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刷片联合阴道镜活检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分析

2013-08-15 00:54吴克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异常者阴道镜细胞学

吴克花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妇产科 4413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50~55岁[1]。宫颈癌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由此可见对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自愿参加宫颈癌筛的2401例妇女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仅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自愿参加宫颈癌筛的2401例有性生活的女性,无全子宫切除术史。年龄16~71岁,其中有生育史2045人,有流产史无生育史325人,无妊娠史31人。

1.所有检查者详细询问个人基本情况、既往是否筛查及筛查情况、官颈癌相关知识。在受检者知情同意下,行细胞学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者在阴道镜下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

2.标本的采集处理: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系统(TCT)收集细胞制备标本,取材前患者禁性生活24h,禁引导冲洗上药,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干棉球轻轻拭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将特制的小刷子插入宫颈管内,呈扇形贴于官颈表面及宫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刷柄5~6周,标本取后立即洗入有细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盖好瓶盖送检。标本经Thinprep程控超薄检测系统自动处理,由细胞学医生进行诊断发放报告。

3.TBS报告的标准:本次标本采集满意率99.77%,2例不满意,再次取材达到满意。报告方式使用TBS(1991)分类系[2]:①样品满意度:细胞量<10%。为不满意,10%≤细胞量<40%为基本满意,≥40%为满意,不满意标本改日重取。②对上皮细胞异常改变的描述性诊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ASC-US);鳞状上皮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LSIL),宫颈上皮内病变(CIN)I级;鳞状上皮细胞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鳞状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级;鳞癌;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腺癌。

4.阴道镜检查受检妇女的选择标准:上皮细胞异常改变的;有接触性出血或血性白带;宫颈表面溃疡、赘生物等;慢性宫颈炎久治不愈;肉眼观察宫颈有可疑病变者。阴道镜采用NOVA公司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检查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宫颈,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宫颈表面分泌物,观察宫颈外形、颜色及表面血管、毛细血管,确认磷-柱状交界,于宫颈表面涂5%的醋酸液30~60s,观察醋白上皮的颜色、透明度、醋白区的边界和表面轮廓、血管特征,然后再涂复方碘溶液观察着色情况。采用Reid评分法,0~2分为HPV感染或CIN I级,3~4分为CINⅡ级,5~8分为CINⅢ,猪油样、脑回样不透明上皮、异型血管、厚重粗白上皮考虑宫颈癌。在阴道镜认为异常或可疑区域取一点或多点活检,活检足够深以获取适当的间质组织。镜检不满意者行颈管搔刮术,获取组织经组织液固定送病检,按最高级别做最后诊断。

结 果

2401名受检者宫颈病变筛查异常者359例(15%),其中反应性细胞的改变198例和感染性69例,治疗后复诊。包括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178例(7.41%),萎缩性阴道炎20例(0.83%),细菌性40 例(1.67%),霉菌性29 例(1.21%),而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80例,尖锐湿疣10例(0.42%),ASC-US 43例(1.79%),CIN I型31 例(1.29%),CIN Ⅱ型3 例(0.12%),CINⅢ型3例(0.12%),官颈癌10例(0.42%)。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13人(1.96%),其中10人(76.9%)通过巨检异常,直接活检发现,其余3人(23.1%)通过细胞检查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年龄主要分布在30~55岁,其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71岁。细胞学异常结合活检与术后病理情况相符。

讨 论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14.6/10万,是仅次于智利的高宫颈癌发病国家,居世界第2位,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恶性肿瘤之一[3]。虽然我国从70年代开始就把妇科病普查列入了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在保障中国妇女的生殖健康、特别是在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宫颈癌患者比以前明显增加,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就其原因可能与性生活紊乱、性活动提前、早婚早育、多产,与经济状况低下、地理环境、种族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HPV感染是其主危险要因素,以HPV-16、18最常见,宫颈糜烂亦是引发宫颈癌的直接因素,国内有专家报道过重度宫颈糜烂引发宫颈癌的风险更大。因此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本次统计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13例,有10例(76.9%)通过直接活检发现,说明本地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漠,应切实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癌意识及知识,使妇女认识定期筛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定期筛查成为自觉性。医疗机构妇科医生不仅要掌握宫颈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加强普查的意识,对前来就诊的妇女做到知情同意下不漏诊。筛查情况还显示CIN及原位癌,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浸润癌则主要直接活检发现,主要分布在30~55岁,年龄最小16岁,最大7l岁。因此,有性生活的年轻女性应纳于筛查范畴,而30~55岁年龄段女性,应是宫颈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联合阴道镜活检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TCT特殊的取材方式加上高精密度过滤膜过滤,保存了取材器上所有的细胞,且去除了标本中的杂质的干扰,被免了细胞的过度重叠,更容易识别不在正常细胞。它摒弃了传统巴氏涂片法在采集标本方面存在的缺陷而造成的约50%~60%假阴性,而将识别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85%和90%左右。常规的活检准确率低,有一定的盲目性,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资料是对受检者先行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认为异常或可疑区域取一点或多点活检,活检足够深以获取适当的间质组织,送病理检查,肉眼发现官颈有赘生物或可疑癌者直接取活体组织送病检,根据诊断结果作对应治疗,在本统计数据中发现细胞学异常率359例(15%),其中反应性细胞的改变198例(8.25%)感染性69例(2.87%),尖锐湿疣10 例(0.42%),ASC - US 43 例(1.79%),CIN I型31 例(1.29%),CIN Ⅱ型3 例(0.12%),CIN Ⅲ型 3 例(0.12%),官颈癌10例(0.42%),且随着病变程度越高,细胞学与病理学的诊断一致性越高。从而说明两者结合显著提高了诊断阳性率。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6.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6.

3 马丁,奚玲.宫颈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2):61.

4 华嘉增.妇科普查普治的回顾与展望(下)[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4):239-241.

猜你喜欢
异常者阴道镜细胞学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
糖尿病患者如何筛查并发症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