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延续护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用分析

2013-08-15 00:54方琴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高血压

方琴玉

(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浙江 富阳 311400)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和致死率很高。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病、脑血管以外、严重肾损害的几率都较无高血压的同龄人群高。社区延续护理是运用专业知识针对出院慢性病患者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本次对45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45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出院病人进行干预和观察。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50~59岁11例,60~69岁22例,70岁及以上者12例。患者均在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需出院并进行长期药物治疗。

1.2 方法

1.2.1 制作健康档案:记录每名患者情况并制作健康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患病时间、初发时血压、诊治经历;目前血压状况、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有何其他疾病及相应服药情况;患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长期治疗的态度等。结合每名患者情况计划定期到医院随诊时间,制作长期血压检测记录表格。健康档案由专人管理。

1.2.2 健康教育:在患者所在社区进行中老年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形式包括:1、进行了两次专题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的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早期发现与防治常识;2、在社区发放高血压防治相关宣传资料,并向社区居民尤其是患者家庭推荐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食谱;3、对参加本次干预研究的患者家庭进行集中教育,主要讲解高血压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病情检测和并发症早期发现的相关知识。

1.2.3 用药指导:针对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如下用药指导:1、重点强调正规程序治疗高血压的必要性,讲解不规律服药会引起血压波动病情恶化等严重情况;2、对有误服可能的老年患者进行指导,将易混淆的药物分别用明显颜色的药盒盛装;对服药剂量易出错的患者用口服药袋事先分包;3、需要多药合用的患者,帮助咨询相关专科医师。对存在合用禁忌的及时调整;4、患者自行服药仍有困难或对长期服药有抵触情绪的,嘱家属或陪护人员劝说、提醒并帮助服药。5、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1.2.3 生活方式指导: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帮助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原则是清淡低脂、低盐,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g;少吃动物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盐分含量高的腌制食品、咸菜等应当严格控制或不食用;劝导患者戒烟、限酒;2、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选择老年运动器材、慢跑、老年体操等。不能耐受的患者,选择散步、太极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运动的原则是个性化选择,循序渐进,以活动后不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血压波动、脉搏大幅加快等症状为运动量界限。同时应做好运动保护,应有家人陪护;3、帮助患者形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对有失眠早醒等症状的患者,建议足浴、睡前饮用热牛奶等方式帮助睡眠,失眠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安眠药物;

1.2.4 心理干预:干预措施有:1、鼓励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参加社区老年活动,使患者与人交流机会增加。避免老人独自在家,长期躺卧,长期不说话等;2、嘱咐家人尽量避免老人情绪激动、紧张。3、多对老人讲解慢性疾病规范治疗的疗效,对老人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的行为应该给与肯定和赞扬;4、鼓励老人培养书画、养花等兴趣爱好以帮助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

2 结果

本研究期间有1例老年患者因头晕就诊,证实为脑血管意外(小面积脑出血);另有1例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在复诊中发现蛋白尿,后证实为高血压肾损害,遂住院治疗。

3 讨论

中老年患者因其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等特殊原因,高血压往往难以控制[1]。本研究中,即使有较为完善的护理和干预,仍有两例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幸而及时发现患者没有生命危险。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血压控制十分关键,因为这关系到某些严重甚至致命并发症的发生。发生严重并发症的2例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均超过15年,病情最重时高血压分级达三级。所以护理和干预工作应该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尤其要根据患者高血压分级、病程、年龄、危险因素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重点检测的指标。

[1]胡嬿.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2;9(11):118-119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高血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全国高血压日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服药先分阴阳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