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3-07-10 03:29许雪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血钠连续性危重症

许雪辉 邓 琼 刘 韵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许雪辉 邓 琼 刘 韵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 探讨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择34例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渗透压、血钠变化、血钠浓度、纠正速度、病情转归以及APACHEⅡ评分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法治疗期间,血钠纠正速度是0.87mmol/(L·h),血清钠每天降低数要<l1.4mmol/L。总病死率为58.8%,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的病死率为75.0%。血钠水平中重度增高者,存活组为35.7%,死亡组为65.0%。存活组在治疗前的高血钠的持续时间、血钠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都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全部患者治疗后的渗透压和血清钠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法对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

危重症;高钠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

高钠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血清钠浓度>150.0mmol/L,且伴有明显的渗透压升高症状[1,2]。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大约在2%,病死率47%~78%,明显高出普通住院患者[3]。大多数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并常常伴有脏器的功能衰竭症状,传统的保守治疗在效果上不理想。本研究我院收治的34例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表1 治疗前后渗透压、血钠浓度和置换液钠浓度的比较

表2 患者治疗前高血钠持续时间、血钠水平和APACHE II评分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34例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6.3±17.5)岁;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例,颅脑外伤患者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例,重症肺炎患者3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2例。所有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都进行了充分的补液治疗,血容量充足。

1.2 方法

应用FreseniuS公司生产的AV600滤器以及Mulfihrate血滤机对34例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股静脉留置单针并利用双腔导管建立血液的体外循环,其血流量大约在200~250mL/min。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病症程度对其采用无肝素治疗或低分子肝素治疗。对10例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其透析血液量约为2.3L/h,置换血液量约为2.1L/h。对24例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疗法,置换血液量约为3.5L/h,且采用前置换方式。置换液的配方成分有两种,即A液和B液:A液为5%葡萄糖100mL,生理盐水3000mL,25%硫酸镁液3~5mL,注射用水1000mL。依据患者血液中Ca、K的情况,适量加入10%葡萄糖酸钙以及10%氯化钾。B液为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且剂量约为120~186.5mL/h,并根据患者的实际血气分析结果进行适当调整。而后依据患者血清钠的水平,将适量的10%氯化钠加入A液,从而调整置换液的钠浓度。通常情况下,置换液的钠浓度应低于血清钠浓度,约为11.0~15.0 mmo/L,且每天的血钠要减少11.0 mmol/L。

1.3 观察标准

连续性血液净化前对所有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肾功能、置换液钠浓度以及电解质进行测定,治疗后每4h测定一次。并运用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治疗结果的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并用t检验对独立样本进行配对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渗透压、血钠浓度变化以及置换液钠浓度的比较分析

患者的血钠纠正速度大约为0.87 mmol/(L·h),其血清钠的每天下降数在l1.4mmol/L内,34例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及血清钠数值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各指标不同治疗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高钠血症与预后及病情的关系分析

34例患者每天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治疗的时间在10~20h之间(平均为12h),整体治疗时间在2~12d之间(平均为5d),总共96次治疗。其治疗结果为存活14例,死亡20例,总病死率为58.8%,其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的病死率为75.0%。血钠水平中重度增高者,存活组为35.7%,死亡组为65.0%。存活组在治疗前的高血的持续时间、血钠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都明显低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有:肾浓缩功能障碍;心肺复苏、代谢性酸中毒时输入碳酸氢钠;肾外低张液体流失过多以及患者自由摄水不足等[4]。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精神上还通常出现嗜睡,表情淡漠等;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疾病;血清电解质检查可出现低氯、低钾;严重者则出现昏迷、抽搐、循环衰竭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溶质以及水分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常见危重病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人员的肯定,是多种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常用的一项辅助治疗手段[5]。尤其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患者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更是立竿见影。并且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补液、内环境和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方面效果较好,同时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气体交换参数等诸多优点。对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大量营养供给、补液治疗的危重患者尤为适用,同时CBP治疗能保持稳定有效的脑灌注压,而等渗性脱水有利于脑内血液循环和减轻脑水肿。目前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治疗方式,例如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高流量透析、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缓慢连续性超滤、高容量血液滤过等,是近年来急救医学的取得的重要进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较之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高。因此,应该在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 赵长伟.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64-66.

[2] 郑燕红.4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2):122-124.

[3] 许建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六例[J].实用临床医学,2008,9(11):36-38.

[4] 戴丽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1):35-37.

[5] 李家瑞,由希雷,武子霞,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的预后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2): 136-139.

R457

B

1671-8194(2013)36-0150-02

猜你喜欢
血钠连续性危重症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