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和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2013-07-01 20:00冯红军付玉军牛胜利米彩锋吕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奥曲生长抑素

冯红军 付玉军 牛胜利 米彩锋 吕明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氟尿嘧啶和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冯红军 付玉军 牛胜利 米彩锋 吕明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和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147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生长抑素组(A组)、氟尿嘧啶组(B组)和生长抑素+氟尿嘧啶组(C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和B组分别单纯采用奥曲肽和氟尿嘧啶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腹痛、肠道功能及血清淀粉酶缓解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腹痛、肠道功能及血清淀粉酶缓解情况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

氟尿嘧啶;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及胰腺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反应。大多数患者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内科药物治疗,基本可治愈,从而避免了了外科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因此,急性胰腺炎首选内科药物治疗。我们对本院10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生长抑素和氟尿嘧啶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确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7例,男性81例,女性66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5.8±5.6)岁。所有患者均经血淀粉酶和CT等检查确诊,并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7例,B组51例,C组49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确诊急性胰腺炎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①禁食、持续胃肠减压;②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应用;③给予抗感染治疗;④给予肠外营养、改善胰腺微循环等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扬子江药业,国药准字H20066708),以0.25mg/h的滴速持续静滴,持续5d(必要时延长时间);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500mg+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持续3~5d;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和氟尿嘧啶,方法同上。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6d后,腹胀、腹痛消失,肠道通气,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6d后,腹胀、腹痛减轻,肠道未完全通气,血、尿淀粉酶下降,但仍未恢复正常;无效:6d后,腹胀、腹痛未减轻,甚至加重,肠道未通气,血、尿淀粉酶下降不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数据的比较依据资料的性质,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效果

奥曲肽+氟尿嘧啶组总有效率为100%,奥曲肽组总有效率为95.74%,氟尿嘧啶组总有效率为94.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奥曲肽+氟尿嘧啶组腹痛、肠功能恢复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奥曲肽组和氟尿嘧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3 讨 论

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起病急素、发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疾病[2]。由于胰腺的坏死、胰酶的消化作用可造成局部及各个器官的损害,包括麻痹性肠梗阻、胰源性腹水、胸水、胰源性肺炎、胰源性脑病等,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有较多的手术后并发症,目前多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是目前治疗胰腺炎最广泛的胰酶分泌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抗炎症介质和细胞保护作用,生长抑素能诱导损伤的腺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性反应[4]。生长抑素能稳定细胞内骨架蛋白结构,阻止了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启动[5]。以前认为,氟尿嘧啶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胰腺腺泡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与复制一级胰腺分泌细胞中的酶蛋白合成受到抑制[6]。随着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观点提出,各种炎症介质如TNF、IL-1、IL-6、IL-8及花生四烯酸和白三烯及其衍生物等,在急性胰腺炎由局部发展到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氟尿嘧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

同时对于缺乏生长抑素及类似物的基层医院,给予氟尿嘧啶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是不错的选择。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2]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机型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4):289-291.

[3] 钱铖,刘明东,李运红.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1):46-49.

[4] 袁耀宗,龚自华,楼恺娴.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上海医学,2000,23(2):67-69.

[5] 黄刚,汤为学,陶小红.生长抑素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骨架蛋白F-actin分布和细胞外分泌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7):168-173.

[6] 严律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 21(4):238-240.

R576

B

1671-8194(2013)26-0175-02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奥曲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