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研究①

2013-08-15 00:51齐艳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验性体验式心理健康

齐艳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9)

在教育部《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建设标准》等文件相继出台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凝集知识、体验以及活动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突破以传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开展现状

1.从教学管理上看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均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教学对象方面,主体教学对象为大一新生。只有极少数学校在考虑不同年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将课程分解为不同主题进行授课,但主要以选修为主;在教材选用上,教学内容相对随意,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

2.从教学模式方面看

该课程基本是以课堂讲授的传输式教学为主,普遍情况是三、四个班合并在一起,采用大型公共课的形式进行集中教学。传统传输式教学将设计重心放在书本知识的组织与传递上,强调围绕书本知识的传递与接受来构建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设计规范性的教学行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领悟知识的内在意蕴、体验知识的生命意涵、发展个体的生命智慧。

3.从学生发展角度看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主动接受意识薄弱、感受力下降、脱离实践和体验、知行脱节等问题作用甚微,这些情况也是许多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思考和思考的问题。

4.从现实诉求上看

大学生和教师均认可和向往体验式教学。但大学生迫于必修课学业考试、四六级外语过级和就业压力,不愿意也不重视在心理健康选修课中投入更多精力,忽视人格培养隐形过程;高校教师普遍认识到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但是却无法深入研究和运用体验式教学,受到客观条件、环境、缺少激励措施等限制,更无法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

二、体验式教学内涵

1.理论溯源

“体验性教学”顾名思义,“体验”不仅包括“亲身经历”,还包括“通过体验和实践获得认识”的含义。体验性教学集中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理论研究内容。

(1)生命哲学:体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与生命、生存相联系着的发自内心的、独有的、内在的行为,是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感悟。生命存在于体验表达的本质中,只有体验才能把握生命。

(2)情感心理学:提出人的心理过程是情知相统一的过程,二者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不可分割,需要融为一体。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完整人格,如何通过情知统一实现学生人格的发展,关键在于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要遵从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要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同他们自身的体验发生联系。

(3)后现代知识论:否认知识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观点,认为知识是人们对问题解决的一种假设或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依赖于认知个体以及认知情境的具体情况。在与认知个体已有经验相关联的情境引导下,会促动认知个体在感受情境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才能使外在的知识内化到认知个体自己的认知,这样的体验和内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认知个体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去认知和解释现实。

(4)对话理论:认为对话是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心灵与世界进行沟通的基本方式,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显现方式,对话与生命体验密不可分。对话双方尊重各自的生命体验是对话关系建立的基础,对话双方完全自由的选择是对话实现的基础,实现对话是双方生命体验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认和凸显的过程。

(5)体验式学习理论:著名学者大卫◦库伯在《体验式学习》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他将体验式学习分为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和原理、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四个阶段,认为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体验式学习的中心原则是“学习的循环过程” ,体验式学习强调了所有需要通过反思和概念化的体验实践,再到进一步体验的学习循环模式的重要意义。

2.内涵理解

体验式教学以高度尊重、关怀生命体的价值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和对话环境,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感知生命、感受生活、领悟世界,并将感悟和体验在实践中进行证实和实践,以实现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人格完整的人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

三、体验性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路径

要使体验性教学富有成效,需要设置凸显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味的教学过程,需要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1.设定重视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

这强调的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适应。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并重,只注重一个方面都不能促进个体的完整成长。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义追寻和精神养成,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以及价值观的确立纳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还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体验,成为德才兼备、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2.实施富于情感和意味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人格成长

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生的体验和需要。体验性教学是学生特殊的认知和心理全面演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善于接受学生突发的灵感、不同的认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为例,笔者在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中发现,新生一般容易在心理适应、环境适应、情绪情感管理、人际关系、学习目标等方面出现问题。在课程相对应的章节中,笔者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团体辅导等活动,通过课堂的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分享感悟等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在课后解决这些适应问题。

3.运用科学灵活而又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近些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刘海燕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等。根据刘海燕的研究,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见,将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体验式教学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的学生,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活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有所领悟,分享心灵收获,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和升华。

四、体验性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施要求

1.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适用的师生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重视教学结果,体验式教学的评价机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化。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减。二是需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向多元化评价标准转化。弱化对学生成绩方面的考查,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强化对学生的能力、人格和素质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状况。三是需要由教学后进行反思向主动自我反思性评价转化。许多大学生是在教学后,才开始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体验式教学需要引导大学生自觉的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主动的自我反思中获益,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又能增强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2.需要教学参与者及软硬件具备一定条件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第一,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熟练的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第二,对学生的要求,需要具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师生能够及时更新观念,促进体验式教学的双受益;第三,对学校的要求,在硬件设施、资金投入、课程考核上给予支持。

[1] 刘海燕, 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9).

[2]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 D]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

[4] 陈莎.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11,(7).

[5] 唐月芬.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学理论,2010,(5).

猜你喜欢
体验性体验式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