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首发症状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3-07-01 20:01赵小丹何三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消化道

赵小丹何三山

(1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 恩施 445000)

以不同首发症状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赵小丹1何三山2

(1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 研究以不同首发症状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搜集我院风湿免疫科入院患者108例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所有入院患者中,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占大多数,其次是肺部病变,消化道受累首发者相对少见。不同首发症状患者的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数值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不同首发症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应区别评估,应充分认识患者各个器官系统的受累情况,临床可参考不同首发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回顾性分析;首发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和系统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特点是主要累及关节滑膜,炎症因子引起滑膜炎症反复发作,引起关节软骨和骨破坏,从而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致残[1]。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年来风湿科住院患者病历的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首发症状RA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临床评估病情和积极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搜集我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住院病历资料108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2]。排除病例:银屑病关节炎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改变2例,伴发重度糖尿病1例。108例患者中男性66例(61.1%),女性42例(38.9%),男女性别比率1.57∶1,年龄范围18~81岁,平均年龄46岁。

1.2 总体情况分析

所有108例RA患者均有关节疼痛或关节僵硬表现,表现有明显的四肢小关节畸形、对称性关节炎,肺部受累者伴有咳漱、咯痰,累及胸部或胸膜者引起胸痛及呼吸困难症状,中枢神经受累者可表现为乏力、倦怠,而消化道受累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实验室或其它检查可表现为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RF)阳性、骨骼系统X线片CT或MRI检查可发现骨质破坏、浆膜腔受累则可表现为胸腔或心包积液、另外呼吸机消化系统检查均可发现异常改变。

1.3 不同首发症状统计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中,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者66例,以咳嗽、咯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28例,以消化道症状首发者12例,以其他表现首发者2例。因此我们将统计病例分为三大组,分别是:以关节骨骼系统症状首发者、以呼吸道症状首发者及以消化道症状首发者。其它症状为首发表现者病例数较少,在此忽略不计入统计。我们将三个不同首发症状组患者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及抗环瓜氨酸肽(CCP)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三种分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的相关统计情况

所统计的RA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关节炎或关节痛症状者最常见,其次是咳嗽和咯痰等呼吸系统受累表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相对少见些,如下文3.1.1所示。

2.2 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统计情况结果

实验室检查指标中则以类风湿因子最多见,只有一例疑似阴性,其次血沉加快也几乎见于所有患者,与临床表现相应,消化道检查阳性发现相对较少,如下文3.1.2所示。

2.3 三组间的比较情况

不同分组之间的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抗环瓜氨酸肽结果比较情况参考表1所示(以关节骨骼系统症状首发者、以呼吸道症状首发者及以消化道症状首发者三组编号分别为第Ⅰ、第Ⅱ和第Ⅲ组)。

3 结 论

3.1 所有统计的RA患者出现关节受累症状者占大多数,一般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畸形和骨质破坏,但浆膜腔积液相对较少。

3.1.1 108例RA患者临床表现统计

临床表现和病例数(百分比):关节炎、关节痛 78(72.22);咳嗽、咯痰51(47.22);胸痛,呼吸困难43(39.81);乏力、倦怠32(29.63);恶心、呕吐、腹泻等14(12.96)。

3.1.2 108例RA患者实验室检查统计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99例(91.67%);类风湿因子阳性107例(99.07%);骨质破坏97例(89.81%);浆膜腔积液64例(59.26%);呼吸功能检测异常38例(35.19%);消化道检查异常12例(11.11%)。

3.1.3 不同分组之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统计

见表1。

3.2 肺部受累为RA患者仅次于关节炎症的常见症状,患者可有咳嗽、咯痰,胸部受累可有胸痛,胸膜受累可伴有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患者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纹理增多增粗,部分患者可有肺实质性病变和胸膜增厚、粘连等。

表1 不同分组之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统计

3.3 RA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一般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很少有患者伴有消化道肿瘤。

3.4 以不同首发症状发病的RA患者之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存在差异性,其中ESR、RF和血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 论

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有骨关节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累及的是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常呈对称性发病,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最终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3]。病变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及髋关节等也不少见,脊柱受累是可表现为强直性脊柱炎。我们统计发现,以骨关节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组类风湿因子和血沉数值较之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首发者高(P<0.05),因此是否提示临床对于RF和ESR较高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评估骨关节系统受累情况,该结论是否成立具体尚需要更大样本研究和更多的文献支持。

RA患者肺部受累仅次于骨关节系统,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或胸痛等,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本次统计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改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以骨关节和消化道系统首发的患者,提示RA患者伴发肺部症状可能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因此临床治疗此类型的RA患者时除了抗炎治疗外可适当考虑抗生素治疗防治继发感染。肺部受累后的患者间质性肺炎改变占大多数,间质性肺炎可能最终会导致肺组织纤维化改变,并由此最终导致患者肺动脉高压,此过程常常是RA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临床对于有肺部表现的RA患者应充分考虑到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严重后果这一重要改变,从而有针对性地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对于RA的治疗,现在常规用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等。代表药包括柳氮磺砒啶、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甲氨蝶呤等[5]。中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对RA的治疗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常用的药物有雷公藤多甙、青藤总甙等,中医的针刺疗法和蜂毒疗法在治疗RA也有一定的疗效[6]。对于关节严重残毁影响功能的也可能用外科手术矫正,尽量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7]。近年来已经研究了相关的生物制剂,主要针对细胞因子、黏附分子、HLA分子、T/B细胞等的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现在也应用于RA的治疗。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进步,今后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手段可望最终治愈这一世界性顽疾。

[1] 保红云,荣冬靖,邱敏,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损害46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3,12(8):17-18.

[2]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0-901.

[3] 苏勇,姚越峰,刘绛,等.36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点探讨[J].临床研究,2011,18(4):39-40.

[4] Honon MR.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Crit Rev Comput Tomogr,2004,45(5-6):429-440.

[5] 张宁.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3): 131-133.

[6] 陈伟,李姝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研究现状[J].中医药信息,2006,23(4):57.

[7] 牛东生,张治国,郭舟桐,等.手术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696-697.

R593.22

B

1671-8194(2013)26-0120-03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消化道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