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3-07-01 20:01王瑞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谷草脱氢酶肌酸激酶

王瑞华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儋州 571700)

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王瑞华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儋州 571700)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临床意义

在新生儿的围生期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导致缺血及脑血流量减少从而使新生儿及胎儿的脑组织发生损伤,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除了可危及患儿生命外,同时也可使患儿的神经系统出现残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可合并其他组织或器官损伤,其中心肌损伤较为常见[1,2]。随着医疗技术和条件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是存活的新生儿会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所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关键。本文选择我院此类病例,观察心肌酶检测在此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上述患儿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上述患儿中男43例,女37例,胎龄为37~41周,出生体质量最小为2500g,最大为4200g,新生儿出生时间最长为0.5h,最长为7h,平均出生时间为(2.3±1.2)h。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上述患儿中,Apgar评分为4~6分患儿共54例,Apgar评分为0~3分患儿共26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两组新生儿胎龄、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3mL,静置30min后分离血清。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测定仪器为我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体测定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的心肌酶谱检测后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不同组别新生儿相关心肌酶测定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新生儿相关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

3 讨 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围生期出现脑组织缺氧,脑血流减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导致葡萄糖酵解显著增强,引起乳酸生成增多,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发生钙超载,引起细胞内外钙离子和钠离子等离子泵功能减退,细胞内外离子水平改变,引起细胞水肿,细胞水肿导致脑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氧状况,最终引起脑细胞损伤;再者,当患儿通气障碍时,二氧化碳潴留,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当缺氧缺血后可引起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增多等,可导致脑细胞受损,进一步加重病情[3-5]。严重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程中,除了可合并肾脏等器官损伤外,合并心肌损伤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心肌细胞对机体的缺氧状况较为敏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机体缺氧时,机体产生的ATP减少,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肌细胞膜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心肌细胞膜损伤,心肌酶即可从细胞内逸出,进入血清,引起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6-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高于中度,而中度患儿又高于轻度,所以不同的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1] 娄丹,陈敏,杨慧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875-877.

[2] 李熙鸿.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4):1037-1039.

[3] 聂丹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18-119.

[4] 纪志英,韩景娟.多层螺旋CT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2):144-145.

[5] 晁占湖,秦凌阳.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9):2011-2012.

[6] 陈海兰,郑家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的变化[J].山东医药,2009,49(36):103-104.

[7] 钱娟英,芦慧霞.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测定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评价[J].试验与检验医学,2008,26(2): 194.

[8] 蒋波,孙丽霞,马红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59-60.

R722.1

B

1671-8194(2013)26-0156-02

猜你喜欢
谷草脱氢酶肌酸激酶
草树(散文)
复合菌剂对干谷草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张杂谷谷草和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