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的故事(上)

2013-07-12 18:49饶平如龚依文
检察风云 2013年18期
关键词:饶平南城汉口

文/饶平如 摘/龚依文

我俩的故事(上)

文/饶平如 摘/龚依文

少年时

87岁时,饶平如老先生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来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自己的记忆,也记录下中国人最美、最好的精神世界……

——柴静

《我们俩的故事》作者:饶平如 著 绘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

美棠和我早就因为家里的关系而知道对方,不过那时也只是很淡很淡的。美棠的故事,都是日后她有时同我说起小时候我才知道。但说起来我们早年也曾遇见过两次——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

美棠刚到租界不久,有一次回老家南城探亲,再回汉口的时候,经过南昌就同家里人一起来我家做客。我记得自己拿了个不知道叫什么玩意儿的玩具摆弄给她看。那个时候她十岁。

我们从南昌回到南城住以后,美棠也跟着家里人来过一次,吃晚饭。

而那天我已提前吃好了晚饭,急急忙忙要赶往五里以外的谢家祠堂。那里算是南城乡间,祠堂更是凉快。所以有阵子晚上我就不在家里睡,和要好的同学几人约好在那里乘凉聊天消夏。乡下路上没有灯,我要打个手电,走大约半小时的路。经过前厅的时候见到美棠。她那时候年纪还是小,身量未足加上本就娇小,家里就在椅子上给她叠了小凳子,她坐在小凳子上吃着饭。后来美棠告诉我,她也记得我的:“你拿了个手电,照照照照照。”那年她十三岁。

我问过美棠,当时知道要和我订婚时的情形。她还记得当时表兄毛贻荪同她讲:“嫁给平如好哎!平如好看哎,平如的眼睛很漂亮哎!”

美棠家与我家算是世交。美棠的祖父白手起家经营中药,创起一间“毛福春中药店”,后来在南城买地买房,便与我祖父相识。美棠的父亲接管药店,谨慎勤勉,便又在老店之外开出新店来。生意多经营在福建与汉口,故美棠小时候倒是在汉口生活的时间最长。

因为主营中药店的缘故,美棠还险些闹出事故。她五岁那年夏天,因为自小质弱,岳母便拿了鹿茸给她吃。岳母并不懂医药知识,只知道鹿茸大补,不晓得它药性燥热,老弱体虚之人才可小量服用,美棠一个五岁小姑娘哪里挡得住。结果美棠服下不久便通体发烫,口鼻出血,竟至于不省人事。大夫问明情况,忙将美棠卧在泥地上,急嘱人取来河底淤泥涂布全身,再内服清热之药,数日之后美棠才终于缓缓苏醒过来。

美棠有个姐姐叫玉棠,幼年时候因为咽喉疾病误服了过量的珍珠粉而致哑,岳父母送她去聋哑学校读书和学习哑语。她为此是个很不快乐的人,除了上学就是待在家里,从不出去玩,也不愿见来客,对美棠更是总有几分嫉妒。这本是很堪怜的,可美棠年纪尚小,偏偏不肯相让,凡事要争上风。她俩同睡一张床,晚上姐姐就在床单中间比划出一根军事分界线,大家各睡一方,不准美棠越界。

美棠每回私自溜出大门去玩耍,玉棠就会去父母那里告状:她用左手掌心向下在腰部附近按一按,表示“妹妹”,然后用右手食指向门外一伸,表示她又溜了……

美棠上小学了,在当时汉口一间教会学校辅仁小学。岳父母不放心她单独行动,就用了一个比她大了五岁的丫鬟陪同。于是,美棠在教室里上课时,从窗口看见丫鬟在校园里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又溜滑梯,着实快活。心中十分羡慕,但亦无可奈何。放学后两人便一同回家……

中日战争爆发后,辅仁小学迁往内地,也有些学生随校内迁。美棠的父亲不愿同些汉奸与日本人做生意,乃关闭商栈钱庄,一家搬到汉口的法租界里生活,美棠则转入租界内一所私立学校就读。

抗战八年,岳父家就在租界里坐吃八年,家计渐紧。抗战胜利后,岳父一人重振旗鼓留在汉口做生意,而把家眷都送往临川,一家人雇一艘民船,把一些家具都带了回去。

这一年,美棠将近二十岁,岳父每赚了钱就寄回临川家里——美棠开始当起这个家……(未完待续)

栏目主持人: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饶平南城汉口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汉口北》
南城秋意
人生苦短 唯有深情不可辜负
耄耋老人手绘画册缔造爱情童话
饶平如与毛美棠:60年相濡以沫缔造爱情童话
学译致用的日汉口译教材与教学思考——以留学生日汉口译课三种常用文本为例
怪少女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饶平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