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视角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力研究方法初探

2013-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3年11期
关键词:复杂性图书馆系统

陈 玥

(江汉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56)

“十二五”期间,中央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着力点,最为重要的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变。作为地方政府办学的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则同时扮演着地方高校办学主体、地方区域信息服务中心的双重角色。而对其成长力的研究,可将“十二五”精神落实到地方高校图书馆中转变为对读者需求结构多元化、人力经费要素投入协调化、内部结构均衡化发展方式,以及保障和改善地方民生对信息、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从而减少单纯增长带来的弊端。

1 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与实践服务发展转变方式的战略任务

“九五”期间,中央提出的从粗放型增长想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仅仅只是在增长方式上的转变。“十二五”期间,中央则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重点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变。将“十二五”规划的思想落实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讨论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状态是否与学校、社会未来发展与需求相匹配?社会多元化现代化、信息海量化、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不过多依赖于投入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以成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来适应形势,为其赢得生存空间?重点从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结构、成长投入要素结构、成长内部结构等层面加以分析,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均衡、协调、科学发展,减少单纯增长带来的弊端。

2 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及复杂性

作为一个复杂性适应系统,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组织与自适应的过程,地方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其自身的内部组织与控制得复杂性、系统的开放性与动态性是最为明显的复杂性特征,成长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元化、动态性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构成不同影响。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环境的复杂性进行分析:①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的外部组织复杂性。首先讨论地方高校图书馆相对于中央部属高校图书馆、公共管、专业馆的外部优、劣势。然后分析以地方环境、基础设施、经费支持、人力资源、读者需求以及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外部宏观因素导致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输入、输出过程,以及如何以这种方式实现其自身成长;②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的内部环境复杂性。首先讨论地方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天然内部优、劣势,然后分析以馆员、校内读者、供应商和地方公众为代表的内部中观因素如何导致地方高校图书馆内部物质、能量转换。

3 利用复杂性系统理论构建其成长动力机制模型

依据复杂性科学中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由于地方高校图书馆这样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成为耗散结构,偏离系统平衡的涨落促进了内外交换,实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系统的有序。从影响其成长的动力因素入手,考虑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熵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与熵增规律。从系统学角度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成长或发展又应当取决于系统组织具有的动力与面临阻力的合力,所以可以从负熵流影响因素方面来讨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成长负熵,从而实现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机理的辩证分析。同时,还可以将用合力计算的数学式来构建其成长动力模型。

4 小结

在传统的有关图书馆成长研究中,基本上都是在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下展开的。均衡的图书馆学研究忽视了地方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与图书馆学的复杂性,而多数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图书馆学研究又往往局限于定性描述的水平上。在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外环境复杂性与相应的其成长动力机制进行定性的辩证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学工具来定量模拟图书馆在复杂性环境中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将能够更加清晰、客观地阐释人们的信息情报行为。从而将“地方高校图书馆成长力”研究纳入非线性、演化的、复杂系统新范式中。

[1]程娟.地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乔东枝.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自组织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

[3]杨小军,张践明.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图书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8(05).

[4]雷会珠,赵慧清.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的自组织与熵值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0(01).

猜你喜欢
复杂性图书馆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图书馆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