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监测在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中的评价

2013-07-01 20:01郭君洛张敬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降钙素性反应病房

郭君洛 张敬芝 王 亨 王 泽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淄博 255000)

降钙素原监测在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中的评价

郭君洛 张敬芝 王 亨 王 泽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淄博 255000)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监测在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中介入PCT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结束治疗后的炎性反应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以及各时间内的抗生素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结束治疗后患者的IL-6、白细胞计数以及CPR(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降钙素原监测可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促进ICU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降钙素元监测;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在ICU中较为常见,控制多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不具有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对各类细菌的诊断精确度较高,能够有效区分细菌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且可用于判断细菌感染严重程度[1]。相关研究表明,血清PCT浓度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经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以后,血液中的CPT浓度降低,因此,PCT监测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2]。本研究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中介入PCT监测,旨在分析其对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ICU病房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成年患者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为(55.4±7.5)岁,入院时SAPSⅡ评分为(42.7±6.6)分。其中,30例腹膜炎、37例肺炎、25例软组织感染、19例尿脓毒症、9例其他。统计患者的耐药菌情况,其中,46例铜绿假单胞菌,33例鲍曼不动杆菌,15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其他耐药菌感染。入选标准:经细菌耐药分析确诊为多重耐药;CRP在0.5µg/L以上,IL-6在15ng/L以上,白细胞计数在104/µL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细菌感染情况采用相应的细菌推荐抗生素剂量,并根据医师的经验指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介入PCT监测,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当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PCT值低于1µg/L或连续3d维持为治疗前的35%左右时,即可停止使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第4d、8d、12d、16d、18d时,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记录两组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束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IL-6、白细胞计数以及CRP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情况

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各时间段抗生素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抗生素应用情况比较[n(%),()]

表1 两组抗生素应用情况比较[n(%),()]

4d8d12d16d18d观察组6048(80.0)23(38.3)11(18.3)5(8.3)0(0.0)6.8±1.3对照组6060(100.0)43(71.7)29(48.3)14(23.3)11(18.3)9.2±1.9组别例数治疗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d)

2.2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

结束治疗后,观察组的IL-6水平、CRP及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IL-6(ng/L)白细胞计数(103/µL)CRP(µg/L)观察组6032.8±9.415.6±3.55.5±2.3对照组6098.3±21.611.2±4.332.3±5.2

3 讨 论

ICU病房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器官移植以及有创检查、治疗等的推广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的广泛应用,ICU感染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加,由多重耐药菌所引发的感染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

抗生素的使用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而ICU患者的病情危重,常需要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联合用药。因此,减少ICU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是降低IUC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证实,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可用于指导部分疾病的抗生素使用。健康成人的血液中所含PCT浓度较低,而当发生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PCT浓度将明显上升,且上升的程度与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因此可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4]。

本研究对ICU多重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中介入PCT监测,并与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同一治疗时间内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充分体现了PCT监测对于ICU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作用。研究还发现,结束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PCT指导抗生素治疗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利于控制体内的抗菌感染,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PCT监测可有效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疗,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少ICU抗生素的滥用或者不必要的使用,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避免产生新的耐药菌,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1] 李庆华,郑桂仙,蔡木发,等.PCT联合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56-157.

[2] 顾忠民,吴荣华.PCT在ICU多重耐药菌MDR的定植与感染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90-91.

[3] 明宇.PCT与CRP在检测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与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30):6329.

[4] 梅道启.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及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20.

R446

B

1671-8194(2013)26-0083-02

猜你喜欢
降钙素性反应病房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换病房
病房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