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2013-07-02 07:48贾同福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校企办学

贾同福

【摘 要】文章深入分析了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作用,积极探索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理想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交流机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强化专业建设等。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规划纲要》在职业教育部分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 “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方面都采取一个共同的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促进中职教育内涵发展

2003 年12 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始实现了“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这一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对推动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多赢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脱节、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困扰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按照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来办学,来培养学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就应该正确处理好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多赢发展等问题。

2.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本质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能够更加清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企业更加清楚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教育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互动达到双方在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的共识。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

3.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在到企业实际岗位学习和带领学生下厂实习的同时,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课题、新方法;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达到教师与师傅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协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教学与管理、学生技能训练等,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教师参与园校互动的活动过程,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把握现代企业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推动课程的改革。

(二)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借助产业发展和助推产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工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工人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要围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对一线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新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专业设置要从产业、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特点,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课程内容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

(三)“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来自实践具有可行性

开展校企合作走进企业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 学习本专业要实现就业应着重掌握哪些基本专业技能。比如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磨刀、对刀和校刀、编程、量具的使用和车床的维护等基本技能。还可以把学习知识的顺序跟工作过程的顺序调整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侧重、有选择地按照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新认识和深入领会。

(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促进地方中职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地处中心城市,地方政府要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某一个区域性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某一个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办学实力和辐射功能,急需通过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程度,增强针对性,努力为某一个区域及更大范围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二、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

1.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

2.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不够。

3.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学校体制滞后,弹性学制有待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二) 观念问题

1.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2.由于校企合作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胜不高。

(三)运行问题

1.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2.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

3.我国职业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

4.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三、理想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如何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一) 社会动力和制约机制

1.建立崇尚技术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人们以接受职业教育为荣。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和国外教育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建立具有标准齐备和运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市场,全面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建立法律和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5.校企双方更新观念。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

(二) 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1.选择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2.借助于职业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

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

5.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三) 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2.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 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 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 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了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参考文献:

[1]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大发展《教育与职业》

[2]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校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