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绝望的较量——论《呐喊》《彷徨》的结尾内涵

2013-08-15 00:42杨子雪海南师范大学海口571158
名作欣赏 2013年23期
关键词: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车夫

⊙杨子雪[海南师范大学, 海口 571158]

作 者:杨子雪,海南师范大学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如果一篇文章读者阅读完之后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那么可能未必是一篇好文章,至少不是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叶圣陶认为:“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的完了。”①《呐喊》《彷徨》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言已尽意无穷,这些文章的结尾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感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情感的冲击。阅读《呐喊》《彷徨》就像滚滚波涛掩面而来,结尾就如波涛撞击礁石,能在读者心头激起千堆雪。

鲁迅创作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一气呵成的,结尾在他构想之内,不是偶然为之。鲁迅写文章,没写完,是不愿意放下笔的,他说:“写小说是不能够休息的,过了一夜,那个创造的人脾气也许会两样,写出来就不像预想的一样,甚至会相反的了。”②汪曾祺也曾这样认为:“往往有这种情况,小说通篇写得不错,可是结尾平常,于是前功尽弃。结尾于‘谋篇’时就要想好,至少大体想好。这样整个小说才有个走向,不至于写到哪里算哪里,成了没有脑线的一风筝。”③《呐喊》《彷徨》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次感情经历,而文章的结尾,是他的感情指向,或充满希望,或充满绝望,或是希望与绝望的较量。不管如何,每一篇文章的结尾都是鲁迅精心设置的。正如林纾所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一、希望的曙光

出色的结尾,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心灵的曲折和意识的流动等。读鲁迅的小说,如果不读完最后一句,有可能是买椟还珠。在鲁迅的小说中,卒章显志的篇章不多,《一件小事》和《故乡》是最有代表性的,寄托着鲁迅希望的车夫、宏儿及水生,都是单纯真诚的人。

批判国民劣根性是鲁迅小说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特点,但鲁迅并没有全盘否定所有的中国人,“他总是说:‘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贼,就疑心一切的人。’”④善良、正直、勤劳的劳动者形象还是存在于他的文章之中的。人力车夫、六一公公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他是作者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⑤

这种直接热烈颂扬老百姓的结尾在《呐喊》《彷徨》中仅有这一篇,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有研究者认为这是鲁迅为了回应“五四”时期“劳工神圣”的时代命题而写的。因为“五四”时期,作家们曾掀起一阵写“劳工神圣”的狂潮:胡适和沈尹默于1918年1月15日在《新青年》第4卷第1号发表同题诗《人力车夫》,同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5卷第5号发表《劳工神圣》……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如此强势的时潮冲击着鲁迅,如此密集的‘劳工神圣’的呼喊影响着鲁迅……为了响应这样的时潮,为了回应这样的呼喊,他(鲁迅)暂时收敛了批判的锋芒,走出了超道德的审视和揭示下层平民精神世界与灵魂弱质的思维定式。”⑥鲁迅作为一个非常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是否会放弃自己的原则迎合时代的呼喊,写出违心的作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讨论这个问题,先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句入手,那么鲁迅究竟有没有从人力车夫身上得到“勇气”,并且看到“希望”呢?

鲁迅1919年创作《一件小事》之前,他日记里一共记了六则与人力车夫有关的事,如1912年8月7日:“午归寓途中车仆堕地,左手右膝微伤。”⑦1913年2月8日:“上午赴部,车夫误碾地上所置橡皮水管,有似巡警者及常服者三数人突来乱击之,季世人性都如野狗,可叹!”⑧1916年5月17日:“下午自部归,券夹落车中,车夫以还,与之一元。”⑨等等。以上日记中,人力车夫勤劳善良的品质可见一斑,也说明了鲁迅歌颂人力车夫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人力车夫的生活非常艰辛,但是他们勇敢面对,撞伤了老妇人,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承担,即使他明知要面对的人是“巡警”。从鲁迅日记里可以得知当时的巡警是什么样的人,但人力车夫还是“毫不踌躇”地走向巡警分驻所。那么,人力车夫给我们带来勇气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了。

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和他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时,经常讨论三个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与爱。”⑩“诚与爱”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一个没有“诚与爱”的民族必然会灭亡。人力车夫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一部分中国人还具有“诚与爱”的优秀品质,这就是鲁迅看到的“希望”!

