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初报(明溪试点)

2013-08-10 03:28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毛豆减产品系

蒋 华

(福建省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65200)

筛选适合福建省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菜用大豆新品种,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根据福建省种子总站2012年菜用大豆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方案的要求,明溪县农科所继续承担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明溪点区域试验,现将2012年明溪点区域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明溪县城关乡城东村湖溪洞,田块地势平坦,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前作是紫甘薯。参试新品系为浙 88005-7、闽豆 07B2-2-1、浙98002、苏春 10-8、青酥五号、苏春 10-14、H0427-82,以毛豆 2808(CK1)、毛豆 3号(CK2)为对照品种,试验品种(系)均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13.34 m2。统一采用“窄畦双畦双行穴播”种植方式,即畦宽带沟1.00 m、长6.67 m。每行38穴,每穴播种3粒,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每穴留壮苗2株,每小区定苗304株,每667 m2种植1.52万株。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

1.3 田间管理

试验田于3月31日用拖拉机翻犁,4月1日上午整畦、下午挖穴播种,每667 m2施复混肥20.0 kg作基肥,4月17日施复混肥15.0 kg,4月23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定苗,5月7日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5月18日用毒虫灵、噻嗪·异丙威防治菜青虫和斜纹夜蛾,5月29日用毒虫灵防治菜青虫,试验期间治虫不治病,5月27日和6月7日各灌溉1次,6月11~18日采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F测验结果(表1)表明:各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在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各品种(系)产量进行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2)表明:产量位居首位的是浙98002,折合每667 m2(下同)产量为925.00 kg,比CK1(毛豆2808,下同)增产16.87%,增产显著;比CK2(毛豆3号,下同)增产7.25%,增产不显著。产量位居其次的是闽豆07B2-2-1,为866.50 kg,分别比CK1与CK2增产9.48%和0.46%,增产不显著。青酥五号产量位居第4位,为850.00 kg,比 CK1增产7.39%,比CK2减产1.45%,增减产均不显著。产量位列第6、第7位的是浙88005-7与苏春10-8,分别为791.00 kg和771.00 kg,分别比CK1减产0.06%和2.59%,比CK2减产8.29%和10.61%,但减产都不显著。产量居后的2个品种是H0427-82与苏春10-14,分别为750.00 kg和716.50 kg,分别比CK1减产5.24%和9.48%,减产不显著;比CK2减产13.04%和16.93%,减产达显著水平。

表1 参试大豆品种(系)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2 参试大豆品种(系)产量比较分析

2.2 生育期

从表3可知,参试品种生育期最长的是浙98002,为78 d;其次是H0427-82,为76 d;生育期最短的是苏春10-14,为71 d;其余品种(系)的生育期为73~75 d。

表3 参试大豆品种(系)生育期比较

2.3 主要性状

从表4可知,参试品种(系)植株最高的是青酥五号,为39.3 cm;最矮的是CK2,为26.6 cm;其余品种(系)株高26.8~37.9 cm。单株有效荚荚数最多的是苏春10-14,为28.8个;CK2最少,仅为16.4个;其余品种(系)17.8~23.6个。单株荚重最重的是苏春10-14,为76.6 g;最轻的是CK2,为47.9 g;其余品种(系)为50.1~60.7 g。鲜百粒重浙98002最重,达91.6 g;最轻的是CK1,为67.3 g;其余品种(系)为67.4~81.3 g。每667 m2标准荚产量浙98002最高,达654.0 kg;其次是闽豆07B2-2-1,为615.9 kg;最低的是苏春10-14,为547.6 kg;其余品种(系)为558.7~605.3 kg。

表4 参试大豆品种(系)主要性状及产量比较

2.4 荚粒性状

从表5可知,参试品种(系)单株总荚数和单株有效荚荚数最多的是苏春10-14,分别为31.2个和28.8个;最少的是CK2,仅为18.8个和16.4个。二粒以上标准荚荚数以苏春10-14最多,达19.4个;最少的是CK2,仅为10.2个;其余品种(系)为11.6~17.0个。每公斤标准荚荚数最多的是闽豆 07B2-2-1,为 371个;最少的是浙98002,为256个;其余品种(系)为300~353个。

表5 参试大豆品种(系)荚粒性状比较

2.5 抗逆性

抗旱性:浙98002、苏春10-14和H0427-82表现中等,其余品种(系)均表现为强。抗涝性:闽豆07B2-2-1、毛豆2808、H0427-82和苏春10-8表现中等,其余品种(系)表现为强。抗倒性:参试品种(系)均表现为不倒伏。病虫害发生情况:生长期内只喷2次药,主要防治菜青虫和斜纹夜蛾。根据田间调查,除苏春10-14花叶病毒病2级和苏春10-8花叶病毒病1级外,其他品种(系)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和锈病均表现为0级。

3 结论与讨论

3.1 浙98002

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925.00 kg,比CK1增产16.87%,增产显著;比CK2增产7.25%,增产不显著。该品系茎秆粗壮,标准荚大,单株荚重57.0 g,鲜百粒重达91.6 g,标准荚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宜当地种植,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

3.2 闽豆07B2-2-1

产量位居第2位,每667 m2产量866.50 kg,比两个对照种增产,但都不显著。该品系单株总荚数和有效荚数较多,标准荚产量较高,抗病性强,建议继续参试。

3.3 青酥五号

产量位列第4位,每667 m2产量850.00 kg,比CK1增产7.39%,比CK2减产1.45%,增减产都不显著。该品系茎秆较粗壮,鲜百粒重77.1 g,标准荚产量较高,抗性强,建议继续参试。

3.4 浙88005-7

产量位列第6位,比CK1、CK2减产,但不显著。该品系茎秆较粗壮,标准荚大,二粒以上标准荚荚数较多,鲜百粒重达81.3 g,抗性强,建议继续参试。

3.5 苏春10-8

产量位居第7位,比CK1、CK2减产,但不显著。该品系茎秆粗壮,单株总荚数和有效荚数较多,二粒以上标准荚荚数多,花叶病毒病1级,建议继续参试。

3.6 H0427-82

产量位居第8位,比CK1减产不显著,比CK2减产显著。该品系茎秆较粗,标准荚大,二粒以上标准荚荚数较多,鲜百粒重78.3 g,建议进一步试验后再决定取舍。

3.7 苏春10-14

产量居末位,比CK1减产不显著,比CK2减产显著。该品系标准荚大,单株总荚数和有效荚数多,单株荚重达76.6 g,二粒以上标准荚荚数多,花叶病毒病2级,建议进一步试验后再决定取舍。

猜你喜欢
毛豆减产品系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毛豆飘香秋来到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毛豆姐姐的信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摘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