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分析

2013-07-01 20:01林高枫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出血量显著性住院

林高枫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普通外科,福建 晋江 362200)

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分析

林高枫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普通外科,福建 晋江 362200)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瘤;传统切除术;改良小切口术

甲状腺瘤是外科常见性、多发性良性肿瘤,在通常情况下,其瘤体包膜处于相对完整状态,具有清晰的边界,无脉管浸润显效,是一种实体瘤。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该肿瘤疾病[1]。笔者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60例甲状腺瘤患者,其中30例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4~55岁,平均年龄(44.2±7.4)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1 ±1.2)年。对照组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44.1 ±7.3)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病程(3.0±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

对照组:给予改良小切口切除术。确定平行锁骨处1~2cm设计切口,长度约为5cm左右,切开表皮后,选择电刀分离切割,将皮瓣游离,由上到甲状软骨,游离下缘。选择钝锐法分离甲状腺的真假包膜,充分分离腺体的上、下、前端、外侧组织。为防止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下降,在手术时,不应过多切除甲状腺组织。在手术过程中,防止损伤喉返神经。选择0号线缝合,不给予引流管放置[2]。

1.3 观察指标

完成手术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20例治愈、9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7.2%,对照组11例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4.6%,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

3 讨 论

甲状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缺碘性甲状腺肿、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前对甲状腺疾病的研究,在基础实验和临床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在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还未完全阐明[4]。

对于甲状腺瘤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的清扫,完全切除肿瘤十分重要。本组实验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改良小切口手术,其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手术时,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需横断处理颈前的肌群,因此会严重损伤机体[5]。

而改良小切口手术无需横断操作肌群,经过颈白线可直接至甲状腺,无需缝扎颈前浅静脉,使机体损伤最大限度的减小。传统手术会切断颈前肌、颈阔肌,导致颈阔肌、颈部皮肤、颈部皮下、甲状腺、颈前肌出现粘连,各层次间的粘连,严重影响颈部的肌肉活动,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颈前区疼痛、发音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灯症状,而改良小切口术无需横断颈前肌群,不影响颈前肌肉活动,术中无需引流,因此术后有利于颈部活动的恢复[6]。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针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85-86.

[2] 丁纪伟,汤治平.甲状腺瘤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29-330.

[3] 何挺佳.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21-122.

[4] 朱新辉.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73-175.

[5] 洪浩波,黄英凯,黄汉民,等.颈部小切口无气腔内镜甲状腺切除术31例[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8):867-869.

[6] 金道明,奚华堂.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观察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111.

R736.1

B

1671-8194(2013)26-0185-02

猜你喜欢
出血量显著性住院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妈妈住院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