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的角度谈水墨技巧介入水彩画面

2013-06-27 08:40李冰雪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水墨画

李冰雪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一、水彩画、水墨画的分析

水彩画从字面上来分析,是有水和彩构建起来的一种艺术,那么彩是色彩塑造、是服务于基础造型,水则作为一种媒介调和色彩颜料,能使画面表露出流畅性,如何使水彩画呈现出一种独特韵味,就得把重心放在水的应用上,水彩画的特点是以简洁、明快、直抒胸臆。水墨画是用水调和墨以宣纸为媒介的一种绘画形式,有着长久的中国文化的基奠,水墨画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的绘画,水墨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中国艺术精神,其用大量的留白绘画技法来表现画家的思想意识,发展源头是以中国“和”为美的文化精髓。从两种绘画定义上看,水彩画性质与中国水墨画有共性联系,欣赏水墨画时能感受到其中水韵、线条还有绘画意境,不难发现水彩画有着相似之处。

目前,有许多画家都做过水彩画与水墨画相结合的研究,如关维兴的人物、张举毅的花卉、张铁山的风景、朱辉的静物,以上画家都是把中国绘画上的大写意表现手法作为重要的结合点,也有一些画家们尝试利用中国水墨画中的用水和水彩中的色彩相结合,这些研究都是因为两种绘画都是以水为桥梁的,其两者结合主要是想通过水的韵味和情趣来发挥画家的思想,水的应用是水彩和水墨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二、水墨画介入水彩画的必要性

中国绘画注重的是意象,西方绘画重视的是贴切实物的形貌、质感、空间,其主要区别是把光色应用到绘画表现画面中,水彩画用笔的“笔触”和用水的“水迹”主要是服务于物像的造型基础,尽可能的把水墨中水分的应用介入到水彩画面中,如笔触、水迹的韵律和水分的节奏进行处理,将水彩画推进一个新时代。这也是说明水彩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与水墨艺术介入有关联。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李剑晨先生在与后辈交流时曾自谦地说自己:“画了一辈子水彩,仍没跳出外国水彩的圈圈”,回味这位老人家的话。能品味出这位老艺术家的谦虚,但是从这句话中也能看水彩画的希望,这也是老背艺术家的强烈号召,这是中国水彩艺术的生存基础,我们的主要方向是把外来的绘画艺术与本土艺术精髓相互融合,两者应相互介入其中,这样能使中国特色水彩走的更远。

(一)水是水墨艺术中的重中之重

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都是利用水作为调和来表现物像,它们的内在关联都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墨画是用水作为主导,以水调墨的特点,在这个特点的基础上,要求水墨画家对水分的掌握都是非常严格,在作画时用水分的多少,对水墨画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墨画表现黑白灰的时候,其主要是利用水的特点:浓、淡、干、湿、枯,都是在用水技法上才能表示出来。由于文化的积累水墨画家对水分的应用,都有着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用水经验。水墨画有着多样的用水的方法,如“水带墨”、“水破墨”、“渍水”、“泼水”、“铺水”等,这样在作画时就可以体现出“润含春雨”、“虚实相生”等多种艺术效果。

(二)水墨技法介入水彩画

刘庆和的作品是典型的现代水墨画与水彩画相融合的例子,他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的水墨思想,再利用了水彩用水的技法。他的代表作使中国水彩画家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如何用水墨艺术中“水”的技巧应用到水彩画中去。比如水彩画中利用水去冲色,洗、滴、洒水等技法,来表现稀薄画法,去表现画面中的雨天、雪天,通常是用很薄颜料,还有一种是可在色彩未完全干时,在铺好的色底上,滴注或是用喷壶喷洒水滴,这样就会是画面形成很自然的各种点状的斑纹肌理,这样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更好的利用了水在水彩画中的表现力。例如:著名画家张小纲的一组静物画,其中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充分的利用水,使水产生水渍的肌理来塑造形体。《初夏》(图1-1)是张小刚一组静物中较为典型的,其画面效果主要是以淡破浓,多层叠色,偶然获得的效果,并采取成功的与水墨的融合。在这幅画面上,对水分的理解和浓淡干湿的应用,掌握恰到好处,要想画出一张有张力的水彩画,我们应结合水墨画用水的思想,注重理解东方艺术喜欢微妙的平衡,虽说我们在创作时候是寥寥的几笔,但重要目的是为了使画面上体现出一种单纯、厚重与空灵并存艺术精华。

