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理念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阐释*

2013-08-15 00:46曹艳杰刘贤敏
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教人本主义后备

曹艳杰 刘贤敏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被称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以及自我实现,关心人类生活的意义,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差异,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从积极的层面挖掘人的潜能和价值,使每一位试图研究人类意识、心理现象的科学家,都不得不重视人类的需要等问题。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线索和理论启示。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探索其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1 体教融合的提出及释意

“体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种正处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的运动员教育培养模式。有研究者认为,“体教结合”存在一定弊端,“教体结合”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赢发展模式[1],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在当代中国都处在改革阶段,虽然有诸如“南体模式”、“清华模式”这样比较成功的例子,但是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现今的哪种模式,都有不足之处。[2]针对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江苏省率先提出了“体教融合”的基本理念。2011年9月召开了 “体教结合”工作座谈会,12月又召开了“体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曹卫星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他提出抓好“体教融合”工作。2012年2月29日在南京西康宾馆召开了江苏省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的有关领导齐聚一堂,重申体教结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体教融合的指示精神,再一次为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健康发展以及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如何促进体育与教育融合,构建体教融合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了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需要,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中国独特的“教体分离”行政体制才会有“体教结合”这种称呼。我国教育与体育是两个行政级别相当的、相互独立的管理部门,这种体制使当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学训矛盾突出、后备人才缺乏以及竞赛参赛机会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深化体教结合,将体教结合变成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体教融合并不意味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合并,它要求考虑社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建立以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教师、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等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体制,在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引导下,充分利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资源,让体育回归教育,实现教育与体育的双赢,也避免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争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人们对体教融合有一个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体教融合范式。

2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审视体教融合

新华大字典有解,“结合”为几种事物之间发生某种关系,“融合”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整合性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受人道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也提出了整体动理论的原则。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为体教融合提供理论基础。

2.1 坚持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

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在适当的环境下人们能够利用并发展这种潜能,实现人性的完满,即人的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下,人们倾向于成为与别人不同的、独特地个体。[3]我国现在的社会强调尊重、保护和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应坚持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尊重运动员的需要和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这说明在教育中,人是主体,无论体育还是教育,都应该注重运动员的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培养,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的人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实现自我的成熟与健康。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深化,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发展其乐观积极的人性和完满的人格。学校应抓住训练和比赛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成绩之外的体验,如尊重他人、自尊自律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体验体育精神。

2.2 秉承层次整合,多样化发展

人本主义受格式塔学派影响,坚持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其研究对象是整体的人及其经验、行为,他们由部分构成,但是不等同于部分的简单相加。在人的内部,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之间是一种整体的、动力的、功能性的关系。[4]人与外界的关系也一样,在人性发展的最高层次上,人能将整个自然界纳入自身,实现与宇宙的统一。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有直接引进退役的运动员模式、联合办队或直接招收现役的运动员模式、自主招生培养运动员模式、一条龙培养运动员模式和竞技运动学校培养运动员模式[5],后三种模式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深化“体教结合”,促进“体教融合”,要在统一体制和政策下,打破部门所有、行业界限,体育和教育部门齐抓共管,允许多种模式共同协调发展,“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育与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和部署,将权力和责任下放给各级区县和学校,鼓励区县和学校在坚持政策的前提下,探索适合自己培养特点的特色体教融合模式。上海市将这种体教融合模式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普陀区的“一条龙培养人才网络”;徐汇区的“基地建在学校”;闸北区的“强强联手输送人才”;黄浦区的“区长主抓体制渗透工程”等等,交通大学“目光瞄准世界大运会计划”;华东理工大学“乒乓俱乐部一条龙”;复旦大学的“排球构筑校园文化”;金融学院的“亮剑进取精神”;上海大学的“排球队完全学分制管理”;东华大学的“足球梯队建设行动”等等[6],各个区县和学校各有指导目标和特色,充分实现了层次整合兼多样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2.3 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

马斯洛强调心理学的方法论应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他认为,研究方法要顺应问题,并为问题服务,即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因为方法必须顺应问题,要根据问题选择方法,而不能被方法捆住手脚。纵观体教结合的诸多模式不难发现,都是围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寻有效地方法,方法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践应用进行检验,方法的中心是围绕“体教结合”为核心展开的,而问题的中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掘和培养的质量,那么体育与教育的简单结合在一定层面上会出现局限性,与问题中心所对应的思想与理念应该是体育与教育的深层次结合即体教融合。因此,从宏观来看,“体教融合”理念出现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中心问题的核心方法,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方法” 之观点。从微观来看,现有的体教结合模式虽然可以使运动员科学化和专业化,但仍存在学训矛盾:一些运动员在繁忙的比赛时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如何解决时下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也是体教融合的目的之一。

2.4 强调训练结果,重视学习过程

罗杰斯认为,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因此,重视学习过程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特点。体教结合中学训矛盾突出,关键在于竞技后备人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绝大部分很难适应学校千篇一律的培养要求,学校还要一味地追求和其他学科结合,必然会形成“教非教、体非体”的情况,这些都不是体教结合的初衷,也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体教融合,强调训练的结果是必要的,我们国家需要高素质、强技能的竞技人才,这也符合 “更高、更快、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如何能在保证训练和比赛的同时,有针对行的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成为现在体教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要依靠人的自主学习和积极自我教育能力。这两种能力一旦养成,会伴随人的终身,只有把学习从外界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才能让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在训练和比赛的间隙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学习文化课,并为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应为这些特殊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备专、兼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准确把握训练和学习的时间,从而做到两者兼顾,两者并重。

3 小结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教融合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政治淡化推动的必然结果,国家不再强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需要,允许省市体工队、体育俱乐部和高校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追求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其发展和教育需要得到了满足,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内在动力;从个体角度来看,体教融合承认并尊重运动员作为一个具有精神和物质利益需要的个体,使个体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合理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成为运动员积极训练、努力参加竞赛、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

[1]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2008,5(29):62-64.

[2]黄玉珍,胡科.“体教结合”的逻辑与模式选择[J].体育学刊,2008,3(15):52-57.

[3]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4-126.

[4]王时红.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含[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0-32.

[5]吕赟,徐长红.体教结合——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教育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139-140.

[6]刘耀明.上海市“体教结合”10年发展历程与对策[J].体育科研,2008,3:74-78.

猜你喜欢
体教人本主义后备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