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013-08-15 00:49任惠敏胡笑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德里奇路易丝印第安

任惠敏,胡笑瑛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美国印第安文学被认为是美洲大陆上历史最为悠久、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在其发展历史中,共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文学、过渡文学及现当代文学。在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中,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无法将其文化传统书面记录下来,仅依靠口头叙述传承其部落文化。事实上,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是一种部落文学。当我们在谈论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时,通常指的是“易洛魁文学”“纳瓦霍文学”“奥吉布瓦文学”。

美国印第安文学虽然历史悠久,但即便在美国,对该文学的研究起步亦很晚。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民权运动的热浪后,美国印第安文学才真正浮出水面,一些作者如莫马戴(N.ScottMomaday)、韦尔齐 (JamesWelch)、希尔柯 (LeslieMarmon Silko)和厄德里奇(LouiseErdrich)等才逐渐得到美国文坛的认可。

路易斯·厄德里奇是美国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在美国印第安现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其本人是混血儿,父亲是德裔美国人,她的外祖父在20世纪50年代时做过齐佩瓦(Chippewa)部落的酋长。她深受齐佩瓦部落文化的熏陶,其作品中都有该部落文化的烙印。

厄德里奇在小说、诗歌及儿童读物等多方面都卓有成绩。迄今为止,她一共出版了小说著作13部,获奖无数。1984年写《爱药》获得全国书评奖;1998年写的《羚羊妻》获得世界幻想文学奖;2008年写的《鸽灾》获得普利策的提名奖。除这些优秀的小说之外,厄德里奇还发表了三部诗集:《篝灯》(1984),《欲望洗礼》(1989),《元火:诗歌新作精选》(2003);还为儿童写了一些书,如《飞跃》(1990),《祖母的鸽子》(1996),《白桦小屋》(1999),《永恒的范围》(2002),《沉默游戏》(2005)及《豪猪年》(2008)。

作为厄德里奇最出名的作品之一《痕迹》于1988年一经问世,就登上美国畅销书榜名,引起美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从语言、叙事结构、印第安传统文化的运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该作品做出大量的研究分析。论文详细梳理中国学者迄今为止对《痕迹》这部小说作出的全部研究,旨在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国内学者的研究水平。

《痕迹》与《爱药》、《甜菜女皇》、《宾戈宫》被称为“北达科他四部曲”,描述了错综复杂的齐佩瓦族人的生活及他们在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种种遭遇。《痕迹》是这四部曲中最早构思的,始于1980年,但一直到1988年才付梓完成。小说描述了两位叙述人纳纳普什(Nanapush)与宝琳(Pauline)从不同的视角共同讲述了1912年至1924年间发生在部落的所有事情。故事的核心人物是弗雷尔(Fleur),背景是美国《道斯法案》出台之后,故事内容则是齐佩瓦人在1912年冬遭遇一场罕见的雪灾之后,在天灾和人祸(白人绞尽脑汁逐步吞并部落土地)面前,他们如何丧失土地,在白人入侵后,他们何去何从。小说中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境况及他们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如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对文本进行诠释;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模式和频繁出现的生物形象也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

一、后殖民主义研究

王建平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痕迹》”一文中,从后殖民语境下探讨美国印第安部落的历史境况,为了抵制历史叙述的权威性,小说中采用大量的口述方式。与白人的文本性的、单线条按时间顺序记载的历史不同的是,小说中两位叙述人纳纳普什(Nanapush)与宝琳(Pauline)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前者使用的是美国印第安部落传统的口叙模式,听众是他的孙女;后者则没有听众,只有读者,说明她已经脱离部落的口述文化传统。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厄德里奇的小说是对传统历史观的修正和反拨,是美国印第安作者抵抗边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重构——路易丝·厄德里奇《痕迹》的后殖民解读”一文中,肖锦屏与龙娟从后殖民视角分析作品《痕迹》,指出小说中女主人公弗雷尔是一位坚定拥护部落文化的保守者,但最后却无奈地带着从湖中捡来的石头、草药树根和她家族祖坟的标志凄凉地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而另一位女主人公宝琳则彻底否定自己的部落文化身份,妄想被白人世界接纳,最终导致被部落人和白人共同遗弃而疯癫。而受过白人文化教育并能流利说英文的美国印第安部落的长者纳纳普什在对待白人文化上不是完全地排斥,同时也坚决不否认自己的部落文化传统,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白人文化和部落文化。该文通过探讨这三者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唤起人们对当今美国印第安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思考。肖锦屏还在名为“《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硕士论文中运用后殖民理论来解读该小说,论述小说中白人入侵后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指出厄德里奇在小说中暗含她对如何重构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看法:认为美国印第安人要生存和发展,既要继承本部落的传统文化,又要在白人主流话语中发出自己部落独特的声音,同时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汲取其精华。

在“《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身份的追寻”的硕文中,王菲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问题,论述了小说中主人公对各自的身份危机做出的不同反应,最后该论文从话语杂糅、神话杂糅及宗教杂糅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作者厄德里奇如何在《痕迹》中重构美国印第安人的文化身份,对处在边缘化的民族在遭遇身体危机时,应当重视身份意识并以杂糅的方式去化解身份危机。左桂花则在其硕士论文“土地上的生存——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从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比分析印第安人在白人入侵前后的两种生存状态。分析认为,在这种变化的生存环境中,美国印第安人只有认清现实,做出合适的选择,才能保存自己的部落文化传统并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和谐生存状态。