1-1张小纲《初夏》

1-2梁楷《仙人泼墨图》

从水彩画发展上看,早期西方的艺术大师威廉、透纳开创的写意画风以及“泼色法”大胆的尝试是对意象艺术的精髓理解,这种和中国水墨画的“泼墨”颇有点相象之处,大有“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味,南宋时期,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图1-2)就是更好的例子,这幅画证实了泼墨与水彩的泼色法相近之处。

三、“水墨用水技法介入水彩画面各项因素

水彩创作过程主要是抓住水彩的是特性,主要是掌握利用水分的性能并对水的灵活性加以控制和应用。利用水分的变化能使画面上的色彩浓淡、明暗、干湿、枯涩,还有用水分掌握是能表现出形体的虚、实、硬、软、聚、散等绘画上的虚实关系,水分能更加丰富展示水彩画的表现力,这样画面中的气氛就被水调动起来,促使中国水彩艺术水味和韵味更加浓烈。要是不了解水分的掌握,就会形成画面上的形式聚散,色淡形烂,等破坏画面效果的因素。因此,水彩画主要是如何掌握画面的干湿和如何掌握好水色多次重叠的时间、多少水分能稀释颜料。利用多少水分来创作水彩画是十分重要,掌握好这技法就能避免水色泛滥。

水墨画中水分主要是用来调节虚实的关系,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这也是水墨画的特有之处。水墨画使用的纸张是宣纸,由于宣纸上作画能产生出一种特有的感觉,如行进感、透明感与偶然性等效果。这些无疑不是促使水彩画家与水墨画家相互学习,对水分的利用融合的主要因素,我应在掌握水彩画光的虚实间利用好水分的应用,要结合水墨艺术水的特性,这样才能发挥水分本身具有的创新意识、时间意识以及空间意识。

(一)画面中“水”的创新意识

首先,想把水彩画与水墨画两种绘画相融合,一项重要因素是是水分的应用,在水分的应用首要问题是水的创新意识,我们所处环境对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水无处不在,水是运动的、流淌的。所以“水”是水彩画借鉴水墨画于是比较重要切入点,水的创新意识就应掌握水的每一个偶然的瞬间,熟悉掌握水的流动方向,引导水方向才能表达艺术家想要的效果。在宇宙里水和生命是同时运动的,每一滴水都是不可能有重复的,画家也是在用水上不能表现出一模一样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掌握水的创新意识,这才是水彩画与水墨画融和的重中之重。

水彩画家和水墨画家都是需要抓住水分的变化,掌握水分变化的瞬间情绪,使其画面中每一处水分都成为绝版。如何理解什么时候利用创新意识,来要求判断对水分的处理是否恰当,一、是看画家能不能更好的表达出所画题材,这样是为了保障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其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物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通常在描绘不同的物象时,应有不同的水分的应用,水分的表现不是千篇一律的,一成不变的,也不能简单的用量来计算。

(二)画面中“水”的时间意识

经过长期的创作研究发现,水分是水彩画与水墨画互相借鉴的成败,不只是用水的多少,而且还得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水墨画介入到水彩画面中另一个表现手法,是利用水的时间来表现出丰富水彩画,使水彩画具有意象空间。理解时间意识的形式语言和内涵,其实是水和色相互交融的带来的结果,例如:“形成带有较强随机性的水痕,这样的画面会产生奇妙感觉的变化,给画面带来酣畅、淋漓、明快、清新的视觉效果,能够较好的利用水分的时间意识。这样我们把水墨画中的特点水迹与斑痕,更好的发挥到水彩画中,这样就能构成了中国水彩画独特语言,这语言就是在水的把握中,更重视如何掌握时间,这对水墨水的介入有很密切的关系。时间意识首先注意地域的不同,画家对水分时间意识也有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时间表现方式,只要熟悉水的表现力,把握时间就不是很难掌握。在水彩画与水墨画的融合上主要是注意发挥水的表现力和时间掌握,画家们需要认真体会他们之间相融合的微妙区别。

