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快速发展 纸媒空间被挤压需“转型”

2013-08-15 00:49文丨陈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平板传统媒体电脑

文丨陈 斯

(法制晚报社,北京 100124)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新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历史悠久的传统纸媒正不断走向市场化,本就激烈的同行竞争加上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新挑战,纸媒如何生存并且谋求更长久向上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传统媒体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如果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转变传统新闻操作的模式以及传播途径,并且创造新的广告盈利方式,将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1 新媒体传播媒介逐渐普及

1.1 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

所谓“新媒体”并没有人给出准确的定义,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所包含的传播平台也在不断“扩容”。例如早期的新闻网站、手机报到近期飞速发展的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其主要优点可以归结为:速度快、信息量大、移动性强。

区别于传统纸媒,新媒体现在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有四类,包括移动电视、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

首先是移动电视,常见于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以及医院、机场等公共场所。有些高端场所,甚至在洗手间的镜子中也“暗藏”了移动电视。此类传播平台主要传播内容为服务类信息,传播目的是广告营销。但为了丰富内容,常配有“主打”娱乐新闻的新闻信息,以此吸引人们的目光。此类平台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动”接受到各类信息,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第二类常见的平台是电脑,这里主要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区别于平板电脑,不能随时携带并查阅信息的电脑。由于此类电脑的硬件配置高于平板电脑,人们在使用中可享受到更加完善、复杂的功能。这一平台上传播新闻的方式包括各大新闻网站、微博等。尤其是近年来微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许多上班族时刻关注的信息传播平台。它传播速度快,内容短小精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类消息散播出去。

第三类是平板电脑。随着3G网络的发展以及苹果公司ipad产品的热销,各类平板电脑产品层出不穷,涵盖从数百元到数千元的价位,使得各类人群都能拥有一台不同配置的平板电脑。由于其便携性及阅读舒适度较高,使得传统的杂志、报纸还没有想清楚“赢利点”在哪里,就纷纷推出了免费电子版先期抢占市场。该些传播平台让读者在阅读时更有选择权,他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喜爱的刊物。

第三类覆盖人群最为广泛的新媒体媒介是智能手机。由于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智能手机类似平板电脑营业涵盖了各种价位,入门级别非常低;因此这一平台成为了大多数拥有者随时获取新闻的最常用方式。据最近一项调查,智能手机在全国已有4亿的用户基数。

手机新闻客户端是近一年来兴起的手机应用,并且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抢滩”的领域。根据某提供手机软件下载的平台信息显示,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等软件的用户下载量位居新闻类软件第一和第二,分别高达503万次以及197万次。

2 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传统纸媒在新媒体平台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如果想更好的发展,首先要看到新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与新媒体优劣互补;同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盈利模式,壮大自我;此外,改变新媒体环境下网站低成本获取新闻的现状,共享利润“果实”。

2.1 新媒体平台传播消息存在弊端

新媒体中,尤其是微博等新兴的传播方式,以速度快、信息量大见长,但是却不可忽视的成为了一些假新闻、谣言滋生的温床。首先是假新闻、谣言满天飞。微博将每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信息发布者,好处是用户活跃程度增加,信息量及传播速度直上涨;但不好的一方面是没有人为这些消息是否真实进行“把关”。甚至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散布假消息博人眼球,引发关注后,无辜旁观者也变成了假消息传播的“帮凶”。例如新浪微博的官方辟谣帐号,从2010年底创建至今,已发布了三百余条辟谣及更正信息,其中多为在网络上广为散布并受到关注的消息。

此外,微博发布信息受到字数限制,传播的往往是“快餐式”新闻,不能充分的展示新闻全貌,深度也有不足。例如新浪微博的每一条消息的字数限制为140字,许多新闻只能讲明要点,但对于新政策的详细解读、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及细节,不能够在一条新闻中说清楚,因此许多微博链接了该新闻的原文地址。有的微博虽然将新闻全部文字以图片格式发布出来,但原始内容也源自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

2.2 传统纸媒发挥采编优势,与新媒体互补

从新媒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来看,传统纸媒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与新媒体的合作,双方优劣互补,实现双赢。

首先,由于一些特定人群长久养成的阅读习惯,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被新媒体取代。例如一些中老年读者,习惯了茶余饭后读报纸;一些年轻白领,习惯了下午茶时间翻翻杂志;开车听广播、边吃早餐边听电视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固定生活模式。同时,对于一些不具备上网能力的人,并不习惯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因此,传统媒体目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对战略机制以及传播途径的挑战调整,并不必盲目跟风,急于转变为新媒体。

同时,从新闻的来源来说,新媒体平台完全离不开传统媒体。根据现行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来源完全依赖传统媒体。而新媒体平台上个人传播的信息,其权威性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可比较。

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新媒体平台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一些突发事件最先会出现网络“爆料”,随后传统媒体跟进,进行核实并了解详情;采访编辑后的消息再通过新媒体传播,不但增加了消息的厚度与深度,也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还能积极地进行信息反馈和意见沟通。

2.3 融入新媒体平台 创造新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以转变为“互惠互利”的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不仅融入了新媒体的优势,同时也完善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与迅速的新闻阅读方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是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深度发展媒体的大势所趋。

对传统纸媒来说,将新闻的传播媒介由纸质转向新媒体平台,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内容载体的改变,对于市场化运作的纸媒来说,赖以生存的广告经营也将面临重大转型。

传统纸媒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例如,电子刊物同样可以搭载广告,免费提供信息的同时保证利润;官方微博可以当作新闻“展示”平台,简短的内容提炼末尾链接“自家”网站的原文地址,同时在原文页面中附加广告来增值等。

此外,众所周知,网站尤其是门户网站,只需负担非常小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就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获得页面点击率,同时获取巨额的广告利润。相对传统媒体的采访成本来说,这些新媒体平台的付出极其微小。因此,传统媒体在时机成熟时,应向转播新闻的网站收取费用。但目前众多传统媒体很难形成合力。传统媒体可以尝试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由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办法,保护传统媒体的新闻版权,避免新媒体平台无偿或极低成本使用。

猜你喜欢
平板传统媒体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