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护理对高龄心房颤动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2013-08-05 03:12谢凤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3期
关键词:床边房颤病情

谢凤珠

谢凤珠: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床边护理是将护士工作站前移,是保证包干责任制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举措;是责任制护理与整体护理相互结合的工作模式[1];是以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推行患者包干责任制,落实床边工作制,完成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是推行“我的患者我负责”的全新护理理念。>80 岁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人。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随着增龄而上升,据统计80~89 岁人群的房颤发病率高达9%[2]。而房颤患者容易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而且脑栓塞在各类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最突然,在数秒中内达高峰,严重脑栓塞常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所以更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我科对高龄房颤患者实行床边护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5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32例。年龄80~89 岁。既往史:高血压18例,冠心病10例,风心病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例。所有入选病例均在24 h 内入院,符合国内常用诊断标准,ECG报告均示房颤,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按时间前后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1月~2013年4月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即往史及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常规护理,护士遵医嘱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病情观察,完成基础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气垫床,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含有适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纤维素饮食。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床边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组长负责制 责任护士固定负责6~8例患者,根据病情由护士长微调,组长进行工作指导,护士长每天点评。

1.2.2.2 建立患者信息单,实行晨间护理查房 责任护士每天早晨对所负责患者进行病情、治疗、检查、进食、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评估,有组长、护士长提出指导性建议。

1.2.2.3 床旁工作 护士评估并准备患者一天所需的用物,放置到床旁护理车上,推至患者身边备用。

1.2.2.4 落实护理措施 (1)病情实时监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1 周内容易病情突变,尤其3 d 内是水肿高峰期。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心率、尿量等的变化,便于及时发现心力衰竭和脑疝的征兆,同时观察肢体皮温、腿围、肌力等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微妙变化。(2)用药观察。护士密切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牙龈、大小便颜色等。密切观察患者静脉通路,避免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颈动脉搏动的强弱、周围静脉的充盈度,末梢体温、皮肤黏膜的弹性等,便于发现患者是否出现脱水现象。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检查、检验指标,及时与医师联系。(3)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予翻身拍背,给予中流量氧气吸入,如遇舌后坠患者床边备好口咽通气管,改用鼻导管吸氧。(4)加强瘫痪肢体恢复。护士早期直接对瘫痪肢体进行护理干预,维持患者肢体的良肢位,病情稳定后,加强功能锻炼。(5)预防并发症。男患者也可以使用保鲜袋接尿,尿潴留患者采用一般方法无效后采取留置导尿,保持引流通畅,每日尿道护理,防止尿路感染。每天听诊肠鸣音,观察肠蠕动情况,如3 d 未大便,及时给予软便剂等来预防便秘,避免因大便用力诱发心力衰竭。每天听诊痰鸣音,加强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同时注意患者体位变化,有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仰卧位时,睡眠呼吸紊乱程度显著高[3],因此翻身时应减少仰卧位。给予患者睡气垫床,护士每天进行皮肤Braden 评分,低于13 分每天进行评分记录,每班详细床边交接查看皮肤变化,防止压疮发生。(6)保证患者安全。脑梗死患者容易引起吞咽困难,每餐不易过饱,鼻饲时严格按照鼻饲流程执行,防止误吸或窒息。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应使用护栏床和约束带约束,避免自行拔管、坠床等意外。各类导管均做好相应的显眼标识。多条静脉通路使用不同药物泵入时每条延伸管上注明各种药物标记,避免用药错误。(7)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关怀。患者脑梗死后会出现进食障碍、言语沟通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等,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情绪低落,而家属担心患者病情和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治疗操作时体现人文关怀,理解家属的心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劝解安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或χc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以护士执行医嘱为主,每天忙忙碌碌地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责任护士更换也较频繁,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熟悉和观察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同资质的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其效果也有待提高。实行床边护理后,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大部分时间留在患者身边,主动为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提高执行医嘱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最大程度地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家属亲身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每位护士分管病床,有了“心中有患者”、“我是责任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工作责任感和自身价值感,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也促使护士不断补充业务知识,全面提高整体水平[4]。

由于高龄房颤患者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弱,易伴发严重脑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多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实行对患者的全程床边护理干预,有利于护士在床旁实时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集患者的病情信息,尽早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为抢救赢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 郭舒婕,王晓敏,张艳丽,等.床边护理工作制在心外科优质服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68-269.

[2] 孟庆莲,纪承寅,王崇才,等.高龄房颤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7):617-618.

[3] 尉 飞.体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2):1293-1295.

[4] 陈 璐,陈湘玉,沈小芳.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9):48-49.

猜你喜欢
床边房颤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假如我有一个梦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