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文字的基本方法:教师实用指南

2013-06-26 12:12高宇翔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符号

高宇翔

(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

手语文字(Sign Writing)也称手语书面符号,是由瓦莱利·萨顿(Valerie Sutton)参考可视化的舞蹈书面符号(Dance Writing)和动作书面符号(Movement Writing)发明的一套手语书面语符号系统,其创造与发展的历史以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顿动作书面符号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标志[1]。目前,西班牙、日本、沙特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已经基于手语文字开发了本国的手语书面语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聋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有关手语文字的学习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介绍了手语文字表示视角与方向、基本手形、触碰动作、手指动作的基本符号和书写方法,并呈现了以中国手语为基础的手语文字范例,期望为我国聋人、聋校教师和相关工作者提供了解和掌握手语文字的实用指南,为聋教育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一、视角与方向

手语文字主要基于“第一人称视角”和“俯观视角”。其中,“第一人称视角”用于表示前臂基本平行于墙面时的手语动作、使用完整的几何符号(如),拼读者所见的手语文字与其自己拼打的手语动作一致;“俯观视角”用于表示前臂基本平行与水平面时的手语动作、使用断裂的几何符号(如),平面外侧指向拼读者前方、平面内侧指向拼读者自身。

图1 第一人称视角(左)与俯观视角(右)

手语动作的运动方向由箭头表示。箭头尖端三角形涂黑与留白分别表示右手、左手的运动,箭头尖端呈开放状()则代表双手同时运动。当手势运动方向基本平行于墙面时,箭头尾部呈双线条;手势运动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时,箭头尾部呈单线条。(图2)在旋转动作中,箭头尖端的三角形个数表示旋转的圈数。

图2 手语动作的运动方向

二、基本手形符号

掌形。并拢五指的手掌符号为长五边形,顶部尖端表示手指方向、留白面表示掌心、涂黑面表示手背,第一人称视角与俯观视角由断裂标记区分。(表1)

表1 掌形符号及手语文字范例

拳形。分为五指握紧的实拳(如字母D)和五指掐成圆圈的空拳(如字母O)两种,分别由正方形和圆表示。与掌形符号相同,拳形符号的留白面表示掌心、涂黑面表示手背。(表2)

表2 拳形符号及手语文字范例

指形。每根手指由一条短线段表示(长线段代表手臂),常分布在掌形、拳形符号周边。线段的数量表示伸出的手指数,位置、长度区分不同手指,弯曲、倾斜程度可表示手指的状态和位置。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时线段与掌形、拳形符号相连;采用俯观视角时线段与掌形、拳形符号分裂,掌形、拳形符号内则不再出现断裂标迹。(表3)

表3 指形符号及手语文字范例

三、触碰动作符号

触碰动作可以分为接触(Touch)、摩擦(Brush)、交叉(Between)、抓握(Grasp)、击打(Strike)、碾磨(Circular Rub)。当拼打手势时双手或躯体发生接触时使用号标记在接触部位周边;手部与其他肢体表面轻微的摩擦后再次分离,使用号标记于周边部位;手指或其他肢体互相交叉接触时使用符号;手部的抓握动作以标记;肢体表面的用力击打标记为;肢体作圆圈状碾磨动作时标记为,若作直线碾磨动作则在号周边增加方向箭头。符号标记的次数代表动作发生次数(表4)

表4 触碰动作符号及手语文字范例

四、手指动作符号

表5 手指动作符号及手语文字范例

五、手语文字的书写

书写手语文字时,一个语词可能使用一个图像、也可能需要将多个图像横向或纵向串连起来,每个语词的结束需要在后方书写分隔符,每个短句之间以需要书写分隔符,文段之间使用号分隔。

手语文字的呈现既可以选择单一颜色也可选择彩色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既可以徒手书写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编辑,目前国际通用的编辑软件为SW-Edit,使用者可根据手语语词的拼打动作,选择相应的符号组成完整的手语文字。

图3 SW-Edit 操作界面

由于目前未见Sign Writing的标准中文译名,本研究将其译为“手语文字”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Sign Writing符合人类文字的基本特征,即以视觉形象为能指、以语言为所指的视觉符号系统,具备文字系统的功能性、适应其所记录的语言的基本结构类型;第二,参考日本研究者的“手话文字”译法,从而突出Sign Writing作为聋人文字的特征,彰显聋人的语言文字权利。

手语文字表音(手形)为主、是一种二维的图画字、能按照语词次序无遗漏地书写,具有简便易学、直观性强等特点,为聋人获取和表达信息创造了便利、加强和巩固了聋人文化的语言基础,近40年来已经得到了发达国家聋人的欢迎和认同,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媒体、通信、文艺等众多领域。对于我国聋人和聋教育工作者来说,手语文字值得借鉴,开展国外手语文字的研究介绍、开发标准中国手语文字统、探索手语文字在我国聋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考察手语文字对聋生学业发展的促进效果、开发和出版手语文字的文学作品等可作为未来的研究内容。

[1]Steve and Dianne Parkhurst.SignoEscritura Lecciones[M].Madrid:PROEL,2001.

[2]Valerie Sutton.SignWriting Basics[M].California:The SignWriting Press,2009.

[3]手语文字官方网站.Download online[EB/OL].http://www.signwriting.org/downloads,2012-7-20.

[4]何丹.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关于人类文字起源模式重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08-415.

[5]松本忠博,加藤三保子,池田尚志.手話テキストからの手話文字Sign Writingの自動生成[J].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2008,7:61-66.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符号的由来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变符号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奇怪的手语图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