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的《晋南旅游》校本课程开发

2013-06-29 11:26卫云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晋南导游校本

□卫云芳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1 引言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导游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导游专业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应加强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要增强导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对课程体系设计的研究。在这一形势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从而有利于导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2 VOCSCUM课程理念与校本课程开发

VOCSCUM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ational Competency Systematized Curriculum),课程的构建以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制定课程计划标准的前提下,各个高职院校自主研发的课程,是从业者职业能力从单纯的机械技能扩展为综合的知识、技能、态度合一的职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VOCSCUM课程理念认为应把产学研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VOCSCUM课程理念在课程开发途径上契合了当前高职能力本位的发展方向。基于上述理论的研究,本文从课程的开发定位、理论支撑、内容结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规划及教法实施、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导游专业《晋南旅游》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3 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的高职导游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权。学校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首先要认真研读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其次,各个院校依据国家课程计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学校培养目标,最后制定出本学院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各个院校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不能失去自身校本课程的特色。根据VOCSCUM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模块化、项目化,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的零距离,突出学生的能力。

3.1 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在职业知识提高上,学生在第一学期侧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第二学期侧重专业知识传授,第三学期注重专项知识的学习,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在职业技能提高上,第一学期侧重于形体、礼仪及语言基础训练,第二学期侧重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训练,晋南旅游景点讲解训练,第三学期侧重于学生的带团技能训练及专题讲解、沿途讲解、活动组织等专项能力训练。工学结合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较好地转化成实践。这一模式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特点。

3.2 情境教学,身临其境

导游专业校本课程的设置以不同的学习情境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晋南旅游大环境的分析,认识导游工作任务,明确导游工作职责,融入学院特色和导游资格考试特点。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确定校本课程的体系结构。根据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递进式学习。

3.3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学生对知识掌握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体现在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的讲授方式应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接受知识,再到主动学习知识,学习的动手操作能力从看教师示范到小组合作实训,再到自己成为实操练习的主角。要凸显职业教育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就业与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注重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教、学、做”一体化。

4 高职导游专业学生VOCSCUM课程理念——以《晋南旅游》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4.1 课程开发定位

《晋南旅游》课程立足晋南旅游市场,对应导游工作岗位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景点讲解能力与带团过程中的灵活应变能力。同时适应旅行社的计调、旅游市场营销等岗位工作,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2 理论支撑

教学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有效结合,根据导游工作过程构建学习模块。培养学生在晋南地区进行地陪导游服务的应变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4.3 内容结构

笔者所在院校高职导游专业学习年限为两年制,校本课程《晋南旅游》是以晋南旅游线路地接导游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景点导游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以适应未来晋南地区地接导游或地方讲解员的岗位要求。本课程参考《情系山西——旅行社导游词选编》一书及山西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文口试方案进行教学体系结构的构建。本课程内容分为山西这方土、专题讲解、沿途讲解、景点讲解四个主要教学模块,分布在两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完成两个模块。见表1所示:

表1 《晋南旅游》教学实施计划表

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每个教学内容都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4 教学目标

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与导游岗位特点,结合山西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口试方案,确定了《晋南旅游》的课程开发目标。

4.4.1 认知目标

掌握导游语言的规范性;熟悉导游带团工作程序;熟悉导游带团过程中的礼貌礼仪;掌握山西这方土、专题讲解、沿途讲解;掌握晋南旅游景点的讲解重点;熟悉晋南地区的民风、民俗;熟悉晋南旅游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

4.4.2 能力目标

学生在查阅景点资料与景点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晋南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独立撰写工作;能胜任晋南旅游地区的地陪导游工作;能灵活处理在带团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基本独立地完成整个旅游团的带团工作。

4.4.3 情感目标

通过《晋南旅游》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热爱家乡大好河山,热爱旅游事业的情感;在导游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热情大方的工作态度,将满腔热情投身到旅游工作中。

4.5 课程体系规划及教法实施

4.5.1 教学体系规划

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立足晋南地区,面向山西旅游市场,辐射全国。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课岗融合、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由点到面,首先进行晋南旅游景点的讲解训练,主要包括临汾、运城的主要旅游景点;其次对整个山西旅游市场的旅游景点按五条线路的学习训练,使学生能胜任山西导游的地接工作;最后掌握全国的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基本资料,为全陪工作打下基础。

4.5.2 教法实施

《晋南旅游》校本课程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学生的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为前提。例如学生在尧庙、华门景区学习人文景观的讲解方法;在赴景点的旅游车上,学生致欢迎词、进行沿途导游讲解、组织游戏、返程时致欢送词等;情境模拟法则在以我院“导游实训室”中为学生播放晋南地区主要旅游景点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导游讲解;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于不同场景让学生演练不同的角色,例如在临汾火车站接团后,如何向游客致“欢迎词”、如何向游客进行赴洪洞大槐树的沿途讲解等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法在讲课中是教学联系实际的形式,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探讨,教师的分析、点评让学生对知识达到归纳、拓展和升华。在黄金周及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期间,鼓励学生赴景区进行“假日导游”顶岗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能力。

4.6 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考核中,采用“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学生成绩由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理论成绩占30%,实践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体现VOCSCUM课程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结语

VOCSCUM课程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构建校本课程。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应从行业分析入手,满足社会需求。以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为策略,以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为路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职导游专业校本课程《晋南旅游》开发是一项尝试,以期对高职院校导游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所帮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8):24-28.

[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21.

[4]李焦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江西教育科研,2007(5):98-99.

[5]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生点[J].江苏高教,2009(4):137-138.

[6]肖自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3-75.

猜你喜欢
晋南导游校本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网约导游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