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及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2013-08-10 03:28李培德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果数荚果分枝

李培德

(福建省石狮市种子管理站 362700)

石狮市种植业以旱作为主,历年来花生种植面积较大,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花生良种,有利于促进石狮市花生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筛选适宜石狮市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或专用型花生新品种,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2013年石狮市种子管理站从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引进泉花551、泉花27、泉花2197、龙花243和莆花1号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6个,分别为泉花551、泉花27、泉花2197(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莆花1号(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龙花243(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以石狮市主栽品种泉花646(CK)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石狮市鸿山镇西墩村进行。试验地为旱地,排灌便利,土壤为海积风积润沙土,地下水位高而不渍水,肥力中等。前作为早甘薯,生长良好。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长方形,面积12.1 m 畦长11 m,畦带沟宽110 c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畦)种植2行,穴密度为21 cm×30 cm,每穴播种花生仁2~3粒,同一行内2粒和3粒相间种植,折合每667 m2播5733穴、14332株。起畦前每667 m2全层撒施复合肥(15-15-15)30 kg、过磷酸钙50 kg(含P2O517%)作基肥,同时用甲基异柳磷500 g拌细沙100 kg全层撒施防治地下害虫。幼苗4~5叶时,结合第1次中耕,于幼苗行间条施水肥1000 kg加尿素8 kg作追肥,其他田管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花生生长期间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和抗病(逆)性表现,收获前每处理随机取样10株,考查农艺性状,收获晒干后测定各小区荚果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参试花生品种出苗期和开花期相对较接近,分别在4月25~27日和5月25~28日。泉花2197出苗期最迟,为4月27日。龙花243开花期最迟,为5月28日。各品种成熟期相差2 d,全生育期在117~119 d之间,以泉花2197、龙花243全生育期较长;泉花551、泉花27和CK全生育期最短;莆花1号居中。

表1 参试花生品种生育期表现

2.2 产量

从表2可知,供试的6个品种每667 m2(下同)荚果产量在223.2~274.4 kg之间。其中,有3个品种比CK增产,2个品种比CK减产;以泉花551荚果产量最高,达274.4 kg,比CK增产35.3 kg,增产率为14.76%;其次是龙花 243;泉花2197居第3位;泉花27荚果产量最低,仅223.2 kg,比CK减产15.9 kg,减产率为6.6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荚果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泉花551、龙花243比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泉花2197比CK增产达显著水平;泉花27比CK减产达极显著水平;莆花1号比CK减产,但不显著。

表2 参试花生品种荚果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供试品种籽仁产量在150.0~187.3 kg之间,其中有3个品种比CK增产,2个品种比CK减产;仍以泉花551籽仁产量最高,达187.3 kg,比CK增产23.7 kg,增产率为14.48%;其次是泉花2197;龙花243居第3位;泉花27籽仁产量最低,仅150.0 kg,比CK减产13.6 kg,减产率为8.3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籽仁产量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泉花551、泉花2197、龙花243比CK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3 参试花生品种籽仁产量比较

2.3 主要性状

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见表4、表5。参试品种主茎高与侧枝长分别在36.3~48.7 cm和44.0~58.7 cm之间,以莆花1号和泉花551较高,主茎高分别为48.7 cm和43.5 cm,侧枝长分别为53.3 cm和58.7 cm;泉花27最矮,主茎高和侧枝长分别为36.3 cm和44.0 cm。单株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分别在4.8~8.0条和3.9~6.0条之间,泉花551分枝性最强,单株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分别为8.0条和6.0条;泉花2197分枝性较弱,单株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分别为4.8条和3.9条。各品种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为15.9~25.9个,以泉花27最多,单株结果数最少的为泉花2197。单株饱果数最多的是泉花551,为17.3个;最少的为泉花2197,仅11.6个,其余品种在14.5~16.2个之间。各品种间的饱果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56.9%~74.9%之间,泉花551的饱果率最高,龙花243的饱果率最低。各品种荚果和籽仁大小差异也较大,公斤果数在444~541个之间,公斤仁数在1232~1412个之间,百果重在185~225 g之间,百仁重在70.8~81.2 g之间,其中以莆花1号荚果和籽仁较小,公斤果数为541个,公斤仁数为1412个,百果重仅185 g,百仁重也仅70.8 g;泉花2197荚果和籽仁均较大,公斤果数444个,公斤仁数1232个,百果重225 g,百仁重81.2 g。参试新品种中出仁率以泉花2197最高,达71.7%;龙花243最低,仅67.8%;其余品种在68.6%~70.1%之间。

