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上下功夫 乡镇品牌化——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观察

2013-08-15 00:41陈高泽
当代贵州 2013年24期
关键词:盘县布依羊场

文Ⅰ本刊记者 陈高泽

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内涵,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通过增加交通、卫生、水利等公共产品供给,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盘县,这座资源型城市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期间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打造出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强的特色小城镇。

有着“木叶之乡”和“布依盘歌第一乡”美誉的羊场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建设框架;大山镇依托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打出“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特色牌;四格乡以“云上之城、草原明珠、乌蒙壁画、彩绘四格”为定位全力建设旅游景观型特色小城镇……盘县正在建设的特色小城镇不胜枚举。

特色融合打造“木叶之乡”

在羊场乡,男女老少随手摘来一叶,横放唇边,即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

木叶,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乐器。原始社会狩猎时期,曾用于拟声捕猎禽鸟,后来逐渐转化为以声代乐、以音伴唱的乐器。“吹木叶”广泛流行于西南一带的农村,也称“吹叶”,即吹树叶发声之意。到了唐代, 吹木叶甚至在皇室宫廷乐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正式用于“十部乐”的“清乐”中。《旧唐书·音乐志》称吹木叶为“啸叶”,并记述宫廷音乐“叶二歌二”,表明在乐队中有歌唱者二人、吹叶伴奏者二人。《新唐书·音乐志》更明确记载演奏宴会时有“吹叶一人”。

布依族就是善吹木叶的民族。在布依族民间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叶起堆堆,可惜阿哥不会吹,哪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作为“木叶之乡”,羊场乡青年男女“浪哨”(谈恋爱)也以木叶为媒。在羊场乡布依村寨,田间地头、河边溪旁、山间树脚,随处可闻木叶声声、盘歌悠悠。木叶还是羊场乡文艺创作和表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如盘歌伴奏、舞蹈《绣荷包》伴奏、《织布谣》伴奏等。

国家一级演员、贵州省民族歌舞团著名木叶演奏家——“木叶王”罗文军,正是在“木叶之乡”这片沃土的哺育下,凭借一片树叶,从田间吹上舞台,从农村吹进城市,从国内吹到国际。木叶也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魔叶”。

同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为“木叶之乡”添光加彩。羊场乡“布依族盘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作《拜样梭》在2008年贵州省布依族歌舞大赛中荣获银奖;布依盘歌小品《春哥与秋妹》获2010年多彩贵州铜鼓奖……

在特色城镇建设上,羊场乡结合自身优势,以更高的立意重新定位,着力建设“木叶之乡、锦绣羊肠”。把山水之灵与布依风情结合起来,打造盘县东部观光、度假、休闲旅游中心。

道路“白改黑”,建休闲广场,绿化和亮化街道,改造排水管网和人行道,制作文化元素牌匾,构建布依风情形象大门……羊场乡特色小城镇建设计划总投资1.6亿元,截至7月下旬,已完成投资8920万元。

现在,走在羊场乡铺满青石板的人行道上,映入眼帘的有统一风格的“木叶之乡”标识,有绘制在墙面上的民族风情画卷,有布依风情石雕……看羊场乡小城镇建设,可以看沿街建筑的一砖一瓦、看青石板街面、看人行道两侧绿意盎然的景观植物、看黑底金字的文化牌匾。此外,民族服装店、自助缴费终端等也悄然出现在这座融合了布依文化和木叶元素的特色小城镇上。

吹木叶还成为羊场乡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载体,专门教授木叶吹奏的“木叶班”开课已经5年。有布依文化作为支撑,有罗文军的形象代言,有布依风格的建筑,“木叶之乡”特色初现。

远远看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一幅自然和谐的布依人家生活图景展现眼前。图为盘县羊场乡村民在开窗远眺。(肖本归 / 摄)

找准亮点建“实心”特色乡镇

羊场乡只是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小城镇,要在城镇化建设中避免因雷同而丧失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培育支柱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从产业、文化、建筑等方面体现特色。

盘县建设特色小城镇,不是简单地换“门头”和统一建筑风格,而是结合当地资源,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完成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生存方式的转变。全力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完备、辐射带动力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集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流通于一体的的特色小城镇。

围绕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宗旨,盘县通过特色乡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乡镇品牌化,通过“特色乡镇”建设,充分体现了“一镇一品”定位以及民族文化特色。

立足木叶文化和布依盘歌民俗文化,羊场乡全力打造布依风情街。布依姑娘开窗远眺,窗户下的白色墙壁上有一幅布依人嘴含木叶吹奏曲子的绘图,远远看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一幅自然和谐的布依人家生活图景展现眼前。不只是居住环境大变样,其他的生活配套设施也“城市化”,增加了绿化、步行街、菜场、休闲广场、KTV……

盘县建设的特色乡镇属“实心体”,“实”在有支撑,“实”在品牌潜力大、建设力度大。

因为有“盘县会议”会址,就有了城关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城关历史文化名城一期建设计划投资约4.5亿元,包括修复古城墙,建设红军文化广场、景观河道等;

因为有古银杏群,就有了妥乐风景名胜区这一自然旅游文化品牌。妥乐风景名胜区所在的石桥镇特色小城镇建设计划总投资约4亿元,包括建设妥乐风景名胜区、古银杏开发办公楼、彝族文化广场,庙宇改造等;

因为有“坡上牧场”,就有了“乌蒙大草原”这一自然旅游文化品牌。“乌蒙大草原”所在的四格乡特色小城镇建设计划投资1.4亿元,启动项目7个。截至7月下旬,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道路建设完成投资1750万元,房屋立面改造完成投资1850万元。目前,道路改造、房屋立面改造、强弱电入地、村镇绿化等工程已完工,特色城镇风貌基本形成……

据统计,目前盘县在建特色小城镇17个(2012年启动建设5个,2013年启动建设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3.39亿元,截至7月下旬完成投资12.2亿元。淤泥、羊场、大山、四格4个特色乡镇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其他小城镇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柏果镇作为省级示范镇,建设计划投入约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8亿元,其中,河道治理、景观工程已完成截污沟5.6公里,景观河西岸正在栽种桂花树;沿街立面改造工程已完成5000平方米;柏果镇中心区亮化工程路灯已采购完毕,柏果广场、景观廊道、农贸市场等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2016年进入全面小康是盘县的目标和底线。”六盘水市委常委、盘县县委书记陈少荣说,按照建好贵州西大门和建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文明的贵州西部大城市这一定位,盘县将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坚持新老城区一体化,打造主城区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和“四湖一湿地”生态景观,加快产城互动步伐,两年完成城市扩容3.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7.5%。坚持城市、城镇、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内涵,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通过增加交通、卫生、水利等公共产品供给,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为综合和全面地谋划盘县现代城乡结合化建设,助推盘县提前步入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盘县布依羊场
山水布依
布依少女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请到布依茶乡来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