际语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方言区的人交往越来越多,加以政治的宣传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方言正逐步退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家庭生活成了方言最后的活动空间,待到普通话在青少年中广泛普及时,普通话也带进了家庭,于是某些影响不大涉及面很小的方言就有被普通话同化替代的可能。当然,有些方言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方言很值得研究甚至保存,但绝不能推广,更不能收录进《现汉》这种学习普通话的权威工具书里,否则让读者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建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样的规范文件、《现汉》这样的权威工具书修订时应该尽量减少方言词汇,将方言词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取缔那些使用区域狭窄、使用频率低下、没有填补价值的方言注音。若如此,《现汉》将更加有利于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学习和掌握普通话,更加有利于尽快将汉语推广到国际社会中去。

[1]边小玲.《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方言词标准的考察[J].现代语文,2008(9).

[2]张晓禾.央视主播微博晒读音表念错一字最少罚50元[N].重庆时报,2011.1.1.

[3]姚喜双、郭龙生.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崔希亮.普通话字音异读现象分析[G//].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3.

[5]钟武.高考语文:1997年分析和1998年指导[J].语文月刊,1998(1、2).

[6]王群生.关于普通话异读词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1998.4

[7]张世禄.普通话词汇[Z].上海: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

[8]刘晓梅.《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方言词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9]王俊霞.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语的注音[J].辞书研究,2010(2).

(责任编辑:章永林)

Phonetic Not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Dialect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6th edition)

ZHAO Xian-de
(Department of Chinese,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Jiangsu 213001,China)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dialect words,many of 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alect to direct note pinyin,which will monosyllable artificially differentiat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dialect district people to learn mandarin.Therefore,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hould minimize the dialect vocabulary,simultaneously as far as possible in accordance with Putonghua pronunciation to note dialect vocabulary.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dialect vocabulary;phonetic notation

H109.4

A

1008—7974(2013)04—0011—04

2013—01—05

赵贤德(1969-)湖北荆州人,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的研究”项目(编号:08JC740020)。

猜你喜欢
方言词注音读音
“那”与“哪”的读音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古语词“蹴踏”与方言词“出达”chū?da
鲁迅著作杨、戴英译本的方言词语英译评析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简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里的方言词汇
我是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