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如何占领中学生思想教育高地

2013-08-15 00:45
党史文苑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史中学生历史

陈 鹏

(吉水中学 江西 吉水 331600)

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法宝。在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教育中,如何加强党史教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广大的中学生,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青少年,使广大中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紧迫问题。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为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学生,必须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要知道我们党为挽救中华民族所做的艰苦的努力。只有了解党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因为党的历史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是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的,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史就必须学习党的历史。

青少年对党的感情必须从小培养。只有知道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为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奋斗历史,才能加深对党的感情,倍增对党的热爱,对党的敬仰。因此,要在全国的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党史教育,要让所有的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报党恩。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更有必要让全国的中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增加对党的热爱,从而产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和责任,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让他们真正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这一伟大真理的重大意义。

2.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整个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的历史。为了巩固和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也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共产党员热火朝天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的充满艰辛的伟大事业,还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中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国家未来的主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就要靠他们来实现。但目前部分中学生精神面貌情况堪忧,一些成长在较优越的经济条件下的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比如在生活作风上,铺张浪费,滋生了享乐主义的倾向。有些中学生一个月的手机话费就要花费一两百元,同学过生日还讲究互相送礼、大摆宴席;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比吃、比穿,比戴、比名牌,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在学习上,却缺乏意志力,怕吃苦,缺乏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的精神,爱抱怨“学习太苦了”,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各地都存在考试作弊现象。

联系实际,在中学生中进行党史教育已非常必要。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才能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中学生广泛地学习党史,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让中学生了解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历史,可以净化中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发扬光大。

二、当前中学开展党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受重视程度不高。目前,一些学校认为党史不是高考重点科目,或者以学生高考任务重为借口,对党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很多学校只是把党史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多以学生自学为主。另外,教授党史的专业师资比较缺乏,多由历史教师或者政治教师兼教党史,没有配备专门教授党史的教师。而且许多中学生对党史学习也不够重视,对党的历史只有一个概括的、粗浅的了解,对党在重要发展时期所经历的处境和困难没有深刻的剖析,对党在艰苦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没有完全领悟,对我党光辉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先进的精神没有系统地学习。

2.党史教育资料相对匮乏,内容还不够丰富。目前可供中学生学习的党史资料种类、数量较少,地方党史的资料更少。党史书籍中汇编性、资料性的作品比较多,但是符合中学生阅读习惯,能让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非常少,体裁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需求。另外,党史资料内容不够丰富,大多只记录历史事件的经过,没有深刻挖掘其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强。

3.党史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信息技术运用少。目前中学教育中,党史学习途径较为单一,传播性不强,开展党史教育只局限于通过书本上学习,而且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课,长期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内容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新技术讲授党史的比较少,党史教育跟不上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党史教育在中学生中的深入开展。此外,大部分学校开展党史教育是在如 “五四”“七一”国庆等节庆日进行,平时开展活动较少,教育缺乏经常性、连续性,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对加强中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促进党史教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应建立健全以党史教育需求为基础,以各级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史部门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这样的工作机制,才能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长期教育制度。党史教育不是权宜之计,也非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党史进学校工作,在中学生科目中增加党史特别是地方党史的教学内容。让广大中学生通过学习党史,深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从而使广大中学生坚定爱国爱乡、热爱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三是学校应该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学校与党史、宣传、文广等单位的联系和协作,汇集社会智慧,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党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了解历史、展现历史的作用,组织动员老革命、老同志为中学生上党史课,增强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四是要培养专业的党史教师,改变当前党史教育只靠历史教师或政治教师的情况,培养专门的党史教师,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2.丰富党史教育内容,增强党史教育的针对实和实效性。党史作为党运用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门重要社会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源泉。在党史教育中,应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一是加强学习党史教材。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同志关于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革命史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校老师深入学习党史著作和地方党史,能够更好地引导中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二是深入挖掘党史资源。江西省作为党史资源丰富的大省,有着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要深入开展革命史迹旧址普查,切实加强我省党史旧址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和管理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让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历程,了解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3.创新党史教育方式,进一步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宣传教育是新形势下职能转变后赋予党史工作的新要求,必须充分运用科学化、多样化、实效强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增强党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当前网络已经非常普及,中学生也喜欢利用网络来收集信息。党史教育应当及时抢占网络这块高地,加强网上党史宣传阵地建设,选择重大历史题材、地方党史故事、英雄人物等及时在网上进行宣传,切实增强党史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二是搭建活动载体开展宣传教育。采取组建老红军党史宣讲团,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使广大中学生接受深刻的党史教育,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党的历史,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抓住节庆假日开展宣传教育。利用 “五一” “七一” “十一”等重要节庆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日,组织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党史,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四是改变传统的以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多采用课堂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中学生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满足中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党史、教育、宣传部门共同行动起来。要真正让所有的中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奋斗史、创业史,继而逐步走近党,从内心深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党史中学生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