同样给读者传达希望之光的还有《故乡》的结尾。那句关于希望的经典名言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追逐梦想的人:“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⑪这句话里浸透着鲁迅的伤与痛,但更多的是“诚与爱”。这句话的前面一句是:“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⑫这是一幅属于少年闰土的美好图景,而如今,它将随着苍老麻木的闰土成为“我”心头痛苦的回忆。但是,还有希望——水生和宏儿,这两个孩子“还是一气”,他们彼此以诚相待。若干年后,这两个孩子将是“我”和闰土的故事的重复,还是他们会有新的生活,“我”现在不知道,但是“我”会竭尽全力为下一代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且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战斗的队伍,这样希望就不会太模糊,正所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一件小事》和《故乡》的结尾中,作者用诗一般的句子写出了对未来的希望,慰藉着作者的心灵,也激励着所有的开路人追逐希望的勇气。“鲁迅小说的结尾,对于作者来说,是积蓄感情和理智,完成和深化艺术境界的深潭,对于读者来说,是体味小说的意境,汲取作家的感情和理智的暮鼓晨钟。它成为作者和读者进行深沉的心之交流的艺术中介物。”⑬杨义这两句话很好地总结了鲁迅小说结尾的独特之处以及魅力之所在。

二、无奈的绝望

鲁迅始终在怀疑中探索,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反抗。所谓文如其人,《呐喊》与《彷徨》的结尾也是如此。《一件小事》和《故乡》的结尾充满了希望的曙光,但一个个社会的牺牲品,又让人感到窒息的绝望,有因封建科举考试而致死的孔乙己、陈士成,也有被封建礼教害死的祥林嫂,还有在闹剧般的革命中莫名死去的阿Q……

鲁迅曾说过这样的话:“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于爱才能文。”⑭死是为了更好地生,憎是为了更好地爱,正视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孔乙己》的结尾只有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⑮《白光》的结尾里,陈士成死了衣服都被剥光,临死之前,还在水底拼命挣扎,“十个指甲都满嵌着河底泥”⑯。

人死了,故事结束了,鲁迅对封建旧式知识分子充满了绝望,但他没有议论这两个人的对与错,也没有抒发对死者的感慨,却让读者久久不能释怀。孔乙己想用“满是泥”的双手走出一条生路,但是结果还是死路一条。陈士成“十个指甲都满嵌着河底泥”也无法挣扎出一条生路。他们挣扎的过程,何尝不是鲁迅心灵的挣扎过程。面对这些迂腐的不愿改进的旧式知识分子,鲁迅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当时的环境里,死或许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阿Q正传》的结尾是人死了,故事没有结束:

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时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⑰

枪毙确实比不上杀头好看,中国自古以来对待死囚就流行用杀头的方法,夏瑜是被杀头的,所以精彩得吸引了“一堆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可以想象,这群人看杀头事件是多么全神贯注。而枪毙速度太快了,一枪过去,囚犯一命呜呼,并且尸首是完整的,没有血淋淋的刺激性。“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写出了中国看客残忍的人性,嗜血的性格,暴力的倾向。而且更让看客气愤的是:“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这句话把看客丑陋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鲁迅没有办法挽救他们的灵魂和麻木的心灵,绝望萦绕在他的心头。

《祝福》里的结尾是一片祥和的美景: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⑱

在这欢天喜地的时刻,祥林嫂在街头孤独死去,她的死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还被称为“谬种”,因为她不应该死在别人的“祝福”里。但是关于她的一切,过不了两三天,鲁镇的人们便会忘得一干二净,就像从来没有这个人似的。作者对祥林嫂寄予深深的同情,这样优美的结尾是反语写怒,每一个文字都犹如一只蚂蚁,咬着作者和读者的心。杨义认为:“用这样反语写出的意境,比正语直叙更为浓郁,更发人深省。”⑲祥林嫂默默死去的情景,使人想起鲁迅在《兔与猫》里的一段文字:

