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

2013-08-15 00:54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司酮孕激素米索

曾 玲

(四川省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新都 610500)

米非司酮是一种终止早期妊娠类药物,属于炔诺酮的一种衍生物,是在1982年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研发而成的,在该药物的作用下可导致:蜕膜萎缩、坏死,黄体溶解、绒毛组织变性,由于妊娠蜕膜出现坏死进而产生前列腺素(PG),加快子宫收缩并软化宫颈。该药物应用于人流长达四十多年,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开展,米非司酮也从早期单纯的抗早孕不断提升发展为终止中期妊娠以及对于死胎进行引产的效果,且成功率较高。;临床上对该药物的重视度不断加大,并且临床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广,笔者多年从事妇产科工作,现就现就米非司酮的药物机理及临床应用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参考文献以及多种杂志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全面的总结近年来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效果。

2 结果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下面就具体应用范围进行介绍。

2.1 用于紧急避孕:所谓紧急避孕指的是女性在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者避孕不当导致避孕失败情况下进行阻止怀孕的行为方法,该方法起到可延迟或者防止排卵,进而抑制受精或阻止着床的作用。米非司酮作用于人体可以有效的抑制卵泡发育,阻止排卵,从而使得卵子细胞凋亡,有效阻止胚胎的进一步发育。研究表明在性生活72-120小时期间服用单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的实现紧急避孕,且用药时间越早,避孕效果越好。

2.2 用于终止早孕:对于孕期4-10周妇女,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类似物,完全流产率高达95%以上。药物流产过程是从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临床上根据出血量来决定是否行清宫术,一般不良反应较少,但偶尔可能发生大量出血或并发心脏疾患。药物流产必须在具有急诊刮宫手术、输液、输血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

2.3 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已基本放弃了钳刮术而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来对较大孕周的妊娠进行终止,成功率较高,且手术并发症减少。紫蓉等通过多次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怀孕10-16周的孕妇采用阴道用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起到的流产效果明显好于口服用药,而对于在胎儿胎盘排出后有没有必要进行再次清宫处理,尚不明确。处于中期妊娠的孕妇如果采取引产,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口服与早期妊娠基本相同,可于第三日的早晨将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弯隆。可以视患者的具体妊娠时间采用适当的用药剂量,倘若服用药物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根据每六小时患者的具体情况斟酌是否要增加药物。直到患者出现明显的宫缩现象。药物米非司酮可以对患者宫颈起到明显扩张和软化作用,米非司酮使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素的收缩反应性及敏感性增高,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产程,减少患者引产过程中的痛苦,临床观察发现该药物能够降低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并且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较小,因此安全性较高。

米非司酮在临床上除了以上两种应用之外,也被应用于宫内死胎的引产。方法上与终止早期妊娠大致相同。

2.4 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经过药物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中能够突破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所以国外就已经足月胎儿的引产是否采用米非司酮很是慎重。Fedman在1991年就药物米非司酮应用于终止晚期妊娠的研究中指出,该药物能够起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并且对脐血中P、E2、以及皮质醇等激素进行了测试,但是米非司酮是否影响到胎盘、胎儿、血循环没有做出相关报道。也有学者曾经对宫颈条件不成熟的初产妇采用不同剂量药物:50mg与200mg的米非司酮达到的引产效果进行比较,并对药物作用于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做出进一步评价,结果显示采用200mg米非司酮比采用50mg米非司酮更能促进宫颈成熟,对胎儿的影响不明显。

2.5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米非司酮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常用的药物,其常配合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仿,但无任何副作用,因此优于氨甲喋呤。此外,该药物联合甲氨蝶吟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明显,且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两者联用将会大大提高异位妊娠的治愈率。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是因米非司酮与孕激素有相似结构,从而竞争孕激素受体(PR),使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妊娠的胚胎组织得不到孕激素有效的支持而“枯萎”。近年来国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资料很多,报道的治愈率均达90%左右。国内也出现了大剂量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报道。但是大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必须考虑其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因此,对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这一新方法应持慎重态度,最好进行严密的临床实验。

2.6 用于过期流产:过期流产患者由于激素水平较低,且蜕膜绒毛出现变性坏死。患者服用米非司酮之后,在药物作用下体内雌激素受体(ER)以及孕激素受体(PR)两者间的平衡受到较强的干扰,而增加雌二醇,进一步促使子宫的敏感性提高,并且起到了对抗孕酮的安宫作用,进而发生宫缩流产。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的药理特性和作用机制:药理特性:米非司酮为一种抗孕激素药物,结构基本与炔诺酮相似,临床效果包括:抗糖皮质激素、流产、抗孕酮等。此外,该药物的吸收性较强,一般患者在服用l小时之后便会产生效果,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为服用之后的25一30小时之间,并且在人体内不会出现药物积累。

作用机制:米非司酮可对启动和维持妊娠起到重要作用,相比较孕酮而言,在结构上更加匹配,两者的相同点为都是街体,如果联合作用,可使作用效果提高3-5倍。此外,孕酮与孕酮受体相结合后,可呈现一种较为显著地孕激素生理活性,但是米非司酮如果和孕酮受体相结合则不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孕激素活性。因此,临床上使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治疗时,应考虑与米索前列醇结合使用。经过多次临床试验发现,两药物结合能够通过退化蜕膜绒毛细胞、凋亡、出血剥脱激活子宫肌,进而导致规律性子宫收缩,加速软化宫颈,起到终止妊娠或流产的效果。

3.2 米非司酮使用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一般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如果有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则可以采用正常的过敏治疗方法。目前米非司酮因其引产和流产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终止妊娠治疗中。据统计结果显示,米非司酮为目前药物终止妊娠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然而对于终止中晚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的危险性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例如子宫破裂等。因此在对中晚期终止妊娠的治疗中药慎重考虑。

总之,米非司酮为目前妇产科临床上常用的终止早期妊娠类药物,且安全性高,成功几率大。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1]许玲,房克爽.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8(19):413-414

[2]窦迎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2(08):231-232

[3]李素青,郭福中.米非司酮前列腺素在妇产科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9):96-97

[4]郭丽芬.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中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2):225-226

[5]吴秀莹,张志敏.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6(19):161-162

猜你喜欢
司酮孕激素米索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保胎药须小心服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