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2013-08-15 00:49文丨魏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有线标准发展

文丨魏 伟

(衡水广播电视台,河北衡水053000)

数字电视技术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所谓数字电视,就是泛指将电视信号经过采集、处理、发射、传输和接收的数字化系统,是将模拟电视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再处理的系统。数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电视设备的性能,还可以实现许多新的功能,比如高清晰图像,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等等,是21世纪观众高品质需求刺激下的产物。

1 数字电视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数字电视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1.1 高清晰度,抗干扰能力强

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图像质量与电视信号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不再会出现“交扰调制”与“相互调制”干扰,信号的存储难度下降,存储时间不再受信号特性的影响,输出信号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且加密的难度下降,有利于专业广播的应用和推广。利用数字音频压缩技术,可以大幅地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校码技术可以保证信号覆盖区域的大面积的高质量的接收节目信号。

1.2 功能日益强大

数字电视的问世是一个创举,观众不再被动地等待节目的播放,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节目选播中来。数字电视不仅仅提供广播电视和声音节目,还可以像计算机一样进行邮寄查收、文字录入、上网检索、电视购物、查询交通股票讯息等等。有线电视网改造成双向网络后,可以提供交互和非交互业务。但目前绝大部分的广播电视网只具备单向传输功能。所以数字电视其他的传输业务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1.3 丰富的节目内容

数字电视利用数字音视频压缩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了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原本只能传输一套模拟电视节目的频道可以传输多套数字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可以直接收听广播,通过详尽的频道列表选择广播节目。

2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研究

数字电视主要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是目前权重最大的数字电视形式,我国的数字电视主要依靠有线数字通道拉动。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06年-2009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数量分别为1355.6万户,2963万户,5317万户,8326万户,预计到2015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规模还会直线上涨,预计能达到3.66亿万户。未来中国数字电视终端市场发展将继续依靠有线数字通道带动,但是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通道都开始启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将在有线、地面、卫星、IP等多通道发展中得到快速的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市场是带动中国数字电视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其规模已经占了整体市场规模的近75%,卫星数字电视紧随其后,约占整体市场的15%,地面数字电视启动较晚,市场份额约占5%左右,由于产业政策的限制和影响,IPTV市场规模仅仅占整体数字电视市场的5%左右,由此共同组成了中国数字电视市场,在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指导下,有线数字电视还将长期保持其统治地位,但地面、卫星数字电视市场也将大规模启动,IPTV短时间内还只能作为辅助发展力量。

3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优势和劣势分析

3.1 数字电视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3.1.1 技术基础

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发展多年,早已具备了较成熟的技术基础。自2007年开始,DTMB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开始实施,目前已经在多个省市试验播出。该标准属于国际领先标准。面向对象手持移动终端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也开始试验运行。2008年6月,我国还成功发射了中星9号直播卫星,我国在机顶盒终端等方面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1.2 产业基础

我国数字电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电视机制造、广播设备制造、机顶盒制造等发展完善。我国的国产品牌电视机制造商比如海尔、TCL等,供应了全球25%的电视机,奥运会期间,数字电视的试播和宣传极大地拓展了数字电视市场,为其规模化的商业应用铺好了金光大道。

3.1.3 组织基础

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并不算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为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推广、产业化添砖添瓦。2007年150多家研发机构和企业组建的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资金支持,在数字电视标准制定、芯片研发等诸多环节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2 数字电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3.2.1 体制性问题。

数字电视产业链完善的同时,也牵涉到了诸多特殊产业,涉及到了一些政府部门、生产制造业和研发机构。不同的部门和单位会有不同的认知和利益出发点,导致了比较严重的部门分割、地域分割问题;由于利益博弈,不同部门和单位很难通力协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三网融合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为止,体制问题是导致数字电视发展的最大的瓶颈。这一问题的解决面临较大的困境,笔者认为需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在法律法规、组织规范和产业政策方面加以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各个部门和单位各自为政的格局,才能强力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3.2.2 地面数字电视在标准推广和配套标准制定上还比较缓慢。

关于数字电视的标准,前文我们介绍过,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数字电视标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也是国际领先的。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数字电视的自主创新能力,免受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还有助于我国的电视和技术标准走向世界。但是地面数字电视在标准推广和配套标准制定方面的进展却比较缓慢,严重制约了数字电视的发展。在国内,该标准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这使得在国外推广中,遭到不少质疑,虽然我们的标准多次在测试中领先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标准。在数字电视配套标准制定工作还没有完成,很多厂商持观望态度等待标准的进一步制定落实。

3.2.3 产业链条上还存在部分薄弱环节。

虽然我国数字电视的产业链发展基本成熟,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诸如演播室设备、高清节目制作、仪器仪表、液晶平板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已经逐渐走入百姓家庭的液晶平板电视的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数字电视内容供应方面,由于各部门利益点不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经营单位没有足够的动力提高服务水平。我国的数字电视的产业组织呈现出小而散的格局,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4 结语

不容置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形成了初步的技术基础和产业链,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电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节目数量增加和频道的专业化发展更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观众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做好数字电视系统的完善和推广,要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共同的努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体制和机制尚有改革和创新空间,产业链还需要完善和调整、成熟,有推广性的商业运营模式没有找到,垄断的格局并未打破,在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刘进杰,华岩.论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商场现代化.2010(18)

[2] 巫文清.县域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9(25)

[3] 赖利明.县域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J].科技信息.2009(23)

猜你喜欢
有线标准发展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
有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铁路有线调度通信的网络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东方有线点播排行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