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探析

2013-08-15 00:54徐云兰
科技视界 2013年11期

徐云兰

(莒南县坊前镇相邸中心小学,山东 莒南 276600)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是充分展示小学生才华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不仅要求小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小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会写,更重要的是乐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1 小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的原因

1.1 写作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贴近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只有当学生对所要写的题目有话可说,在生活中有素材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才能够犹如泉涌[1]。

1.2 感觉没有值得写的事物

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没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从而使得学生提笔时感觉无所适从。

1.3 妄自菲薄,不敢轻易动笔

小学生发现了一些东西,有要写的冲动,却以为作文非大动干戈不能完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对学生要求地过高过严,一开始就灌给他们很多的写作知识,要求学生不跑题,不写空话,不写病句等等。如此窒息了学生的写作活力,让学生对写作丧失兴趣。

1.4 写作失去真实情感,令写作变得乏味

传统的命题作文,通常是“教师画框框,学生添瓤瓤”,中心思想、详略层次等古板要求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手脚,损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和作文兴趣。同时让学生对写作的用途也失去了信心,也使作文偏离了其价值取向[2]。

1.5 平时写作中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评价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及能力提高非常关键,缺少评价容易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提高,从而丧失写作的信心。

2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途径

2.1 让学生贴近生活,为生活抒情而写作

生活离不开写作,写作的空间甚至大于生活的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写作的空间范围很广阔,可以任凭学生自由地去写,不要束缚学生。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具体措施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只命作文的范围,不命具体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广泛的发挥余地;(2)教师不要为写作而写作,应把写作教学穿插到各课教学过程中和实际生活之外;(3)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内心真情的表达;(4)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不要拘泥于题目,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2.2 丰富积累,激发写作欲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丰富作文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作文“下锅之米”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要体验和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由衷地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2)通过电影、电视、图书、刊物等间接了解、积累各种知识,开阔视野。

2.3 改进作文题目,启发性命题,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题目是一种艺术,特级教师于漪说“要把作文题出到学生的心坎上”。作文训练的前提在于教师每次命题都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具体措施如下:

(1)作文题目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要适合不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能开启学生的记忆仓库;(2)命题要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3)作文题目要能开启学生的记忆仓库。

2.4 创设写作情景,诱发学生写作欲望

写作情景是诱发学生写作动机和欲望的导火索。在作文教学中,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创设某种情境,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2.5 鼓励学生利用文字释放出最真挚的情感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却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及独特想法。教师应该平等看待自己与学生,并注意到儿童与成人的个性、兴趣,认识规律及心理特征的差别,多留心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样,学生才会渐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激活语言,释放童真。

2.6 指导学生阅读、感悟、模仿、创造

通过阅读去感悟,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的理想境界[3]。先教会学生欣赏到文字的魅力与神奇,给学生打开一扇门,然后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给他们那笔写下自己同样感受的勇气,写作就不会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作业,他们就不会提起写作文就感到“没意思”了。

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好教科书,从中获得读书的方法,然后再去指导他们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各种书,并把读书思考、小练笔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4]。

2.7 改进作文的批改,重视作文讲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教师的批语要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成功的批语应以商量的口吻出现,语言热情、诚恳、娓娓动听,评断准确、科学、民主。但也绝不是一味迁就学生,而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个性倔强、盲目骄傲的学生,批语可以稍微严肃、尖锐些;对个性懦弱,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多加以肯定、鼓励。但无论对谁,都绝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作文的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保护其写作的积极性。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鲜活的评价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及能力提高非常关键。教师在批改时应多就少改,尽量保留学生作文的“本来面目”,不能大改特改,以教师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否则,便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5]。小学生写作只是初学阶段,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文学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每次作文之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催化作用,所以作文评语要多加鼓励,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见了评语后都有成功感[6]。

作文的讲评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成为继续作文的“加油站”。

3 小结

3.1 成功的作文教学应该以体验和观察为前提,以兴趣培养为先导,以积累素材为条件,以欣赏和赞美的评价为指挥棒的一种教学模式。

3.2 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3.3 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中也少不了家长的大力配合,这样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的习惯。

[1]唐武.优化作文教学 激发写作兴趣[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2]杨晓虹.培养作文兴趣 鼓励大胆尝试[J].山东教育,2004(31).

[3]赖玉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广西教育,2007(Z4).

[4]陈文.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J].家庭与家教,2004(07).

[5]周成华.让小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作文[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6]胡东瑞,李书娇.浅谈写作兴趣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