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8例及分析

2013-08-15 00:54张红芳戴继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脉络丛双侧三体

张红芳 戴继成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功能科 河北 涿州 072751)

随着产前检查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四年来超声诊断的8例胎儿脉络丛囊肿病例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对脉络丛囊肿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检出8例脉络丛囊肿的胎儿,孕妇年龄22-38岁,孕18-22周,均无近亲结婚及畸形儿生产史。

1.2 方法:采用仪器为飞利浦IU-22及日立CUB-6500,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者取平卧位经腹多切面扫查胎儿颅脑结构,清晰显示脉络丛后仔细观察脉络丛内有无回声,测量其大小,继而常规检查胎儿其它脏器及躯体四肢,观察是否合并其它部位的异常。

2 结果

本组中7例为单侧单纯囊肿。囊肿直径约0.6cm-1.1cm,孕24周前复查囊肿均消失;1例为双侧脉络丛囊肿,孕18周时发现,直径1.6cm,行羊水穿刺检查,未发现染色体异常,孕22周复查一侧囊肿消失,孕26周复查囊肿完全消失。观察以上各胎儿未合并其它结构异常。随访胎儿出生后未见异常。

3 讨论

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脉络丛内充满脑脊液的假性囊肿,其声像图表现主要是脉络丛强回声内见囊性无回声,囊壁薄,边缘光滑,整齐,多呈圆形。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可单侧出现,也可双侧出现;可为单纯囊肿,也可为多房分隔囊肿。需注意那些双侧性,径线较大的脉络丛囊肿有时超声会将其误诊为脑室扩大。[1]

目前认为,胎儿脉络丛囊肿是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微小异常,不是胎儿的结构畸形,但它却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当胎儿合并其它异常声像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其中最常见的为18三体,其次为21三体。单一出现脉络丛囊肿时,胎儿患18三体和21三体的风险较背景风险增高1.5倍。[2]

妊娠中期,约1-2%的胎儿可检出脉络丛囊肿,但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3]本组8例脉络丛囊肿胎儿,在孕26周前复查彩超,囊肿均消失,胎儿其它脏器均发育正常。本文作者认为超声仅发现胎儿单一脉络丛囊肿时,不需行羊水穿刺检查,可嘱孕妇短期内超声随诊,以观察囊肿是否缩小或消失。但当囊肿伴发其它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则明显增高,应引起重视。

[1] 严英榴,杨秀雄,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4

[2] 王晨虹,林胜谋,李胜利.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软指标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2-15

[3] 李胜利,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2

猜你喜欢
脉络丛双侧三体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应用价值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临床分析
正常国内人群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测结果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质在双侧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21三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双侧鼻导管固定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