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视台经济新闻节目还有多少能“活”下去?——全球一体化下电视经济新闻写作的“三贴近”

2013-07-25 07:52文/许
中国记者 2013年5期
关键词:粮价经济

□ 文/许 峰

在经济活动纷繁复杂的今天,对单一经济现象的审视已难以全面反映和解释变化多端的经济生活。“三贴近”的经济新闻,应是那些能站在普通民众角度,将看似不起眼的、零碎的经济现象、经济数据串联起来分析和解读的新闻,是能抓住经济表象背后经济发展主线的新闻,并能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感受到其对自身的影响。

QE3推出前电视媒体集体失语 为经济新闻采写敲响警钟

美国在2012年9月下旬推出的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疑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领域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其对各国经济决策甚至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事件,国内主流电视媒体在QE3推出后,均给予了足够篇幅的报道。表面上看,电视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报道似乎没有遗漏什么,然而回看QE3推出前各电视媒体的反应,只能用“集体失语”来形容。尽管也有少部分媒体播发了一两条相关消息,但都是蜻蜓点水,并未在观众中引起多少关注,更不用说如何让这些消息和报道做到贴近观众,让他们从切身利益的角度关注这一事件。

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今天,任何一个全球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都会如“蝴蝶效应”般,令身处同一链条下的个体无法置身事外,牵动着每个人的生活。而身处经济社会变革洪流中的电视主流媒体,竟然没有适时而动、因势而变地做出应有的反应,这反映出当下电视媒体的经济新闻采写,完全没有跟上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并非偶发的现象,为电视媒体经济新闻的采写再次敲响了警钟。

“三贴近”原则缺失 致电视经济新闻渐失影响力

经济新闻写作早期的一系列通病,如简单的数字罗列、抽象的分析、以及诲涩的经济理论,各媒体早已意识到其危害性,而那种对于群众难以理解的、一味追求宏大叙事从而使新闻陷入空洞与抽象风险的写作方式,也被不少媒体所摒弃。从QE3推出前主流电视媒体的集体失语现象表明,目前电视媒体在经济新闻的写作上仍未真正做到“三贴近”。

出现这种集体失语现象,与电视媒体的经济新闻编审和记者们缺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三贴近”新闻采写原则,有直接的关系,这也导致电视经济新闻因脱离受众需求,陷入越做越没人看的困境。

结合目前全国电视经济新闻栏目收视率的低迷状况及综合类电视栏目中经济新闻发稿量日见减少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媒体经济新闻的影响力,正因“三贴近”的缺乏而与观众渐行渐远。目前全国各省级和城市电视台经济新闻栏目已经为数不多,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多地经济频道的主打新闻只剩下了经济的名字,其内容已经全部民生社会化,比如深圳的“经济生活报道”、广州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新闻”,节目内容几乎已经完全“去经济化”。广东电视台一档长达半小的“财经报道”也因收视低迷,已从黄金时间段撤下,取而代之的是纯民生类的新闻节目。

以“三贴近”为原则全方位改变

(1)改变对传统经济新闻的理解 拓展更宽的新闻来源

常听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无法找到更多的经济新闻来源,这实际是记者新闻思维固化的一种表现。比如有些长期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每到春节就写“空调大战即将上演”,每到年关就写“商场展开价格战”,年年如法炮制,了无新意。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现象越来越呈现变化多端的特征,热点转换迅速,即使同类题材,每年也会有不同的新内容出现。

比如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部2012年9月所采写的一条有关开学的经济新闻,表面上看这一题材年年做并无新意,但这一次记者敏锐地观察到在送小孩上学的人群中,有很多人并非小孩的父母,而是托管机构的阿姨,甚至有专职接送小孩的司机。这些司机每月从小孩子父母处领取三千元的薪水,负责每天接送小孩上学和放学。记者据此采写了《中国式的接送 无奈中的选择》一稿,从父母们对如今城市化迅猛发展导致交通拥挤和对社会治安环境的担忧和无奈入手,描述了现代都市催生出的一个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的全新行业诞生的新闻故事。由于贴近性强,服务性高,新闻播出后,许多观众在新闻部的互动平台上留言,希望获取提供接送服务公司的联系方式和详情。可以说,这条新闻不但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还获得了极佳的社会效果。

