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外科手术术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

2013-07-01 20:00李帅军刘海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全胃胃动素胃泌素

李帅军 刘海亮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林州 456550)

胃癌外科手术术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

李帅军 刘海亮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林州 456550)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不同术式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变,及其临床预后情况。方法 45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每组15例。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和胃动素水平。根据病例随访计算各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 3组胃癌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远端胃切除、全胃切除组患者(P<0.05)。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和远端胃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不同术式术后血清胃泌素含量不同;胃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

胃癌;生存率;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

胃癌的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癌症中居首位,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比较多种胃癌术式对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广大临床医师胃癌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还测定了不同术式胃癌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以了解不同术式术后患者的胃运动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9~66岁。排除肿瘤复发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就诊时有上腹隐痛、吞咽梗阻感、贫血、乏力、消瘦等症状。45例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各组患者术后15d空腹采集静脉血5mL,1500r/min离心15min,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和胃动素水平。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同样方法检测上述指标。根据病例随访计算各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3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组胃动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远端胃切除、全胃切除组患者(P<0.05)。近端胃切除组、远端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术后血清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3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比较[(),pg/mL]

表1 3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水平比较[(),pg/mL]

注:与近端胃切除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胃泌素神经降压素胃动素对照组20102.3±11.567.5±7.9326.9±69.7近端胃切除组1556.3±0.6#28.6±2.6#298.6±53.4远端胃切除组1531.2±3.6*#29.4±3.0#314.5±65.6全胃切除组1530.9±4.1*#31.2±3.6#341.3±56.6

2.2 各组术后生存率

近端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6.7%;远端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6.7%;全胃切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80%。经比较,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和远端胃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男女比例为2∶1,中老年人居多,35岁以下发病率较低,55~70岁为高发年龄。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1,2]。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之间保持一个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维持有赖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一些生长因子的共同调控[3]。目前胃癌的外科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愈胃癌的重要手段。有学者[4]的研究显示,只要胃的近端距离癌肿距离较远,行全胃切除术和胃近端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无差异。也有学者[5]认为,全胃切除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端胃切除术的患者。结果表明,全胃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和远端胃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与入组例数过少有关。

胃泌素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合成,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刺激非胃窦部胃黏膜生长,且与胃癌的形成有关[5,6]。有研究[7]表明,胃癌患者手术中切除不同部位,血清中胃泌素含量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远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的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较近端胃切除患者明显降低。提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胃窦是否存在有相关性,而与胃泌酸细胞无明显相关。胃动素的合成细胞分布在小肠和十二指肠上段,研究表明[8],胃癌组织中胃动素表达情况与胃癌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本研究中,三种胃癌手术术后患者血清中胃动素水平无显著差异,接近正常值,提示胃动素血浓度与胃癌术式无明显相关。神经降压素由N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回肠黏膜。神经降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为血管活性作用、影响胃肠运动、抑制胃液分泌。有研究[9-13]表明,神经降压素的血浓度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中,三种术式术后患者血中神经降压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正常值。

由此可见,胃癌的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胃全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较高,但是术后对人体消化道的影响也较明显。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开展一定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从而对多种术式做出正确的评价。

[1] 张颖一,清水汪.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4-7.

[2] 周弦.胃癌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术式的比较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2-93.

[3] 林志强,王在国.胃癌全胃切除术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3):177-179.

[4] 朱正纲.进展期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99-102.

[5] 何秉,程明荣.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3025-3026.

[6] 赵雅静,陶琴琴.高胃泌素引起胃癌机制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72.

[7] 黄亚娜.胃泌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2,14(5): 757-760.

[8] 王宏波,徐珞.胃动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2):183-186.

[9] 王永华,赵卡冰.胃癌患者不同术式术后血清胃泌素、神经降压素和胃动素的变化[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405-406.

[10] Coratti A,Annecchiarico M,Di marino M,et al.Robot-assisted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Current Status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J].World J Surg,2013:[Epub ahead of print].

[11] Ben Maamer A,Zaafouri H.Predictive factors of esophagojejunal fistula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Tunis Med,2013,91(4):263-268.

[12] Brar S,Law C.Defining Surgical Quality in Gastric Cancer: A RAND/UCLA Appropriateness Study[J].J Am Coll Surg,2013:[Epub ahead of print].

[13] Son SY,Lee CM.Laparoscopy-assisted gastrectomy with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after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J].J Korean Surg Soc,2013,84(5):304-308.

R735.2

B

1671-8194(2013)26-0144-02

猜你喜欢
全胃胃动素胃泌素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全胃系膜切除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及优越性研究
胃泌素-17的临床研究进展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