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红细胞白细胞镜检的重要性

2013-07-01 20:00袁建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化学法分析仪显微镜

袁建民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卫生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尿液红细胞白细胞镜检的重要性

袁建民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卫生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中显微镜检查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重要性。方法 分别用尿液干化学法、显微镜对160例新鲜尿样进行检测,对其检测尿液RBC、WBC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RBC阳性94例,阳性率58.75%,显微镜法RBC阳性63例,阳性率39.3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0.05);干化学法WBC阳性37例,阳性率23.15%,显微镜法WBC阳性57例,占35.6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5)。结论 干化学法只起尿液常规检查的初筛作用,显微镜检法在尿液RBC、WBC检查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尿液;干化学法;显微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尿液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尿干化学法因其灵敏度高、快捷、标本用量少、重复性好等优点,已逐步在基层医院普及。但是尿干化学法还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如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等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这两种方法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点及不足。本文分别用干化学法显微镜检法对160例尿样进行检测,以探讨尿液检验中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重要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本来源

取自我院住院患者晨尿中段尿液样本160份,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

1.2 检测仪器

采用AX-428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配套尿10项试纸;Olympus光学显微镜。

1.3 检测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进行操作,用一次尿杯留取晨尿约30mL,取10mL置于特制的塑料离心管中,将试纸条浸入2s后取出,放于分析仪上作干化学检测。完毕后将尿液于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剩余0.2mL左右,混匀,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以高倍镜仔细观察,并计数每个视野内红细胞、白细胞的数目,记录方式为:×个细胞/HP,×个管型/LP。

1.4 参考范围及结果判定

连续镜检10个视野:WBC:0~5个/HP,RBC:0~3个/HP,超出此范围则判定为阳性。假阴性:干化学法正常,镜检异常假阳性:干化学异常,镜检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的阳性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160例尿液样本进行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检验分析。干化学法RBC阳性94例,占58.75%,显微镜法阳性63例,占3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0.05);干化学法WBC阳性37例,占23.15%,显微镜法WBC阳性57例,占35.6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测定尿RBC、WBC结果比较(n)

3 讨 论

目前,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仪以其方法简捷、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一般可检测10项及以上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但由于干化学分析仪原理是试剂垫呈色反应与光、电学相结合而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从而对有形成分的检测具有一定局限性。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原理: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作用催化分解过氧化物,释放出氧使邻联甲苯胺氧化而呈色[2]。本研究中,干化学法尿液红细胞阳性率为58.75%,高于显微镜检尿液红细胞的3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P<0.05)。根据研究报道[3],肌红蛋白、强氧化剂也能呈阳性反应;另外,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某些革兰阳性球菌可因释放出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或因代谢过程中合成触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而导致尿液分析呈假阳性。某些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内遭破坏,尿pH偏高、比重过低,导致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法的差异,造成漏检。尿液中含大量维生素C时可出现假阴性。此外,某些药物(利福平等)能降低红细胞反应性,导致结果偏低1个阳性等级;蛋白尿、pH<5.0尿、高比重尿、试剂清蛋白灵敏度<150mg/L、样品未混均匀等都能影响红细胞出现假阴性 。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化学法尿液白细胞阳性率为23.15%,低于显微镜检尿液白细胞的3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5),和郑瑞卿等[4]的报道相近。因干化学法只与粒细胞反应,不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反应,所以当大量存在有单核淋巴细胞而粒细胞数量很少时会产生假阴性。

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查对肾疾病的检测有重要意义,是泌尿系统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之一。目前,无论多么先进的尿分析仪,都无法完全取代尿液的显微镜检查,而只能起到筛出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多次专家研讨之后也指出:在化学试剂带的质量合格和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亚硝酸盐中若有一项结果为阳性,就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这表明了显微镜检查是尿常规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也无法替代。只有结合显微镜检查,才能提高尿液检查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70-299.

[2]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236-239.

[3] 郭春霞.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结果差异及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6):1051-1053.

[4] 郑瑞卿,陈德东,林丽珍.3 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比较[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9,7(4):273-275.

R446.12

B

1671-8194(2013)26-0211-02

猜你喜欢
化学法分析仪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尿液干化学和尿有形成分分析显微镜复检的比较
显微镜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