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递

2013-06-17 07:48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低密度包装材料脂蛋白

2012年9月21日,第22届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院揭晓。和往年一样,它向人们展示了一批“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科学研究成果。

心理学奖:由荷兰的阿尼塔·艾尔兰德等获得。他们发现,向左倾斜身体,会让埃菲尔铁塔看上去更小一些。

声学奖:由日本的栗原一贵和冢田浩二获得。他们发明了“语音干扰机”。该装置通过让说话者听到自己稍有延迟的说话声音,从而难以持续说话。

神经学奖:由美国的克莱格·本内特、迈克尔·米勒、阿比盖尔·巴尔德和乔治·沃尔夫获得。他们的研究显示,使用复杂的设备和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探测到有意义的脑活动。

化学奖:由瑞典的约翰·彼得森获得。他找到了瑞典小镇安德什勒夫一些居民的头发变绿的原因。

物理学奖:由英国的罗宾·博尔等获得。他们研究的课题是人类马尾辫中头发的运动和受力平衡。

流体力学奖:由美国的汉斯·梅耶尔等获得。他们研究的课题是,人们在端着咖啡杯走动时咖啡的溅出情况。

解剖学奖:由美国的詹尼佛·柏克尼等获得。他们发现,黑猩猩可以通过观看同类的屁股照片而辨认出不同的个体。

医学奖:由法国的埃曼努尔·本·苏山和米歇尔·安东尼提获得。他们的研究课题是,怎样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最大限度地防止患者放屁。

一项研究显示,健康中年人每天吃一个苹果,坚持4星期,能够降低血液中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达40%。口服多酚胶囊——多酚是一种发现存在于苹果中的抗氧化剂,具有相似的功效,但是,效果没有吃苹果好。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苹果的抗氧化作用感兴趣,是源于土耳其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声称,每天吃苹果可以增加体内一种抗氧化剂酶的含量。为了重复该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不吸烟的健康成年人,年龄在40~60岁之间。这些成年人很少吃苹果,一个月吃的苹果不超过两个,而且没有服用过多酚胶囊。在实验中,16个人每天吃一个苹果,坚持4星期;17个人每天服用194毫克多酚胶囊,该多酚剂量等同于每天吃一个苹果中的多酚含量,坚持4星期;18个人每天服用安慰剂,坚持4星期。

结果出来了,研究人员未能重复土耳其研究的结果,却惊奇地发现,苹果能够降低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效果胜于多酚胶囊。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不好”的胆固醇。当低密度脂蛋白被自由基氧化后,容易引发炎症,并引起组织损伤。比如,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影响动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人员还发现,每天吃苹果的抗氧化效果,比其他氧化剂的效果强,包括姜黄色素、绿茶和番茄汁。

至于为何苹果的效果胜于多酚胶囊,研究人员推测,苹果中还含有其他抗氧化的成分。或者,这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只有存在于食物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吸收。

长期以来,很多专家认定:一个人在说话时抬头往右侧看,就说明他正在撒谎;要是说话时抬头往左侧看,那就意味着说的是真话。英国和加拿大的学者最近否定了这一假设。他们说,根据一个人说话时视线的方向来判断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并不靠谱。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教授威斯曼领导的小组招聘了32名成年志愿者参与实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平时习惯使用右手。这是由于先前的研究曾强调,所谓的“视线方向理论”更适用于右撇子。

志愿者事先被告知,在回答问题时既可说谎话也可说实话。实验进行时摄像机把每个志愿者回答问题的场面记录下来。之后研究人员反复多次重看了录像,并仔细地分析了所有细节,还跟志愿者进行交流或核对。颇富戏剧性的是,利用以往的视线方向与撒谎息息相关的理论作出的判断,错误率竟高达7成。

为了更贴近现实生活,研究人员还收集了50多部不同职业和性别人士说话的录像,按照“视线方向理论”去判断谁在撒谎谁在说真话,错误率也超过了6成。

他们据此得出结论:视线方向与说话的真实性之间没有任何有机联系。他们提醒说,那些试图靠视线方向来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想当然”者,不要再人云亦云了。

喝完奶茶,把杯子吃了当甜点吧。这不是开玩笑,科学家们正在逐步将它变为现实。

人们每天都丢弃大量包装材料,仅在美国每年就要产生近7000万吨此类垃圾。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不少研究人员试图开发可以食用的包装材料。当然,首先要让消费者接受包装材料可食用的理念。为此,他们所使用的原料都是人类有食用习惯的物质。

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它以水果干颗粒、巧克力碎屑等可食用物为原料,通过静电力聚合在一起,质地柔韧。用这种材料包装的冰淇淋有望很快上市。一家美国公司利用包裹药物的聚合体开发了新包装材料,并对固体饮料、燕麦片等多种食品进行了测试,其产品预计于2013年上市。另一家公司以甘蔗汁、天然食用胶为原料并加以调味,制成了可食用、可降解的杯子。

当然,出于食品安全考虑,目前大多数可食用包装材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还必须以传统材料进行包装。研究人员希望继续钻研,使将来所有包装材料都可食用。这对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摘自《科学画报》)

猜你喜欢
低密度包装材料脂蛋白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中研究分析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联合用药,“坏胆固醇”一个月达标
该拿快递、外卖包装材料怎么办
胆固醇的来龙去脉
绿色可食性包装材料功能性与应用范围探究
绿色可食性包装材料功能性与应用范围探究
关于网购产品快递包装材料选择的分析及研究
丰润牛妈妈枣的气调包装研究
对脂蛋白如何“择优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