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07-01 20:01林大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有效率

林大略

(揭阳市揭东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揭阳 51550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林大略

(揭阳市揭东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 揭阳 51550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7%)、22例(36.67%)、7例(11.67%),总有效率达88.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67%)、25例(41.67%)、22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为一种严重的冠心病并发症,近年随着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步,冠心病近期病死率显著降低,而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亦随之增加。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力衰竭并发症,其与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存在密切关联[1]。本文笔者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6.7±2.9)岁,病程6~11年,平均病程(5.2±2.3)年,其中心功能Ⅱ级37例,Ⅲ级83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者患者即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随后每日复查一次,观察二者患者的心律变化与ST-T变化,治疗前后给予常规的辅助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限盐、洋地黄、ACEI、β受体阻滞剂、补充钾镁及螺内酯等常规治疗[2]。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150~300mg胺碘酮,稀释后在20~30min内缓慢地静注,然后用1mg/min胺碘酮微量泵入,6h后以0.5mg/min微量泵入,一天的总量要<1.2g,静脉给药2~3d后,改为口服0.2g胺碘酮,3次/天,7d后改为0.2g,2次/天,维持7d[3]。

1.3 评价标准

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消失或降低>90%,胸闷、心悸及气促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显效;若患者的期前收缩降低>50%,胸闷、心悸及气促临床症状缓解,则为有效;若患者无达到有效的水平,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及χ2检验。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7%)、22例(36.67%)、7例(11.67%),总有效率达88.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67%)、25例(41.67%)、22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冠心病为临床上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由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4,5],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总数的38%~55%;心力衰竭患者会加重其心肌缺血,同时电解质紊乱、心肌结构重塑及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因素往往造成室性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会进一步降低心脏搏血功能,从而加重了心力衰竭,造成恶性的循环。依照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超过85%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早搏存在频发、成对等复杂特性,而55%患者会存在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甚至出现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7%)、22例(36.67%)、7例(11.67%),总有效率达88.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67%)、25例(41.67%)、22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

[1] 戴闺柱,黄俊.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12(35):1083-1091.

[2] 王林.胺碘酮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2-53.

[3] 钱春发,曹守沛.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6):419-421.

[4] 王辉,武平,赵汝君.冠心病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50例体会[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20(7):70.

[5] 陈张虎,王晓明.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9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36-137.

Clinic Effect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LIN Da-lue
(Department of Medical, Jie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Jieyang, Jieyang 515500, China)

Objective Learn the clinic effect on coronary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Methods 120 patients of coronary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from January 2011 to August 2012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mmon therapy while the experiment group used amiodarone in this basis. Results The excellence rate, effective rate and inefficiency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51.67% (31 cases), 36.67% (22 cases) and 11.67% (7 cases). The excellence rate, effective rate and inefficiency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1.67% (13 cases), 41.67% (25 cases) and 36.67% (22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ce(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 group (88.33%)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63.33%). Conclusion Amiodarone combine with common therapy has a better clinic effect on coronary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Coronary dise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R541.4;R541.6

B

1671-8194(2013)26-0020-02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有效率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