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地区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013-07-17 12:09哈斯巴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恢复力脆弱性功能区

哈斯巴根

区域发展具有脆弱性特点,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发展的脆弱性。区域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抑制脆弱性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降低区域发展脆弱性为目标推动区域快速和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区域研究的热点。

一、农业地区

农业地区是按开发内容划分的我国三大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从地域类型、发展水平和功能结构可把农业空间分类为:农业地区农业(农区农业)、一般城市郊区农业(城郊农业)、特大城市地区农业(都市农业)等类型,后两者都可称为城市农业。城市农业与农区农业相比,强调为城市的需要服务,强调以城乡一体化的观点指导农业发展,强调农业要调整结构,实行多种经营,而农区农业则主要是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其他的附带功能。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农业地区农业、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特征比较

二、农业地区脆弱性内涵

农业地区发展主要依靠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确定。农业地区发展脆弱性体现在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将使耕地质量降低,粮食价格增长速度远低于成本上涨速度,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致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更愿意选择种植收益高的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不愿种粮,农业地区功能缺失,面临衰败的危机,而粮食问题的背后是收入水平问题,再深层次说是收入差距问题等。在行业、产业、城乡间收入差距中,粮食种植者都处于弱势,农业本身是一种弱质产业,某种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所有因素中,种植的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比较是很重要的。在我国,农民的种植业收入占其全年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绝对收入较少。这些使农业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是内在属性具有的脆弱性。

面临以上的内部属性的脆弱性,各界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强调工业带动对农业,以商品化、工业化为目标,实施新的农业工业化战略。然而,在农业地区发展工业,按照主体功能发展思路,主要依托当地资源适当发展,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由此,该地区经济发展中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区内依靠本土资源的工业园区,存在产业集聚低、产业链短、规模小、数量有限和缺乏龙头企业等特点,结果将是基础设施落后、招商引资难度大等问题缠绕。依靠资源与资本投入推动产业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持资源依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低下,抵制国际经济的抗御力低,在外部竞争压力下,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面临威胁。

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在农业地区表现为剩余人口挤压过剩、城市化水平低下。随着农业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关键,在此基础上提高人均收入,对该地区社会经济脆弱性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地区工业发展带来的就业人口有限,区外转移难点在于农民技术水平低下,难以大量就业,形成劳动力剩余和就业难的矛盾。农业地区脆弱性是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相互交织形成的地区综合脆弱性。

三、农业地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前述的农业地区脆弱性的内涵特征分析,其脆弱性是基于“压力—敏感—恢复力”的一组互为因果的函数关系式。据此,从农业地区发展的压力、敏感及恢复力三个方面来探寻农业地区发展脆弱性的成因。对农业地区脆弱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利用“压力—敏感—恢复力”模型对主体功能区脆弱性进行评价时,其指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①国际上通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②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③研究区域的脆弱性特征;④考虑不同主体功能区未来发展目标(结合绩效评价指标);⑤数据的可得性。

表2 农业地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前人的研究,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预知性(区域优化系统应用)原则,构建农业地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压力包括农业人口比重、农业生产成本权重、农村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种植业占农业产值比重和农业在家庭收入比重;敏感性包括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企业员工占全员工比重、财政扶持率、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三产业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等;恢复力包括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综合技术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粮食单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总共16项指标组成(表2)。

在得到农业地区脆弱性评价指标后,针对生态环境对经济开发活动支持能力的不同层次,便可按照前述方法分析脆弱区的压力、敏感性和恢复力的大小,并探讨其脆弱性降低速度与支持能力。

猜你喜欢
恢复力脆弱性功能区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城市系统灾害恢复力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
两种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法比对分析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考虑脆弱性的复杂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路径
森林火灾恢复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