(三)画面中“水”的空间意识

1-3《夏日》

画面中空间意识是水彩画深受水墨画思想影响较深的因素,水墨画讲究的是一种简略、含蓄,但凡是能将其省略的,我们都把他们推到画面以外去,那种水和墨、墨与笔中的简单的思想,留下的是智慧、是简单艺术思维和朦胧的艺术效果,如古人讲“虚实相生”“计白当黑”是讲究融入渗透的艺术技法,重要的是讲究哲学上的思考,在画面中水分的空间意识是更巧妙的把这两种相结合。这样是能够给艺术作品画面主公留有余地,让观看着用想象力来思考对意境效果的特殊理解。画面中要结合水彩画在空间上要融合水墨画的特点,构图中也要背景和主题的虚实处理加以处理,这样就衬托出主体,去繁从简,再有运用黑白灰、明暗对比等回话因素,这样的画面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更加丰富主题,才能使画面中产生完美和谐的效果。水彩与水墨中朦胧美的融和更能发掘出水彩画的微妙性质,体现出一种自然超凡脱俗的感受。这是在中国传统美术思想影响下,空间上的处理主要是体现出高度的表现自由,具体如下:一、不局限与焦点透视的,二、不受瞬间时态的约束,三、没有光影虚实空间客观的具体性约束,根据以上的特性,水彩画要结合中国美术的特点,画面中保留大片白,给观众思想上想象的余地,这样空白处能更好的产生多层次的艺术感。

四、结语:水墨介入水彩画面中心得

在艺术创作中我注重的是画面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使画面带有一份情感的力量,在创作中所要建立的是一种造型艺术,这是要把西方水彩特性发挥出来,其中要对客的物象感悟出艺术情感,再把对物象的特性情感表现在创作画面中,在把水墨中的意识结合到画面中,表达整体的意象性,有机的融合水墨艺术的思想文化,这样有意境更能体现出现代韵味。在进行创作中,一幅完整的画,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皆是“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创作出把西方、传统、现在等因素相互融合一起,使中国水彩打破原有的西方艺术,解开被认为局限性水彩的东西,在去加以改造,并且更好的利用绘画技法,这样更好的发挥出美感特性,例如水中的水渍的出现。《夏日》(图1-3)这幅作品在时间上看上去短,人物的形象也不具体,主要是想表达出思想意境是非常的深刻,在从画面上的灰色为基本色调,然后用水墨上首发大面积留白,这样体现出水墨画上的艺术特性,其主要目的是想把理性的因素淡化,加强画面以虚实为主的画面基调,结构表现手法上在用实来体现美感,画面中较虚的空间用水意畅淋来表现,主要目的是想体现艺术与自然的融合,把水分的随机性和抒情性突出,能更好的发挥水彩中水的性质,中心是以女人体表阐述的意义,生命的丰硕和饱满,画面中头几乎没有明确的造型,身体的表达用单纯手法体现,画面的重点是对女性圆润瑞泽的质感,再有把母性的美体现出来,人体的姿态上、动作上体现出女人特有的华贵,使人理解到和谐美的自然社会生活状态。

[1]徐恩存.现代水墨艺术——焦虑与突[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2]姚鸣京.中国画的“意”[J].美苑,2000(3)

[3]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C].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4]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5]刘汝醴,刘明毅.英国水彩画简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5.

[6]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7]黄铁山.黄铁山的水彩世界[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110.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水墨画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我的水彩画
安静的水墨画
水彩的“干”与“湿”
说说我的水彩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与水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