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若干难点及对策的分析

2013-08-15 00:48李国卫
科学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槽段成槽导墙

李国卫

(廉江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广东 廉江 524400)

1 地下连续墙的概念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因此利用地下空间的工程项目数量激增,与之相连通的深基坑项目也日益增多。地下连续墙通常被当做外围的保护措施被大部分深基坑工程所使用。随着建筑施工机械的更新换代与升级,地下连续墙的的施工深度也在不断加深。现在,国内施工深度最大的地下连续墙深度为7 616 m,是南水北调的穿黄工程北岸竖井。最早使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是一些欧洲国家,作为功能性强的地下墙体施工技术,它被普遍利用在原油的开采之中。之后,由于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就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它为基础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旧有的建筑技术取而代之。很多地下墙项目的施工技术人员以为这其实只是借助挖掘机械,采用泥浆做护臂而开展的简单施工。其实并不是,因为之后还需要建立地下的深槽,利用把混凝土注入深槽里构成拥有防水、抗渗透、遮挡土方以及承重等能力的墙体。当前,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归功于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施工管理观念与技术的不断推行,先进的施工技术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根据施工开挖的具体技术指标,一般把地下墙施工分为地下连续墙以及地下防渗透墙。

2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2.1 导墙施工

导墙施工作为地下连续墙整个施工过程的首要环节,在地下连续墙成槽之前必须建起导墙。

2.1.1 导墙的具体施工流程

导墙厚度通常在200 mm左右,高度通常在1.5 m左右。导墙的底部必须采用灰土并将其分层进行夯实,另外导墙的底部需要保持原状土的初始位置,避免施工的时候发生导墙底部漏浆或者土方塌方的情况。导墙在模板拆掉之后,需要在彼此之间构建水平方向支撑,一般间距为2 m以上,最后进行回填并保持顶部平整。

2.1.2 导墙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与应对方法

第一,导墙发生变形,令钢筋笼无法下放。如果导墙施工结束后未提供纵向的支撑,就会导致导墙由于侧向稳定性不够而发生变形,造成钢筋笼无法下放。处理方法是:在导墙拆模之后,一定要顺导墙的纵向按照间距1 m设置2道木质的支撑,把2片导墙互相撑住;也可以采取锁口管硬性插入,扩展出足够容纳钢筋笼的空间。

第二,导墙的内墙面和地下连续墙的轴线并不保持平行。这会导致施工好的地下连续墙达不到建筑设计的要求。处理方法是:导墙中心线和地下连续墙轴必须完全重叠,内外导墙面之间的净距离必须等于结构外墙的施工设计原始宽度+50 mm,净距离的误差不大于5 mm,导墙内墙面与外墙面互相垂直。

2.2 成槽施工简述

2.2.1 槽段开挖

槽段在开挖之前,通常把地下连续墙分割成一定数目的单元槽段,各单元槽段分成1~2个独立的挖掘单元。挖掘单元长度通常是6~8 m,一般综合考虑土质的条件、钢筋骨架的重量和结构及尺寸、分割段落等。成槽之后需要保持静置4 h,并达到槽内泥浆的比重不大于1.3 .

槽段开挖分为“三抓成槽”、“一抓成槽”等方式。针对那些不适合使用成槽机进行成槽的地层,通常使用“三钻两抓”的工艺进行成槽,也就是先利用钻机完成导孔施工,在各挖掘单元断点和中间打盲径为墙身厚度的导孔,然后利用抓斗机进一步抓出导孔之间存留的土。这样,导孔不但是挖槽的导向,也可以造就临空面,使槽段的开挖变得更加容易。

2.2.2 成槽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与应对方法

第一,成槽机的施工不足。成槽施工中的左右偏差现象是最主要的问题。左右偏差主要依靠仪器来控制,但司机的判断与经验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要树立成槽机司机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第二,泥浆液面的控制不足。成槽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泥浆液面的高度不低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同时高于导墙以下50 mm方可避免槽壁塌方。

第三,地下水位的变动。如果地下水位很高,那么槽壁就有很大可能性出现失稳。为了避免槽壁出现塌方的情况,我们有必要部分或者全部的降低地下的水位,同时提升泥浆液面的高度,泥浆液面最少应该高于地下水位0.5~1.0 m左右。

第四,刷壁的次数。在进行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侧面,有时会附着很多泥沙,因此刷壁工作决不能马虎。通常要刷15次以上才能保证接头面的混凝土已经紧密粘合。如果刷壁的次数不够,就有机会导致两幅墙中间存有泥土,这样不但容易发生渗漏,还会对地下连续墙的稳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2.3 清基

挖槽与扫孔工作完成后,每隔1 h,就要来做清基换浆的工作,清孔管的管底距离槽底应保持在10~20 cm,而且改变位置间隔为1~1.5 m。

2.4 钢筋笼的建造和吊升

地下连续墙用到的钢筋笼的尺寸,应根据各单元槽段的具体规格和接头种类来制定,同时在平面的制作台上完成成型以及预留的安置混凝土导管的空位。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达到厚度的要求,通常利用水泥砂浆滚轮,将其固定于钢筋笼两端的外面。而且,可以利用纵向的钢筋桁架和主筋平面里安装斜向筋来保证钢筋笼在被吊运的时候刚度达标。

钢筋笼的起吊和放置需要综合考虑它自身的重量和长度,采取单机起吊、双机抬吊等方法,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指挥调度。起吊时,切忌在地面上拖拽钢筋笼,起吊后,切忌在空中随意摇摆。起重机的吊点中心一定要与槽段的中心位置一致,进槽的时候要缓慢下降,入槽稳定,安放在预设的位置并确保笼顶高度。

如果钢筋笼必须要通过分段吊入之后接长,那么下段钢筋笼一定要对准槽段的中心点,并将横梁垂直放置于水平墙上,之后把上段的钢筋笼垂直吊升,并确认它的垂直性,在准确的预设位置将上下钢筋接合。

钢筋笼吊安置之后,如果预计灌注混凝土的时候会导致笼子出现上浮,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

2.5 水下灌注混凝土

地下连续墙采取导管法来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钢筋笼入槽得 4 h之内必须进行混凝土浇筑。通常各槽段配备两排导管,彼此之间的距离是2~3 m。进行浇筑的时候,导管应不停地上下震荡,但高度不能大于 30 cm,导管切忌横向的运动,从而避免泥浆之类的杂质融入混凝土之中。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提高或者拆掉导管,同时导管的下端需埋入混凝土深度2~4 m,决不能低于1 m,而且应杜绝将导管拉出混凝土的上表面。浇筑时应注意及时对泥浆进行置换,不可任泥浆流出地表面。

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时候,必须确保混凝土在导管里的流动性正常,避免发生混凝土的冷缝以及夹泥情况,槽段的混凝土面需稳定上升,并进行不间断的灌注;槽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要大于每小时5 m,不然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但不能多于每小时5 m。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对其在施工时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在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时需要重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尽管中国的地下连续墙工程建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当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1]金睿,徐伟,曹伟.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及常见技术问题探讨[J].建筑,2010(14).

[2]周春华.浅谈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猜你喜欢
槽段成槽导墙
矿山砂卵石地层中截水帷幕长幅槽段稳定性研究
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
超深地下连续墙针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工效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钻孔灌注咬合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杂填土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若干问题浅谈
非常规导墙施工技术研究
河口水电站下游导墙爆破拆除试验参数的确定
富水粉砂地质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技术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