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2013-08-15 00:53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1期
关键词:油气田气田页岩

页岩气开发新标准出台

近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制定了页岩气采气工程方案编制规范、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设计规范、页岩气水平井完井设计要求等3项二级企业标准。该标准涵盖了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流程,在页岩气开发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标准来规范开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石化报 2013-02-07)

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或使中石化“十二五”天然气产量翻番

中国石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已全面应用到其大湾、元坝、兴隆等高含硫气田开发建设中。预计该技术在未来3年内将为我国新增天然气产能100×108m3/a。据称到“十二五”末,我国高含硫气田生产能力将达270×108m3/a,占到我国天然气产量的1/5。而近期中石化在四川盆地黑池梁、川西,塔里木盆地玉西、塔中、塔河外围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含硫天然气勘探又有新发现。该项技术或将为中国石化带来天然气发展的大跨越。

(中国能源网 2013-02-06)

长庆油田“三步走”昂首迈向大油气田行列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2013年工作会议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13年实现油气当量5 000×104t,建成“西部大庆”;第二步,2015年原油产量达到2 700×104t,天然气产量达到415×108m3,年产油气当量达到6 000×104t;第三步,“十三五”期间油气产量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450×108m3,比2010年翻一番,企业增加值比2010年也翻一番。

(国际燃气网 2013-02-05)

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28.9%

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28.9%,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 077×108m3,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108m3,增长31.1%。表观消费量1 471×108m3,增长13.0%。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1-29)

未来五年贵州乌江水电将投资120亿开发页岩气

未来5年,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投入120亿元在贵州建成3至5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页岩气达6×108m3,并力争到2020年,页岩气年产规模达到20×108m3。贵州省素有“沉积王国”之称,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页岩气地质资源量10.48×1012m3,居全国前列。

(新华网 2013-01-29)

中石油国内首套磁定位系统在西部钻探问世

近日,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公司自主研发的RMS-I型磁定位系统通过中国石油集团成果鉴定。这在我国还是首例。该系统的研发,成功打破国外石油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该系统已申请专利9项(发明1项),已授权6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3-01-28)

2015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315亿立方米

近日,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要求优化能源结构。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天然气使用人口达到2.5亿人。规划要求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业内预计,2015年非常规天然气将比2010年大增近九成,2020年页岩气将成为非常规天然气的主要来源,而天然气加气站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规划还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天然气管道4.4×104km,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收能力新增5 000×104t以上。

(证券日报 2013-01-25)

西南油气田老气田连续八年稳产超百亿立方米

2012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老气田生产天然气102.06×108m3,超计划2.7×108m3,发挥了老气田的中坚力量,为油气田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公司老气田连续第8年稳产天然气超百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2013-01-25)

“川气东送”管道累计输气突破173亿立方米

截至1月22日,“川气东送”起点的普光天然气田已生产天然气超241×108m3,其中通过“川气东送”管道累计外输天然气逾173×108m3。“川气东送”使沿线天然气供应增长逾30%,大大提高了川渝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

(新华网 2013-01-24)

四川盆地首次开展高密度三维地震攻关试验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在公115H井区实施川渝地区首个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攻关项目。1月7日开始开炮采集,截至1月21日已累计采集31 195炮,满覆盖面积达28.54 km2,完成采集工作量55.31%。此项四川石油科技重大专项现场先导试验,目的在于解决常规三维地震勘探中存在的薄互层储层预测、微小断裂识别、河道砂精细刻画等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推动川中原油攻关在2014-2015年建成产能建设示范区储备有利区块,并最终形成国内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行业规范。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2013-1-23)

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线5月达运营标准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天然气管线将在2013年4月30日完成全线铺设工作,进入设备调试运行阶段,5月30日前天然气管线将达到输气运营标准,而原油管线预计将在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中缅天然气管道全长793 km,其中缅甸段设计输送量为120×108m3/a。中缅油气管道对于实现中国能源多元化和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人民日报 2013-01-22)

中石化:四川页岩气产量明年可达3亿立方米

据中石化透露,中石化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有了新进展。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川东南的涪陵大安寨页岩气项目区块未来将建成11×108m3的产能,预计明年产量能达3×108m3,“十二五”期间可达10×108m3。

(中国化工网 2013-01-22)

天然气水合物海上物探技术研制成功

日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在超声与时域反射联合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新型弯曲元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获取松散沉积物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水合物饱和度数据,可以灵敏探测松散沉积物中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点,并与温压法、时域反射法探测的结果一致。这一技术为天然气水合物海上地球物理勘探提供更为丰富的实验数据打下了基础。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3-01-15)

西南油气田非常规油气藏多段压裂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依托其股份公司重大现场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引进再创新,自主研发并试验成功了复合桥塞多段压裂技术、体积压裂设计及压后评估、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多层压裂等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的关键技术,在致密油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领域攻关试验中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实验评价手段,掌握了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实现了关键工具国产化、系列化。该技术系列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和申报了10余项国家专利、企业标准及软件著作权。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2013-01-08)

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

中国石油宣布,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经由西气东输二线最后一条投产的支干线广州—南宁段于1月30日到达南宁,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1条干线8条支干线全部建成投产。西二线全线投产,在中国形成近4×104km的天然气管网,基本覆盖中国28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数以亿计的人口从中受益。西二线是中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

(新华网 2013-01-05)

猜你喜欢
油气田气田页岩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页岩气开发降温
加息,压垮美国页岩气的稻草?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
苏里格气田总产量突破1000×108m3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