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

2013-08-15 00:49文丨吴玲玲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新闻报道媒介

文丨吴玲玲

(江苏南通电视台,江苏南通226001)

我国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现代传媒技术也出现了重大变革,这让媒介生态出现很多新发展趋势,一方面手机、网络媒体扩散,让新闻报道的理念、形式都在不断更新,给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冲击,而从另一方面分析,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让受众产生分流,大众媒体的权威受到威胁与解构。此外,年龄结构对于媒介生态环境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年轻人群更加倾心于手机、网络媒体,电视传媒收视率持续走高的风光已然不再。媒介生态的多样化让电视新闻节目面临必然调整,否则就无法维系并扩展有效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说,此项挑战更是极为严峻,节目传播模式的革新任务艰巨。在资讯供给、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差异化定位可以更好地提高电视媒体综合竞争力,让新闻传播能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1 节目传播目标从宣传向提供资讯过渡

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接下来中央台和各地方台均对新闻节目进行改革,2012年底,中央台新闻联播改版,标制着电视新闻媒体人的思维理念上升到了全新的层次。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地方电视台却依然因袭电视的“宣传教育”功能定位。在编制节目的过程中,广泛存在因果简单推导式、两极严重分化式、印证式、完成追加式等报道模式,这让新闻报道处于线性单一与二元对立的尴尬逻辑处境中。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用二元对立的思维观点,把节目简单分成正面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两类,正面报道的形象肯定完美无缺、负面报道的形象肯定一无是处,不客观看待新闻事件本身,也不公正辩证分析事件的深层次意义;如果新闻事件本身较为复杂,则因惰性思维影响,或者使之扩大化、或者使之缩小化,限制了新闻内容的真实传播;更加关注已经有明确判断的新闻事件,对于正在发生还没有结论的、处在变化过程中的事件关注度不够;新闻紧跟政治、重视已然、轻视未然,将大量时间都放在可以演绎、注释党政方针、政治风气的新闻事件上,而不是从生活实际上却深入了解,不从下向上反映问题、只从上向下宣传政策。

从上向下的宣传教育节目传播模式,主要还是体现在节目的题材选择与节目的结构安排上,现在依然存在的新闻报道只按领导官级大小安排顺序现象,正是这种传播模式的典型注解。播出新闻时,把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安排到首位,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内容却几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在中央台与地方台还是普遍存在,不但成为新闻改革的痼疾,同样也是节目受众流失的关键原因。所以对于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来说,从宣传教育模式向资讯提供模式转变,从“教师”向“导游”的模式转变,是新闻节目必须做出的努力。这种转换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传播视角的角度来看,新闻宣传应当从上到下转移,要更多的从观众角度报道问题、分析问题、帮助解决问题,把人民群众生活真正需要的时事政治新闻放到重要位置的同时,要通过主持人的点评将新闻价值、新闻意义传达给观众,给观众以明确的引导;另一方面,百姓所关心的国计民生内容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从新闻事件的收集整理角度来看,须将地域特点及电视媒体的时效性优势都发挥出来,给新闻报道以科学汇编,针对当天、当地所出现的热点新闻事件,汇编到合理的新闻时段与新闻节目中去;也可以根据本地百姓的欣赏兴趣点,适当引入一些外埠新闻、各家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对这些报道内容加以整合,并提供背景介绍与主持人点评,达到节目认知的深刻性、节目展现的多维性。

2 节目传播方法从单一向多元过渡

一直以来,影响电视新闻报道重心的都是党政核心权力话语,因为新媒体生态的出现,这种话语影响情况出现了变化,美国学者查维期·本在《我们为什么需要电视》一书里面提出:原来即便是独立性最强的电视台,其新闻节目安排也必须服从于政府新闻检察部门意愿,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新媒介生态产生以后,新闻节目传播方法正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从单一向多元方向转变。

第一,新闻报道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导向改变成为新闻事件的客观传播。如果从新闻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可以把新闻影响因素分成三类,第一类归属于国家意志,第二类归属于社会精英影响;第三类归属于普通民众关心。一直以来,电视新闻播什么、怎么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受到前两类的影响,普通民众的力量很小。现在,电视新闻的内容变得丰富,视角也逐渐向普通民众方向转移,更多地观注了民生类事件,特别是近几年来,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到各级地方电视台,都出现了新闻节目的改版调整,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个过渡规律。

第二,新闻报道形式从单一说教向故事娱乐方向过渡。观众在电视机前,可以选择的观看内容多了,分配到某个节目的注意力便相对稀缺,这必然致使那些枯燥无味的新闻报道淡出屏幕,只有那些能够照顾到受众体验的节目才能得到受众认可,才能真正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一席之地。换句话说,不管是以内容决战还是以方法制胜,最重要的仍然是受众第一的信念不能改变。只有受众才拥有信息合格与否的最终决定权。

第三,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让观众可以获得更多容量的信息资讯,在这一过程中,漠视受众需求与体验的新闻节目,其生存空间正在变得狭小乃至消失,这表现出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马太效应,即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会被受众视为一个好的话题,而实现主动传播,此传播过程依靠现有科技手段,比如一切可资利用的播客、网络电视、视频库、QQ群等的链接、分享,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最终的影响范围都会极大地超出原来单纯电视机播放的覆盖率影响。

3 总结

从媒介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媒介同传播活动是统一的,而非完全对立的,在社会系统中,无论媒介如何发达,传播都绝对不是技术、工具同传播内容的简单对接。新闻与媒介、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传播机构之间,都存在着极为微妙复杂的关系,怎么样有效处理上述矛盾关系,达到电视新闻节目从“宣传教育者”到“资讯信息提供者”的良好过渡,达到一元传播模式向多元传播模式的过渡,是所有电视台新闻节目所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1] 田琪.说得如何比唱得好听——地方电视台"说新闻"节目呼唤个性化主播[J].中国电视,2009(06).

[2] 俞国平.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内容改进[J].新闻实践,2010(08).

[3] 俞国平.全面提升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J].传媒,2011(03).

[4] 杨玫.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策略研究——以石家庄电视台《今晚三十分》为例[J].职业时空,2010,06(05).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新闻报道媒介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