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市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需从策划着眼

2013-08-15 00:49文丨邱元前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市级电视新闻策划

文丨邱元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海南三亚572000)

现今电视节目竞争非常激烈,电视台从中央一级到省、市县各台,卫视、有线各显神通,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也加入到竞争行列,市级电视台的空间越来越窄。那么市级电视台如何在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羽而出?如何将电视新闻专题在本市做成受欢迎、有影响、高质量新闻品牌?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指导原则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议如何从策划着眼,做好市级电视台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1 新闻专题

1.1 何为新闻专题。对新闻专题的理解和范畴的界定是做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首要前提。新闻专题是对重大新闻进行充分、详细报道的一种节目形式。多用于报道党和政府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或者用于节日庆典、重大事件,或者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全国两会、抗震救灾等等。新闻专题具有主题明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它也可以采取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对于消息类的新闻节目而言,它可以是一种补充,即对报道的消息,作一个深入、全面详尽的报道。

1.2 新闻专题的类别。关于专题的分类,按照专题来源和生存周期不同大致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1.2.1 事件类专题。一般源自于突发事件,大多跟自然界有关,新闻性较强,在策划上是被动的,持续周期由新闻事件的历程决定。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印尼海啸等等。

1.2.2 主题类专题。这类专题源自于可预见的主题,宣传性、服务性较强,在策划上是主动的,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如党的十八大专题、两会专题、奥运会专题等等。

1.2.3 挖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是含金量最高的新闻专题,也是电视新闻专题最有潜力可挖的类型。是对某一事件、某一政策、某一活动等作一个深入、全面详尽的报道、解读、评论。

1.2.4 电视栏目类专题。这类专题围绕同一个主题如经济专题、民生专题,持续周期往往是长期的。还有一些是某一事件进行时间相当长如环境治理,或者某些特定报道适合于长期播出如房价调控等,最终形成专题。

2 做好电视新闻专题需从策划着眼寻找突破口

2.1 寻求新闻专题的价值。商品没有价值就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和购买欲望,新闻专题同样如此,没有价值就不会吸引观众观看,这是整个新闻专题的灵魂。电视新闻专题作为消息类新闻的延伸和拓展,在解读社会热点、难点、焦点,有效开展舆论监督,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有着其它节目形态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专题的策划,思路一定要清晰,必须认真思索新闻背后究竞隐藏了什么,认真研究如何挖掘对受众群体有何意义、有何价值的新闻。

2.2 市级电视新闻专题的策划要领

2.2.1 立足本土,突出特色与优势。市级电视新闻专题做给谁看?哪些群体看得多?当然是本地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市级电视台要搞好新闻专题,就要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对全市的整体情况做一个梳理,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特点,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特色,人口状况、民族特征、各阶层人员分布状况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新闻专题的策划不仅要为其主题的特质服务,还要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市情特色资源,善于在专题中将这种资源转化应用,如此新闻专题就会贴近本地实际、贴近本地百姓生活、贴近本地群众。

2.2.2 新闻专题内容要充实,主题明确,不可杂乱。新闻专题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时政、经济、军事、体育、法制、民生等等,都可以选作新闻专题,但是主题务必要明确,所有的新闻内容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不能是大杂烩,什么都往里装。新闻专题应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层级式的信息构成,应使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都得到相应的体现,使读者根据自己的愿望各取所需。在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的提供方面,应该适量、适度,例如在背景与资料性内容的选取方面,背景与资料可以延伸受众的阅读,拓展信息的广度,表面上让人感觉内容丰富,非常热闹,实际上,干扰了群众对主要信息的阅读。

2.2.3 新闻专题要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新闻本身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具有内在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策划电视新闻专题,这个专题都带有一定时间内的连续性,没有主题不可称之谓专题,没有连续性也不叫专题了。故此在每集或者每期的策划中应该设置能反映事件基本发展线索的内容,使受众能对事件的整体发展线索有清晰的把握。新闻专题要的完整性,就是围绕大主题,每一集或者每一期都要有各自的中心,但内在逻辑是连续而完整的。

2.2.4 新闻专题策划要会拓展挖掘。新闻专题是就某一主题展开的,但决不是这一主题基本信息或者消息的简单堆积,而应该成为深度拓展报道的一种方式。所谓深度拓展报道,是对主体新闻的时空维度进行扩展的报道。它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展示与剖析,从而深刻地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新闻专题的深度一方面要靠内容的选择来体现,另一方面要通过每一集或者每一期的主题设置来体现。如果专题中只有最新消息、各方反应这样的内容,不但看不到拓展,也很难让人体会到专题的深度。因此,在进行专题策划时,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专题所表现的主题或事件,应该设置一些反映对当前对象的独特思考的内容,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或通过对事件来龙去脉、长远影响等的思考,来深入地表现主题。拓展挖掘就需要有相应的评论,这也是新闻专题应有的内容。

2.2.5 新闻专题策划要注重互动,力求有效性。媒体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作用既体现在版面、声音和荧屏等媒介物上,也表现在广泛的社会参与能力方面。媒体不只是被动的反映社会,还应积极参与社会。新闻专题要拓展要深入,还要注重与受众群体的互动,这也是新闻专题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新闻专题策划要在与受众的互动上多加着力、着色,要让互动手段更有效,就需要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设计更有目的、有特色的互动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提供调查与评论这两种互动。

3 市级电视新闻专题策划内容的选择

3.1 抓有地域特色社会热点。市级电视台的专题宏观的大的专题做不过中央和省一级的电视台,因此在新闻专题的选择时,要抓住当前本地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抓住本地群众真正关心、与本地群众利益有关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地域性是市级电视台主要的特征,特定的区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给该区域的居民心理、性格、行为以或隐或显的文化烙印,这种烙印给该区域的新闻节目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潜力,也是其新闻专题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抓住地域特色这个关键,新闻专题在当地就会有感染力、影响力。

3.2 抓可评论的新闻专题。笔者认为不可以进行评论的新闻,不适合做新闻专题,没有评论的新闻专题就没有深度。新闻专题不仅是事件的客观记录者,更应该是问题的分析者和正确舆论的引导者。针对新闻事件给予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是新闻专题的精髓所在。当然评论也要有深度,敢于说真话,不能畏首畏尾。

3.3 抓舆论监督类的新闻专题。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专题中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新闻专题节目深度调查、分析评论的特点也正是开展舆论监督行之有效的形式。监督是媒体的天职,也是媒体最重要功能之一。媒体不负起监督的职责就是失责,也会失信于民。但监督一定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切实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舆论监督受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是知易行难,特别是越往下走监督越难,但作为新闻专题要有监督的魄力,要心系监督职责,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当好社会守望者。

此外,做好市级电视新闻专题,还可借鉴其他台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借鉴其形式,借鉴其套路,借鉴其理念。“中国电视节目的竞争不是节目主持人的竞争,是节目策划的竞争”,做好市级电视新闻专题需从策划开始。

猜你喜欢
市级电视新闻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本期策划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