二、生态批评研究

有些学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诠释作品中环境、土地与身份之间的联系。张明兰在“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痕迹》的生态批评阐释”一文中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痕迹》进行解读,以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Naess)的“生态自我”的理论诠释纳纳普什与宝琳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纳纳普什在小说中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向露露(Lulu)讲述部落发生的历史事件,他对部落传统文化中对土地与部落身份的认同体现了奈斯提出的“生态自我”中的大我。宝琳讲述的故事则是她本人皈依西方宗教、寻求白人身份的心路历程。她否定自己的部落身份,离开部落居住在白人小镇,抛弃自己部落语言,说着流利的英语,希望自己被白人认同,最后成为一个疯女人。由于宝琳脱离了自然,始终处于社会化的“自我”阶段,成为“生态自我”中的小我。该论文还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主人公弗雷尔大地母亲的女性形象,从自然与动物身上获得力量和保护能力。

陶虹在“印第安人的土地情——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痕迹》的生态解读“硕文中,运用深层生态批评中的“生态自我”理论探讨小说中土地和文化元素的再现在其印第安人重构部落身份与传承部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出印第安人的土地情是其深层自我的体现。该论文还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讨论了弗雷尔与宝琳这两位人物的不同形象:弗雷尔的“大地母亲”的形象塑造是对西方传统中男女二元对立的瓦解;而宝琳因其抵抗与部落的认同关系,成为西方二元对立世界中的牺牲品。

柳婧在其“《痕迹》中印第安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硕文中也运用了生态批评理论,以生态整体观为切入点来分析小说中的土地和文化两个主题,论述了以弗雷尔和纳纳普什为代表的传统印第安人与宝琳为代表的被同化的印第安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弗雷尔与纳纳普什看到被同化的部落同胞的反生态意识给部落带来的灾难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部落传统信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部落人获得平静与安宁。

三、叙事策略研究

王建平、郭巍在“解构殖民文化,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通过对小说中“讲故事”叙事技巧的探讨,说明作者厄德里奇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来拯救濒于灭绝的美国印第安文化。这种讲故事的传统不仅是美国印第安部落长者向幼者传统部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剂可以治疗人们身体和心灵创作的良药。通过对叙事技巧的探讨,剖析了印第安人的生存境况,揭示白人对印第安文化的侵略。在“痕迹上空萦绕不绝的声音+探析路易斯·厄德里克《痕迹》中的叙述者和叙述声音”硕文中,战逸超以不可靠叙述理论并辅以艾伯特的叙述中的冲突观点来分析《痕迹》中的两位叙述者纳纳普什与宝琳的表现,认为前者是一个可靠的叙述人,而后者是不可靠叙述人,两种不同文化身份的叙述人对同一事件的两种不同叙述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强势白人文化入侵后,不仅给被同化的印第安人造成人格的扭曲,也给整个印第安部落带来巨大的冲突与灾难。

四、象征意义研究

陈靓在“象征世界中的文化身份重构——《痕迹》的生物象征解读”一文中,通过分析《痕迹》中生物象征中的正面象征如熊、狼、湖怪等和负面象征如狗、蛇,证明作者厄德里奇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现实和虚幻交织的生物世界:作为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中保护神形象的熊、狼、湖怪,在小说中赋予主人公弗雷尔“大地母亲”的形象;狗和蛇则与魔鬼和不祥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邪恶的世界。每种生物的象征都与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紧密相关,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独立身份的构建起到标识性的作用。

《痕迹》这部小说一出版即引起美国学术界的强烈反响,认为小说中语言生动有趣,蕴含丰富的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但国内学者仅从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叙事策略与生物象征的角度解读该小说。与国外的研究成果相比,还有很多的视角值得国内学者继续挖掘,希望更多对美国印第安文学感兴趣的学者对该作品做出更多的诠释。

[1]陈靓.象征世界中的文化身份重构——《痕迹》的生物象征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81-85.

[2]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陶虹.印第安人的土地情与生存哲理——路易丝·厄德里奇小说《痕迹》的生态解读[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王菲《.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身份的追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王建平,郭巍.解构殖民文化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5-457.

[6]王建平.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的《痕迹》[J].国外文学,2006,(4):75-81.

[7]肖锦屏,龙娟.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重构——路易丝·厄德里齐《痕迹》的后殖民解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98.

[8]肖锦屏《.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9.

[9]左桂花.土地上的生存——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小说《痕迹》[D].四川大学,2007.

[10]战逸超.痕迹上空萦绕不绝的声音——探析路易斯·厄德里奇《痕迹》中的叙述者和叙述声音[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德里奇路易丝印第安
众多作家的“精神引路人”、诗人路易丝·格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第安捕梦网
莫德里奇
莫德里奇终结两巨头十年垄断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透过泪眼感怀爱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彼德里奇 一二三四
青春不相信眼泪
烧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