表4 参试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荚果状况比较

表5 参试花生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4 生物学特性

由表6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株形均为直立松散。各品种的抗旱性、耐涝性、抗倒性和生长势均表现较强;田间调查各品种均未发现枯萎病和锈病;各品种叶斑病发生程度不同,泉花2197发病较重,莆花1号、泉花27发病较轻,其余品种发病均为中等。此外,收获时发现泉花551、泉花2197轻度发生白绢病。

表6 参试花生品种生物学特性

2.5 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单株果重)的相关系数见表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与单株生产力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株生产力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饱果数、单株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公斤果数、侧枝长、公斤仁数、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百仁重和百果重,其中单株饱果数、单株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公斤果数、侧枝长、公斤仁数与单株生产力呈正相关,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百仁重、百果重与单株生产力呈负相关;单株饱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系数为0.8404*),单株总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性虽未达显著水平,但其相关系数较大,显然单株结果多,尤其是饱果多,单株生产力就高;单株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分别与单株饱果数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0.9660**和0.8952*),与单株总果数的相关系数虽未达显著水平但也差异较大(分别为0.7960和0.8108),且单株总分枝数和结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系数也都较大,说明分枝多尤其是结果枝多,单株的总果数、饱果数就多,单株生产力就高;单株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显然总分枝数多,结果枝数就多;公斤果数与公斤仁数、百果重与百仁重均达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公斤果数、公斤仁数与百果重和百仁重的负相关系数也分别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果大仁大公斤果数和公斤仁数就减少。

表7 参试花生品种主要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系数

3 小结与讨论

3.1 产量是品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也是衡量品种优劣的主要指标。供试的6个花生品种每667 m2荚果产量在223.2~274.4㎏之间,泉花551、龙花243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泉花2197比对照品种泉花646增产达显著水平。供试的6个品种籽仁产量在150.0~187.3 kg之间,比对照品种泉花646增产的品种有泉花551、龙花243、泉花219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泉花551丰产性最好,且具有出苗率高、开花结果集中、单株结果多、饱果率高、果针长、荚果整齐、果型美观、果仁中等偏小、籽粒均匀和出仁率高等特点;龙花243丰产性较好,不仅单株结果多、抗病性和抗逆力表现较强,而且双仁果率也较高,但其果针短、饱果率低、籽仁大小不均匀,且因荚果较大、果壳厚、出仁率偏低;泉花2197丰产性较好,虽单株分枝少、结果数少,但结果枝比例大,饱果率较高,双仁果率高,荚果大,双仁果居多,果壳厚度中等,籽仁大,出仁率高,抗枯萎病性强而抗叶斑病性偏弱,并且轻度发生白绢病;莆花1号丰产性较差,籽仁比对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虽存在饱果率低、双仁果率偏低的缺点,但其单株结果多、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而且其荚果小、果形美观,适于作为食品加工型专用品种利用。因此,可根据这些品种的特点及当地的条件合理选用。

3.2 各品种主要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与单株生产力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株生产力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饱果数、单株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公斤果数、侧枝长、公斤仁数、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百仁重、百果重。其中单株饱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正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单株总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系数较大,显然单株结果多,尤其是饱果多,单株生产力就高;单株总分枝数和结果数分别与单株饱果数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总果数的相关系数也较大,且单株总分枝数和结果数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系数也较大,说明分枝多尤其是结果枝多,单株的总果数、饱果数就多,单株生产力也高。所以花生丰产栽培,应在选用分枝性较强品种的基础上,加强苗期田间管理工作,根据花生的生育规律,运筹好肥水的供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早追施苗肥,做好排灌水工作,促花生早生快发,早分枝,多分枝,为果多、果饱、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果数荚果分枝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一株吊兰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花生新品种临花5号主要经济性状及遗传力分析
带移民和拯救的二次加权分枝过程的有关性质
受控两性分枝过程
冬春不同修剪处理对果叶兼用桑产果的影响试验
精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效果
上临界受控分枝过程后代均值的条件最小二乘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