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3-07-01 20:01郭丰琨段新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灶性象限乳腺癌

郭丰琨 段新平

(河南电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郭丰琨 段新平

(河南电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对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诊治的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术前超声、钼靶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优势病灶66个,经术前超声检查发现50个(75.76%),漏诊16个(24.24%)。超声检查准确性较钼靶检查高(P<0.05)。结论 采取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进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术前超声;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诊断价值

临床上乳腺癌在女性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有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对于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定义与治疗还未达到统一,一般认为多灶性乳腺癌是指单侧乳腺的同一象限之内存在多于一个病灶,所谓的多中心性乳腺癌则是指肿瘤位于单侧乳腺的不同象限中。现阶段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有研究证实,术前超声检查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诊治的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病理证实为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临床患者,抽取其中6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75岁,平均(46.7±13.2)岁,浸润性导管癌者43例,导管内癌14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黏液癌成分1例,黏液癌1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和钼靶检查资料完整,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术前超声和钼靶检查,而后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1.2.2 检查方法

研究中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的超声诊断仪和X线机,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13Hz,在检查时以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为依据,对单侧乳腺内最大的肿块作为优势病灶,所获得图像由两位以上有经验医师进行盲检,并进行打分,将影像学检查BI-RADS评级≥4b者视为诊断结果呈阳性,若是<4b(低估)或漏检肿块则视为诊断结果呈阴性,也可视为漏诊[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与钼靶诊断结果比较

经统计得知,本组6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呈阳性者41例,阴性者24例,钼靶检查诊断结果阳性者32例,阴性33例。显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术前超声检查和钼靶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2.2 超声优势病灶检查结果

经统计得知,本组65例患者中优势病灶66个,大小在3.1~70.0mm之间,平均为(22.3±12.6)mm。经术前超声检查发现50个(75.76%),漏诊16个(24.24%)。包括多中心性14个(28.00%),多灶性36个(72.00%)。优势病灶处在外上象限26个(52.00%),外下象限7个(14.00%),内上象限9个(18.00%),内下象限3个(6.00%),肿块跨象限生长5个(10.00%)。经超声检查漏诊的16个病灶处在外上象限8个(50.00%),处在外下象限1个(6.25%),内下象限1个(6.25%),内上象限4个(25.00%),跨象限2个(12.50%)。

3 讨 论

经临床研究证实,对于乳腺癌而言,其多发性一般指双侧乳腺癌或者是单侧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由于单侧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具有切缘不干净、局部复发率高等一些潜在的弊端,被视为保乳手术治疗中的禁忌证[3]。曾有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中有60%以上属于多灶性,因此对其展开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超声、MRI、钼靶等影像学检查为临床常用的对单侧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进行诊断的方法[4]。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术前超声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65例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展开了术前超声和钼靶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钼靶检查高。66个优势病灶中,经超声检查确诊50个,漏诊16个,检出率为75.76%,漏诊率为24.24%。本组66个优势病灶有51.52%(34/66)处在外上象限,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提示我们对于外上象限的恶性病灶应注意对周边的可疑病变区进行观察。

研究证实,对于一些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的病灶一般不容易出现漏诊现象,然而超声分类良性的优势病灶不仅定性存在错误,还容易发生多病灶漏诊。曾有研究证实,导管内病变是超声检查的一个薄弱点,因此针对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者应对钼靶检查呈现弥漫性以及多发性细小钙化者给予重视[5]。在日常超声检查中需注意沿导管走行方向进行观察,重视成串的病灶。

曾有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进行诊断的敏感性较钼靶检查高,然低于MRI检查,若是将以上三种检查方法进行联合可以使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诊断措施,对检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若是条件允许可采取联合检查方式,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早期治疗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6]。

综上所述,采取术前超声检查对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进行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高,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然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师应对联合检查的价值给予重视,对各项影像学检查的典型征象进行了解,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尽量将钼靶检查、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结果进行联合分析,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段煜飞,骆成杀,张键,等.保乳手术治疗多灶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2):1073-1074.

[2] 李治,程波,张波,等.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疗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2):109-111.

[3] 廖宁,姚濠.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多中心病灶检测的精确性及其对外科的影响[J].循证医学,2010,10(2):74-76.

[4] 尹益民,任晓萍,潘文倩,等.高频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14(25):887-889.

[5] 袁士涛,赵朝华,鹿晓理,等.X线钼靶、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09,11(12):253-254.

[6] 王敬稳,赵见喜,鹿强.高场强MRI与钼靶X线摄影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09,11(3):2612-2614.

R737.9

B

1671-8194(2013)26-0192-02

猜你喜欢
灶性象限乳腺癌
勘 误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