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设计问题是教师手中的金钥匙

2013-06-08 11:50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吕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壁虎条件意识

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 吕辉

“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求新求异。让问题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善于提问是开发思维的源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学生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须要后天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日久天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巧设情境,善于提问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是取之不尽的,若能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如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壁虎的难题:

有一只无盖的正方形纸盒,在底面顶点A处有一只小壁虎,在侧面顶点B处有一只蚊子。请你动动脑筋,帮小壁虎设计一条线路,使得小壁虎尽快吃到蚊子。

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很多路线方案。经过热烈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连接A、B两点所得线段就是小壁虎最短的行走路线。这不仅使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又如在“平均数”一课中,我放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给选手打分和计算分数的片段,看完录像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景中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营造氛围,敢于提问

一个人的思维在没有外来压力的状态下最为活跃,打个比方:课堂好比舞台,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刚好似演员。导演必须想方设法引导演员“入戏”,调动起演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准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表演出一幕生动活泼的戏剧来。

同样道理,教师也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握火候,严肃而不失幽默,严谨而常显诙谐,张弛有度,调解有方,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气氛,他们在思考时才能无拘无束,思维活跃,敢于提问,善于质疑。

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教师都要给以鼓励,多一些赏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勇气,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也不要贸然批评,可以循循善诱,启发他们正确思维。对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因势利导,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参与探讨,对于超过现阶段学习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则要讲明原因,留下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没有了精神束缚和心理压力,自然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仅问题意识得以激发,创新精神也能得到培养。

我曾经听过一节课,一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x/x是分式吗?当时老师只是简单地说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考虑的,就直接给否定了。其实完全可以对这个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比如:“你的问题提得非常好,看来你很爱动脑筋,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分式的标准——是看形式,还是看本质!大家觉得它是分式吗?”

多好的问题,多好的引发讨论的机会!遗憾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没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解答,长期下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强化,自然就不再愿意提出问题了。

3.开放课堂,勇于提问

发展性或探索性的数学问题,指的是依据数学情景提出的无固定模式可参照的,非常规性的,条件不足或多余的,结论和解法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对于此类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要学生去探索、分析,进而形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它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而每个角度都包含着他们自己的见解。

如我们遇到的这样一道题,如图,∠1=∠2,能判断AB//DF吗?为什么?若不能使AB//DF,你认为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什么?写出这个条件,并说明根据你添加的条件能判断AB//DF的理由。

这道题目学生给出了许多条件,有∠CBD=∠EDB、BC//DE、∠ABD=∠FDB等等,根据不同的条件学生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内错角的定义及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由于问题是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向思维的深处和广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曾经在设计“方程的应用”一课时,就情境“教师给张红100元钱,叫她买奖品,商店里圆规3元一个,钢笔6元一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我向学生展示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并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

(1)买多少个圆规和多少支钢笔能把100元用完?

(2)如果买10支钢笔以上九折优惠,那么买了15支钢笔后还能买到多少圆规?

其实,我当时也没想到学生会提出如此精彩的问题,可事实证明,我们有些老师有时是低估了学生。是的,如果你是第一次让学生就一情境提问,结果或许不尽人意,可是只要你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只要你坚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赏识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略显稚嫩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学生也才有再次发问的意识和动力,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4.授之以渔,学会提问

我曾经面临过这样的状况:无论怎样鼓励,学生就是提不出问题。他们不是不敢或不愿提,而是不能、不善于提问。他们不会思考,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这时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这个知识是怎样来的”;新授概念时,可以问“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可以适当增减一些字词吗”;对于实际问题,应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如“可能与哪些数学知识相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几何问题可引导学生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还差什么条件”“怎样获得这个条件”“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了”;而复习课中,可引导学生问“这部分知识的体系是怎样的”“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几何基本图形有哪些”“这部分知识有哪些典型图形”等等。不同情境下,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提问的方法和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考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面对情境会思考,会联想,会总结,逐步掌握提问的决窍。

总之,教师只有放开手脚巧妙设计,善于思考,许多精彩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做一个智者,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壁虎条件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排除多余的条件
壁虎
选择合适的条件
壁虎的尾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