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研究

2013-07-10 03:29徐世琴吴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蜡疗脑性肌张力

徐世琴 吴晓丽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山东 枣庄 271000)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研究

徐世琴 吴晓丽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山东 枣庄 271000)

目的 是通过对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探讨其疗效,为以后临床上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 选取26例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山东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符合痉挛型脑性瘫痪入选标准的患儿,按照监护人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年龄2~6岁,其中女孩8例,男孩18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使用剂量为30µg注射痉挛下肢的穴位,每周2次,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蜡疗每日1次,每周6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应用蜡疗治疗,二组均同时配合功能训练和理疗,前后采用肌张力分级、主要关节活动度等评价指标,研究患儿肌张力降低及功能改善情况,每次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肌张力按照改良的Ashworth分级系统,肌张力降低1级以上及主要关节活动度提高10°以上者为有效,反之,为无效。制定表格,统计治疗组11例有明显效果,2例一般效果,对照组6例有明显效果,7例一般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得出结论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配合功能训练、理疗较应用蜡疗配合功能训练、理疗有差异,疗效更好。结论 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降低了患儿的肌张力,改善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异常姿势,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蜡疗;小儿痉挛型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自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1]。脑瘫是目前造成儿童肢体伤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3]。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儿、严重窒息、黄疸的患儿得到了救治和存活,但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上升,其中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4],占全部患者的60%~70%[5],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姿势异常,影响患儿正常运动功能,严重者丧失肢体活动能力,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鼠神经生长因子可缩短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并提高神经-肌肉动作电位幅度,有减轻神经的髓鞘肿胀发生率和降低变性胫神经纤维数量等作用,有促进损伤神经恢复的功效。蜡疗是以石蜡为主要原料来治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石蜡的热容量高,导热系数小,散热时间长,是传导热疗中最好的一种介质,且能与身体各部位紧密接触,能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由于热能持续时间较长,故有利于深部组织水肿消散、消炎、镇痛,能有效改善痉挛部位的血液循环,降低痉挛程度[6]。我们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有效降低了患儿的肌张力,改善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异常姿势,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使脑瘫儿童同样得以享有受教育、学习技能、参于社会的机会和权力,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自信、减轻家长和社会的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儿的年龄分别为2岁、3岁、4岁、5岁、6岁,其中有8例女孩,18例男孩。按照监护人意愿将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使用剂量为30µg注射痉挛下肢的穴位,可取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等学位,治疗过程中随症取穴,每次选取约4个穴位,每周2次,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蜡疗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6d,3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蜡疗治疗,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6d,3个月为一个疗程。二组均同时配合功能训练和理疗,前后采用体格检查(肌张力评定、主要关节活动度)评价指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分型及蜡疗部位见表1、2。

表3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儿肌张力、主要关节活动度等的比较

表1 治疗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分型及蜡疗部位

表2 对照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分型及蜡疗部位

1.2 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痉挛型脑性瘫痪诊断及分型标准[7]的患儿。②不合并其他脑瘫分型的患儿。③GMFCS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的患儿。④智力测试结果正常或轻度缺陷的脑瘫患儿。⑤不合并其他疾病:如视力异常、听力异常、癫痫、髋关节脱位、先天性畸形等影响结果判断的疾病。⑥家长知情同意。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脑瘫分型的患儿。②GMFCS分级为Ⅳ级及Ⅴ级的患儿。③智力中度或重度时缺陷的患儿。④合并其他疾病:如视力异常、听力异常、癫痫、髋关节脱位、先天性畸形等影响结果判断的疾病。

1.4 方法

1.4.1 分组及研究方法

将2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例患儿均进行肌张力分级及主要关节活动度检查,在3个月治疗结束时均再次进行肌张力分级及主要关节活动度检查。因二者均配合功能训练和理疗,功能训练、理疗、蜡疗均能有效降低痉挛肌肉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统计出肌张力降低的例数及主要关节活动度提高的例数。

1.4.2 评估方法

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检查按照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系统[8],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活动范围(ROM)内均无阻力;Ⅰ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前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Ⅱ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中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Ⅲ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中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Ⅳ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疗效评定:参照孟晓慧等的评定标准[9]:改良的Ashworth评分减少1级以上,且主要关节活动度提高10°以上者为有效,反之,为无效。每位患儿治疗前评定一次,治疗3个月后再评定一次[10]。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儿肌张力、主要关节活动度等的比较见表3。

1.4.3 结果记录

制定表格,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儿明显有效及一般效果的例数。

1.4.4 具体方法

①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使用剂量为30µg注射痉挛下肢的穴位,可取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等学位,治疗过程中随症取穴,每次选取约4个穴位,每周2次,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②蜡疗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左右,每次留蜡30min,每日一次,每周6d,3个月为一个疗程[11]。③所有病例均坚持功能训练每天2次,每次30min,理疗每个肢体10min,每天1次。④所有病例均不进行除功能训练及理疗之外的其他项目:如按摩、针灸、水疗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例数及无效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χ2检验,以P=0.048,即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配合其他康复治疗较应用蜡疗配合其他康复治疗有差异,疗效更好。见表4。

表4 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改善脑功能,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很多研究都证明蜡疗对改善肢体功能、降低肌张力有很好的疗效,也有人研究了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有促进损伤神经恢复的功效。但很少人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和蜡疗来改善患儿肢体功能障碍、降低肌张力,而我们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蜡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的改善了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功能,有效降低了患儿的肌张力,改善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异常姿势,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以更好的状态接受各种其他治疗,增强了药物的疗效,提高了功能训练和理疗的依从性,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前景较好。

[1] 胡莹媛.脑性瘫痪定义的历史沿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 9(5):257.

[2] Koman LA,Smith BP,Shilt JS.Cerebral palsy[J].Lancet,2004,363 (9421):1619-1631.

[3] 马俊枝,张春慧.痉挛型脑性瘫痪1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7,27(9):42-43.

[4] 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5]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24.

[6] 李树春.脑性瘫痪的现代康复治疗[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88, 15(2):85.

[7] 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55.

[8] 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24.

[9] 孟晓慧,刘静,朱志萍.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蜡疗的护理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6):71-72.

[10] 全莉娟,陈建贵,冯珍,等.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肌张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 (31):7-9.

[11] 郑俊艳,崔艳丽.蜡疗在痉挛型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1):402-403.

R742

B

1671-8194(2013)36-0168-03

猜你喜欢
蜡疗脑性肌张力
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疗法疗法中蜡疗的探析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蜡疗+疤痕霜防止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