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3-07-01 20:00戴怡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原检出率

戴怡军

(娄底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 娄底 417000)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的诊断价值探讨

戴怡军

(娄底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 娄底 417000)

目的 评价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Pre-S1Ag、HBV-DNA及其在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HBV-DNA≥103copies/mL为依据,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65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35例HBeAg阴性患者,其中19例患者HBV-DNA阳性,16例患者Pre-S1Ag阳性。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病毒复制的有效参考指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诊断

现在临床上乙型肝炎标志物显示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不为少数,但是这并不代表患者体内的病毒不再复制。而准确有效的监测出表达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有无病毒的复制,对于病情判断与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前S1抗原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3]。我院现在探讨了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所有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且经肝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49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平均为(39.6±6.4)岁。

1.2 方法

HBV前S1抗原和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来源上海科华和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由广州达安公司提供。所有监测方式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

1.3 观察指标

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Pre-S1Ag、HBV-DNA及其在肝组织的表达情况。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金标准:HBV-DNA≥103copies/mL。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65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35例HBeAg阴性患者,其中19例患者HBV-DNA阳性,16例患者Pre-S1Ag阳性。HBV-DNA检出率为54.29%,与PreS1Ag的阳性率检出率45.71%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具体监测数据见表1。

表1 监测数据

3 讨 论

大众所知的乙型肝炎,就是医学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所引起的疾病。该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侵袭肝脏,损伤肝细胞导致炎症、水肿、脂肪变、坏死、纤维化。乙型肝炎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可分为乙型肝炎携带者、活动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等方式感染他人,是目前最为常见、流行范围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依旧居高不下,其中较为多见的是活动性的乙型肝炎,但是该类型的肝炎对肝脏的损伤最大,反复进行性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也有一部分经治疗乙型肝炎标志物转阴的患者,但是不可确定没有病毒的活动。HBV是一个非常小的病毒只有3200bp。其基因组共有四个ORF,编码以下一些蛋白:Core蛋白和pre-core蛋白,Pol蛋白,X蛋白,以及S蛋白(L,M,S)。Core是核衣壳蛋白;Pre-core作用机制不明,但是可能与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X蛋白对病毒复制是重要的,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S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而目前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金标准是测定HBV-DNA指标,HBV-DNA≥103copies/mL。其实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也包括S、前S2和前S1三种成分。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料上。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有十分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HBV前S1抗原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监测乙型肝炎的多项指标有平行相关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4,5]。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二者符合,前S1抗原仅在HBV-DNA阳性血清中检出。前S1蛋白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而消失,且与阴转时间呈正相关,这样,前S1抗原可作为病毒清除与病毒转阴的指标。前S1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比前S1抗原阴性和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危险性更大,因而说明前S1抗原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如果前S1抗原持续阳性,指示AHB向慢性转变。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前S1蛋白,前S1抗原阴转愈早,AHB患者的疗程愈短,预后也愈好。PreS1Ag也是HBV病毒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在HB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监测重要性也在临床上体现了一定的价值。我院基于此也结合自身条件作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发现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65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3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患者,其中19例患者HBV-DNA阳性,16例患者Pre-S1Ag阳性。HBV-DNA阳性检出19例,检出率为54.29%,PreS1Ag的阳性检出16例,检出率45.71%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那么它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监测中可以和HBV-DNA的监测效果持平,在没有条件监测HBV-DNA的医院可以辅助应用PreS1Ag,也可以依据来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

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综上所述,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病毒复制的有效参考指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 张智润,聂永卿,崔红萍,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4):411-412.

[2] 俞勇,翁跃颂.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肝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3):347-348.

[3] 韩文明.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56-2057.

[4] 艾进步.乙肝病毒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相关性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332-333.

[5] 李爱丽,黄丽芳,马梅,等.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乙肝五项与ALT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1):27-29.

R512.6+2;R446

B

1671-8194(2013)26-0078-0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抗原检出率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