那两条小性命,竟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是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⑳

祥林嫂的生命也就犹如一只蝇子的生命,临死的时候或许也会发出几声“吱吱的叫声”,可这微弱的挣扎声早已淹没在“极响的爆竹声”里,只留给作者与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追问,对绝望的挣扎与抗争。

《呐喊》《彷徨》的结尾,需要通过读者的内化、破释,才能捉到潜在隐蔽的信息,挖掘出游离于字里行间的美学内涵。《长明灯》以一首意味深长的自编儿歌结尾:

白蓬船,对岸歇一歇。

此刻熄,自己熄。

戏文唱一出。

我放火!哈哈哈!

火火火,点心吃一些。

戏文唱一出。

……………

………

…21

“他”对封建礼教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行为在孩子们随口编派的歌声中完全被消解,“他”的付出失去了意义。当一个人过激的行为不被理解时,“他”只能被定义为“疯子”,并且成就了阔亭和方头之辈的威风与满足感,“他”成为孩子们嘲笑取乐的对象,更谈不上解救下一代的生活。被关在屋子里的“他”除了愤怒和绝望,没有任何方法能得到解救。一个人的力量如何抵得过一村人的力量,他的结局要么继续被关着,要么像“狂人”一样“清醒”过来,出来之后和阔亭与方头之辈们一起保护“长明灯”万年不熄。这首儿歌,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有童真的语言,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能够进一步思考文字后面的内容,加强了作品的内涵与深度。这样震撼人心的结尾艺术,正如古人所言:“一语为千万语,因为笔头上担得千钧。”

三、“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哀莫大于心死”,绝望不是心死,钱理群这样定义“绝望”:“所谓‘绝望’,实质上就是走出麻木境界,丢掉一切自欺欺人的假面具,直面人生:一面正视现实的黑暗与人生的痛苦,一面正视自我主观能动作用的局限,在现实世界中支配自我命运的有限性。”22这句话说得太精辟了,正视绝望,才能有希望,就像鲁迅所说:“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鲁迅对“绝望”的理解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23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当绝望和痛苦即将撕裂他的心灵,他总能在最后进行反抗,从绝望中走出来。所以在《呐喊》《彷徨》许多篇章的结尾,他总能从绝望、质疑、痛苦中摆脱出来,寻找新的出路,使文章重新充满力量,也让读者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找到奋斗的勇气。

《狂人日记》的结尾,当狂人意识到自己可能有着四千年吃人的履历,甚至吃过自己妹子的肉,可想而知,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恐惧与绝望。一般情况,人有了恐惧,首先想的是如何摆脱恐惧,而狂人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进行追问:“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然后呐喊:“救救孩子……”24鲁迅借狂人之口喊出自己的爱与恨,鲁迅对孩子从来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恨吃人的礼教,更恨封建礼教在不知不觉中让某些善良的人也变成吃人者。“救救孩子”是他对礼教的反抗。有研究者认为:“作者在结尾处用极为疑虑的口吻发问……回答似乎又是否定的。”25那么鲁迅的回答是否定还是肯定呢?其实如果是否定,回答的内容就不是“救救孩子”,既然已经没有不吃人的孩子,那该如何“救”呢?其实,追问的本身就是一种前进!“救”是因为有希望的存在,为了希望而反抗吃人的礼教。

《药》的结尾至今众说纷纭,因为这是一个“极为含混的结尾”26,尤其是夏瑜坟上的“花圈”,以及那只谜一般的“乌鸦”。有研究者认为最后一个场景是作者对革命希望的表现,也有研究者认为那是鲁迅为了遵从“听将令”而特意为之。李欧梵却认为:“‘是’或‘否’这两种答案是对鲁迅含糊的结尾艺术的简单化。事实上,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个场景。”27的确,不能说哪一家的说法绝对正确,但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哪种说法更靠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更接近事实。

