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疗效

2013-07-01 20:00杨志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颅脑康复训练肢体

杨志平

(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 平南 537300)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疗效

杨志平

(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 平南 537300)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将他们分成两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为期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4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3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较快恢复自理能力,对生活充满希望,此方法值得广泛推广与肯定。

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心理干预;疗效

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其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肢体灵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给家人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使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得到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患者的身体上及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患者的家属也时刻处于一种紧张与恐惧的状态之中,因此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能够使患者更加自信,减轻心理负担[1,2]。特选取3年间收治的25例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研究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5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经确诊患有此病,将他们分成两组,平均每组25例。实验组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0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0.2 ±5.1)岁,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后患者15例,脑挫裂伤7例,颅内高压,脑疝3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11例,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42.5±4.6)岁,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后患者14例,脑挫裂伤6例,颅内高压,脑疝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例类型,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疗治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并进行心理干预,具体的方法如下:①对康复早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早期的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常会产生焦虑,抑郁,自闭的心理问题,对此我们应进行积极的疏导,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多鼓励,启发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其次应告诉家属多与患者沟通,说一些患者感兴趣,关心的事,来刺激患者的大脑使患者尽快从昏迷中清醒。②对康复中期患者的心理干预: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与家属见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常会出现失落,放弃治疗的心理。对此我们应进行积极的开导,说一些真实的康复病例,重拾患者与家属的信心,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好转现象给与积极的肯定与鼓励。③对康复后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在此期间患者会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肢体灵活性受限而产生自卑,对自己不能自理而感到懊恼,悲伤。我们应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上的波动,多进行交流,使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消除自卑,懊恼,悲伤的心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的标准:患者完全恢复,生活可以自理或思维,语言能力,肢体灵活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的标准:患者的思维,语言能力,肢体灵活性有进步,但尚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效的标准: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疗效情况: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实验组的显效率(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疗效情况[n(%)]

3 讨 论

心理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人,通过心理学及相关的理论,采取相应的心理开导措施,使之心理状态恢复正常。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由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肢体灵活性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悲伤的心理状态,不愿意接受治疗,失去生活的勇气。使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得到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患者的身体上及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尤为的重要,我们应多与患者沟通,积极的鼓励患者,多给患者说一些真实康复患者的实例,使患者增强自信,积极接受治疗,重拾对未来生活的希望[4]。

研究显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的患者效果明显,显效率高,使患者增加自信,积极对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1] 胡继实,朱新洪,王峰,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162-165.

[2] 陈凌云,阮华娟,肖碧玲.安全护理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1):92-93.

[3] 陈靖,杨瑞兰.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 132-134.

[4] 李春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 45(17):133-136.

R651.1+5

B

1671-8194(2013)26-0149-02

猜你喜欢
颅脑康复训练肢体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