(2)破除新闻写作的碎片化思维 解读零散信息背后的发展主线

要满足受众获取“有用性”新闻的需求,记者必须破除就事论事、报道角度单一的碎片化写作思维和传播方式,及时将大量零散、无序的信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出头绪,并做出分析判断甚至预测,使人们能据此趋利避害。离开这一思路,着眼于一大堆经济现象的简单报道,最终只会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表象中,写出来的新闻也难言“贴近性”。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部2008年11月下旬播发的一组汇率报道为例。当时因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市场大量抛出资源出口国货币,澳元是受影响最为显著的货币。澳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自2008年8月开始急剧下跌,不到三个月就从史上最高峰的1比6.8跌到1比4.3。恰在此时,中国于11月中宣布未来两年内将推出总规模为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

消息一出,国内媒体都集中于解读这4万亿投资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但随后两条普通的消息,却引起了广州台经济新闻编审们更多的关注,一是中石油将在未来20年内向澳大利亚购买超过41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这是中澳史上最大一笔交易;二是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资源进口国。这几则零散信息背后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澳大利亚将通过中国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显著得益,澳元对人民币汇率被市场过分低估了。广州台的经济新闻编审在向多位财经分析师进行咨询并获得肯定的答复和支持后,栏目组立即就澳元汇率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策划,派出多路记者就资源国汇率是否被低估的情况采访了多位外汇分析师,得出了澳元很快将重新升值的结论。记者最后采写的4条报道,调用多方面的信息,详尽解读了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对澳大利亚经济及对澳元汇率走势的影响,并建议市民趁低购入澳元投资。事实证明,这组汇率报道是极其成功和准确的,在报道播出后一个月,澳元对各种货币的汇率就出现了回升,五个月后对人民币的汇率已经回升到1比5的水平,十个月后更重新升到了1比6之上。

(3)以全球化视角看待经济领域事件 以本土化方式解读

对于多数国内媒体来说,由于不能派出驻外记者,媒体远离全球经济新闻的事发现场,各种国际信息还难以脱离对外电外稿的二次加工,因此要想拉近与全球经济界的距离,就必须时刻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本土经济领域发生的事件,提示国际事件影响国内相关领域的因果链条和可能途径。

△ 负责制定利率政策的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12年9月推出QE3时曾表示将持续购买资产,直到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好转,但是目前看来,情况可能变得难以确定。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主频道2012年10月播发的一组粮价报道为例,2012年国内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天灾,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表面上看,粮食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如果此时我们将眼光放到全球市场看一下各种影响粮价因素变动的情况,就会对国内粮价得出另一个结论。

美国2012年夏季遭遇旱灾,主要粮食大幅减产导致价格飙升;9月中旬美国推出QE3,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使得包括粮食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显著上升;非洲再度出现粮荒,从这一系列的信息中,我们不难判断出国际粮价已经进入了上升通道中,而这个因素迟早会传导到中国市场。事实上,在2012年9月和10月国内公布的CPI数据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所产生的影响了。在连续两个月的CPI统计中,食品类成为数不多的价格连续上涨的项目,而对食品上涨贡献度最大的就是粮食,月均同比涨幅居然达到了4%,在2012年CPI大幅回落的基础上,这样的涨幅显然是非常高的。

结合国际国内信息的判断,广州台新闻部专门围绕粮价这一主题组织了系列报道,通过对农科院专家、经济专家的采访以及百姓自已的视角,让观众关注到了我国耕地减少粮食需求缺口巨大、现有技术下粮食亩产量已经达到“天花板”的极限、以及进口粮价未来将持续趋升的真实情况,提醒观众要密切关注粮价变动的因素从而及早做出有利自己的购买行为。

(4)要有强烈的策划意识 以组合拳呈现“三贴近”的精品

相较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在经济新闻的策划上要胜出一筹。以2012年10月21日《羊城晚报》的财经版面为例,当天的财经版对于“中国新经济论坛”三个版面的策划报道,堪称是值得所有电视媒体借鉴的好榜样。

《羊城晚报》的编审们在提前了解到论坛上将有罗杰斯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政府经济高官、以及国内权威经济专家和学者参加后,提前进行了针对性的主题策划。论坛当天多路记者分别就不同的经济领域话题对各种专家进行了专访。同时,编审们并没有急于安排记者像其他媒体一样立即在第二天发稿,而是要求记者和编辑慢功出细活,对稿件和版面精耕细作。三个版面均围绕着普通投资者关心的热点经济话题展开,如黄金投资、外汇投资、境外债券投资等,对不同专家学者的采访由浅入深,先由分量最重的学者和投资家以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热点话题的看法,再配以两到三篇专家的分析,使得每个版面的话题都是热点突出,层次分明,既有普通投资者想要了解的“有用性”信息,也有专业投资者希望得到的权威性专业解读。可以说,当天的版面是一个经济新闻报道“民生性”和“专业性”完美结合的范例。

猜你喜欢
粮价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