《药》是鲁迅根据女革命家秋瑾英勇就义的事迹而写的。民初小说《轩亭复活记》已把秋瑾的名字改为夏瑜。28既然夏瑜是个革命家,那么他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许多和他一起作战的战友。他牺牲了,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给他送一个花圈,这符合实际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面对这样没有明确价值判断的非常复杂的文体……每个读者都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加入其中,从而使得小说文本更加丰富。”29

同样体现鲁迅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望还有《明天》和《孤独者》。《明天》的结尾,宝儿死了,单四嫂子的生活失去精神支柱。“明天”到底意味着希望还是毁灭?鲁迅在结尾时这样写道:“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外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30既然还能“奔波”,就有希望存在。这样的结尾虽然模糊,但能感觉到黑暗中有股力量在往外窜,虽然有点微弱,但却很执著。

《孤独者》的结语是:“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砖上走,月光底下。”31此处做到古人所说:“结句须要放得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刚开始,魏连殳的死让“我”的心情觉得沉重,“我”明白他是被黑暗的社会折磨而死的,而“我”面临的社会压力与魏连殳是一样的,我怎样才能继续走下去呢?如果“我”对环境不进行反抗,下一个躺下去的也许就是“我”,所以“我”的“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32。“愤怒和悲哀”的“嚎叫”是“我”与绝望的抗争,想要抓住心底深处那一丝希望,所以,“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砖上走,月光底下”。读者也随之松一口气。魏连殳的死带来的压抑感也随着“我”的心情转好而减轻了。小说的结尾恢复了平静。鲁迅“把这种痛苦真正内化了,隐藏到生命的、心灵的深处。也就是说,作者把所有惊心动魄的追问变成了长久的回味和更深远的思索”33。

《在酒楼上》的结尾同样表达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望感。当“我”问他以后准备怎么办,他的回答让人心寒:“以后?——我也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34黑暗沉滞的社会环境把人变得消极无能,吕纬甫的生活陷入迷茫和绝望之中。分开时,吕纬甫的“归宿”与“我”的方向正相反。“我”独自走向自己的方向,“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35。一个转身,作者找到了希望,正如他所说:“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

社会撕毁了魏连殳和吕纬甫的人生理想,而“我”却锲而不舍地追求属于“我”的人生道路,和苦难作斗争,与绝望进行反抗,把别人的遭遇与痛苦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怀着满腔的悲愤去追求新的道路,只要有追求,才会有希望。

《呐喊》《彷徨》里大多数篇章的结尾,构成鲁迅对希望与绝望的较量,最后“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没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强度,《呐喊》《彷徨》压抑、绝望的情绪会让读者看不到希望,但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那是因为他总能进行最后的反抗,从绝望中摆脱出来,找到希望。所以说鲁迅的希望是理性的,是经过一番挣扎与思考的,是从绝望中迸发出来的火花,是经过痛苦的煎熬与苦难的洗礼,而不是一种廉价的乐观主义。正因为如此,鲁迅小说的结尾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指引着读者像“过客”一样,永不停息地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生命不息,战斗不已,这是希望之所在。

①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② 许广平:《鲁迅的写作与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③ 汪曾祺:《思想·语言·结构》,《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④ 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鲁迅回忆录》(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⑤ 鲁迅:《一件小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页。

⑥ 25 朱寿桐:《孤独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资源意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第105页。

⑦⑧⑨ 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第48页,第227页。

⑩ 许寿裳:《鲁迅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24页。

⑪⑫ 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第510页。

⑬ 28 杨义:《杨义文存·鲁迅作品综论》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6页,第530页。

⑭ 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9页。

⑮ 鲁迅:《孔乙己》,《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1页。

⑯ 鲁迅:《白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5页。

⑰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页。

⑱⑲ 鲁迅:《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第21页。

⑳ 鲁迅:《兔与猫》,《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0页。

21 鲁迅:《长明灯》,《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22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3 鲁迅:《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24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26 27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第63页。

29 33 钱理群:《鲁迅九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第171页。

30 鲁迅:《明天》,《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9页。

31 32 鲁迅:《孤独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第110页。

34 35 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第34页。

猜你喜欢
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车夫
晏子的车夫
爱是什么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老马
你是第几个车夫?
多看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