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速推进战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

2013-08-15 00:43成都军区司令员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李世明上将
国防 2013年7期
关键词:动员国防信息化

■ 成都军区司令员、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李世明 上将

“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防动员建设转型发展的现实必需。抓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切实把握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军地合力,加速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

努力把握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能力是构成战斗力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发挥信息能力的主导作用,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不断提高力量编组、武器装备、军事训练以及人防工程、交通战备、装备物资的信息含量。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传统参战支前模式,积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国防动员各项建设和准备工作,自觉做到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战区作战紧缺什么,国防动员就准备什么、建设什么。尤其在国防动员自身系统的建设上,要牢固树立任务牵引、信息主导、体系构建、综合集成的理念,依托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最大限度地吸纳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科技和管理成果,高标准高起点搞建设。二要遵循信息化建设客观规律。着眼国防动员“双应”任务需要搞好筹划,按系统原理设计和构架大系统、子系统、分系统,注重发挥信息网络的“血脉”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通联性,最大限度把国防动员各要素、各单元统合起来、融为一体。要坚持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出发点、落脚点,把单元合成、要素集成、体系融合的思想观念创造性地贯穿到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之中,把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参战支前行动作为战备训练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三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近几年,军委出台了《全军信息化建设发展路线图》,四总部相继颁发了《部队信息化工作暂行规定》和《加强部队信息系统组织运用的意见》,军区下发了2020年前《军区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加速推进西南地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等,必须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尤其在信息防护、安全保密以及技术体制规范上,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确保既积极又稳妥、既融合畅通又安全保密。

全面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思想。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推动国防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所在。目前,民用信息化设施设备、技术手段、人才资源等方面发展很快,国防动员系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一是在人才储备上抓融合。以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为契机,加大依托科研院所、高新企业、行业领域编兵力度,把通信支援、电磁频谱、网络对抗、高新技术装备维修等新型人才作为编组的重点对象,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人员的编组比例。充分借助地方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培养国防动员信息化人才,提高官兵信息化装备操作运用和组织战备训练的实际能力。二是在技术手段上抓融合。积极倡导“拿来主义”,广泛采取嫁接、移植、嵌入等方法,搞好军地联合研发,提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效益。比如,抢险救灾中常用的勘察测绘、海事卫星电话、生命探测仪等军地通用技术装备,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自我研发。再如,地方通信、网络、医疗、卫生、电磁频谱等领域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及应用软件,有的稍加改造,完全可以为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服务。三是在资源上抓融合。把信息资源作为预征预储的重点内容,改进和加强国防潜力调查的方式方法,摸清通信网络、航空航天、测绘导航、水文气象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动态分布及数质量状况,实时更新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确保一有战事,能迅速将区内信息资源优势转化为战争实力。

认真做好与现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衔接工作。

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着眼整体构建,确保与现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相衔接、与战区作战体系相融合。未来作战将在陆海空天电及网络等多维空间和领域展开,是信息化条件下防控反一体的联合作战。未来边境一旦有事,战区将主要立足自身力量应对,仅靠现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新形势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要确保国防动员系统真正融入战区作战体系之中,在信息化建设上力争与现役部队同步融合衔接。一是要解决好差距较大的问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从研究筹划到展开实施相对滞后于现役部队,与应急应战的要求差距较大,必须迎头赶上。建设规划起点一定要高,整体设计应满足“双应”需要,做到平时开展业务工作实用管用、战时能够与现役部队有效衔接。在信息化装备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完全依靠国家军费投入或军委总部批量配发,各地应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逐步加大对人防、交战、信息和装备动员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搞好指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努力提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效益。二是要解决好互不兼容的问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因受各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水平所限,发展不够平衡,与现役部队之间以及国防动员系统内部之间联不上、通不了、难共享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加大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与现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统合力度,按照军委总部信息化建设路线图及相关技术标准搞好顶层设计,规范好各项建设,确保平时能独立运行,战时能按需接入、融为一体。三是要解决好建管训用脱节的问题。国防动员信息系统与现役部队信息系统衔接不好,既有技术体制不兼容的问题,也有实践运用不够的问题。要克服重研发轻应用的问题,抓建设不消极等靠,训用要主动作为。组织大型演训活动,要把国防动员系统特别是民兵预备役部队捆在一起演、合在一起练,在演训实践中检验完善,促进人装结合,使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尽快实现与现役部队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

切实把网络构建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越来越像由各种复杂零件、设备组成的庞大机器,要想每个零部件都能协调一致运转,必须有一个相互衔接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网络化信息系统。尤其是在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战场上,兵力部署越来越分散,没有信息网络的沟通链接,力量就是一盘散沙;即使日常办公,信息网络也无所不在地渗透到军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无网不成军,无战不经网”。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必须把网络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一要确保实现国防动员系统内部的通联。努力实现省军区与所属各军分区、人武部之间,预备役部队师、旅、团三级指挥所之间的网络通联;人武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国防教育、信息动员、装备动员等国防动员子系统,更应打破行业壁垒,平时就要加强网络互联和情报互通,逐步使国防动员系统自身实现“一网联通”。二要研究探索与指挥专网通联的方法途径。目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还没有接入军队指挥专网。要超前搞好研究论证,认真研究解决两者的数据交换、信息互通共享问题,确保在技术成熟、条件允许、政策许可时,能逐步实现与上级对口业务部门特别是军队作战指挥专网的挂靠链接,行动时各项行动指令,包括实时的情报信息,能够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要努力实现军地之间的通联。从近年组织多场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看,军地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情报信息互不相通,有的军地指挥所之间相距不过几百米,情况掌握不是通过人工接力,就是绕了很多圈子,严重影响了遂行任务的时效性。应着眼遂行抢险救灾任务、处置社会突发情况的实际需要,研究解决军地网络互通问题。可考虑在军地指控系统之间适当预留一定接口,平时独立运行,需要时能够联通。

切实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周期长、涉及领域多,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军地协力、多方参与、密切配合,依托社会、依靠人民抓好建设工作。一要把党管武装具体化。党管武装既要加强组织领导管方向,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可靠人手中,又要管发展抓建设,坚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落实国防需求,关心支持军分区、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促进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多支持,努力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把党管武装工作体现在抓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二要把履职尽责制度化。抓好国防动员建设,各级有各级的职责,各级有各级的任务。国家国动委第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国防动员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规划计划不够科学、军地情况共商共享不够及时等问题,应进一步健全依法履职尽责的良性机制,用制度规范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有效促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三要切实体现群众性。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年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样离不开这一传统优势。现在不少高精尖装备、高技术人才都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这是我们抓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强力支撑。要更新思想观念,改进传统动员方式与手段,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特点规律,既靠政策制度、靠宣传发动,更要尊重“经济杠杆”的市场法则,切实把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凝聚起来,把大家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军地协力抓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动员国防信息化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防小课堂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防小课堂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