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7-01 20:01冼雁葵饶碧玉廖思桦叶丽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空巢社区指标

冼雁葵 饶碧玉 廖思桦 叶丽芬

(广州医学院羊城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社区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冼雁葵 饶碧玉 廖思桦 叶丽芬

(广州医学院羊城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空巢老人220例,试验组110例接受定期随访,同时接受健康行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110例接受常规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除不吸烟外)、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空巢老人的不健康行为,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生活质量;空巢老人

子女长大离开或无子女而至使老年人没有人陪单独在家的家庭称为空巢家庭[1]。空巢年迈老人的年纪一年比一年的大,各项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在逐年的减退,我国政府部分和各级的社保部门正努力帮助空巢家庭中的年迈老人。并给他们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我们为这些年迈老人制定具有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探讨,为空巢年迈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20例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的社区空巢老人纳入护理干预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10例。两组空巢老人在性别、年龄、经济来源、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基线评估

社区护士深入空巢家庭,说明干预的目的,征得老人的同意和积极配合。评估空巢老人的一般资料、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行为心理状况等。

1.2.2 试验组

社区护士每2周对空巢家庭访视1次,每次约半小时,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空巢老人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行为干预、日常生活锻炼及心理护理等。

1.2.3 对照组

社区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其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患者有问题与社区护士联系,护士每月或每季度对其进行家庭访视一次。

1.3 评价与指标

1.3.1 健康行为评价

健康行为评价[2]包含:饮食规律;按时吃早餐;体质量保持正常值;睡眠时间(6~8h/d)适度;参与体育活动锻炼;不吸烟;不饮酒。

1.3.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为两个部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3],其按照程度可分为Ⅳ级。Ⅰ:生活完全可以自理;Ⅱ:生活自理稍有难度;Ⅲ:生活自理要他人提供帮助;Ⅳ:生活完全依靠他人帮助;分值越低,证明空巢年迈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差。

1.3.3 心理功能评定

心理功能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4]作为老人的评定指标。此量表包括20个条目,每一个有关症状都相当于每一条目。每个条目均按l~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l5.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健康行为比较

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干预前健康行为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在经常吃早餐、饮食规律、保持适当体质量、保持适当睡眠、经常运动及不饮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吸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健康行为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评价指标比较

在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方面,试验组干预前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

评价指标N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11025.54±6.6125.53±6.0821.95±3.71**25.63±5.72心理状况11040.44±8.8840.18±8.7335.05±8.34**39.96±8.10

3 讨 论

空巢年迈老人由于无子女或得不到子女的细心照顾及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导致各种较高的患病率的发生。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空巢年迈老人是十分重要的,主动行为尤为重要。社区护理干预是帮助老年人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有效措施[5]。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科学生活指导,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研究结果来看,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老人在运动、早餐习惯、饮食习惯、体质指数、睡眠以及饮酒等六个指标方面的改善较为明显,但其在干预前后的吸烟情况差异不大,未起到明显干预效果。这可能与长期的尼古丁成瘾以及生活习惯有关,且不乏有心理因素,这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其心理以及习惯的干预。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能力直接反应着他们的健康情况,可以作为评估其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健康生命质量水平[6]。因此,帮助空巢老人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社区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在自理方面予以具体的指导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空巢老人自我护理能力有提高。空巢老人是社会上的及特殊群体,精神慰藉极度缺乏,多数心理问题容易引发[7]。本研究以空巢老人的护理需求为导向,正确树立健康观并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为其提供“精神赡养”,使之有强烈的心理归属感。而结果亦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对长期受空巢状态刺激的老人,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情感支持、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社区服务等,可以有效改善老人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

[1] 杨冬叶,赵勇.我国空巢老年人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3(5):60.

[2] Thoresen CE,Eagleston JR.Counseling,health,and Psychology// BrownSD,Lent RW.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M]. New York:JohnWiley & Sons,1984:930-935.

[3]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

[5] 李德华.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0,38(1):65.

[6] 孙晓春,王琼,黄芬,等.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29.

[7]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3(7):405-407.

R473.2

B

1671-8194(2013)26-0285-02

猜你喜欢
空巢社区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社区大作战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最新引用指标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空巢生日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