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分析(附一例报告)

2013-08-15 00:54郑荆洲童传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右乳双侧单侧

郑荆洲 童传明

(1.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普外二科 湖北 445000;2.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湖北 武汉 430040)

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同时发生或发生间隔小于6个月的独立的原发癌灶出现在双侧乳腺内。随着近年来乳腺癌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总体发病率不高,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更少。笔者近期发现1例典型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因左侧乳腺肿块半月于2013年5月13日入院。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指头大小肿块,右乳外下象限指头大小肿块。彩超报告:左侧乳腺2点部位钟,乳头旁3.5cm可见一大小1.8cm×1.4cm的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右乳8点钟部位,距乳头1.5cm可见一大小1.5cm×1.0cm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回声不均;双腋下未见肿大的淋巴结;双低回声区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左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报告:乳腺癌伴坏死。经术前准备,于2013年5月15日在全麻下行双侧乳腺肿块切除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术中快速病检报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右乳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对症、支持治疗,常规病检报告: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为III级,左腋窝淋巴结8枚,癌转移1枚 ,免疫组化示ER(-),PR(-),HER_2(3+);右乳为导管内原位癌伴微浸润,腋淋巴结15枚,无癌转移。7天拔除双侧引流管,于术后第10天行第一周期化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周转肿瘤科继续治疗。

2 分析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以单侧乳腺癌多见,双侧发生者较少,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更少见,在诊疗过程中要引起重视,经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2.1 诊断:双侧乳腺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两侧乳腺同时发生的原发病灶,此为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另一种是两侧乳腺相继发生的原发病灶,间隔时间超过6个月,此为异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一侧原发乳腺癌病灶转移至另一侧,可同时也可以是异时,此为转移性双侧乳腺癌[1]。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与单侧乳腺癌没有太多的不同,关键是要求临床医生要对这个疾病有相关认识,在接诊乳腺癌病人时注意检查对侧乳腺是否存在同时发病的情况,行钼靶X线片及彩超检查时都要行双侧乳腺对比,这样既可帮助患侧病灶鉴别,又有助于发现对侧病灶[2]。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是双侧病灶同时独立单克隆而产生的肿瘤,因此双侧病灶可以具有不同的病理类型。本文报道的病例双侧肿瘤就具有明显不同的病理表现。为了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准确的病检及免疫组化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2.2 治疗: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应视为两个同时发生的孤立肿瘤,其治疗原则与单侧乳腺癌相同,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即根据每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再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3]。有研究认为,单侧乳腺癌和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无差异,但也有认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复发率要高于单侧且预后更差[4]。多数学者认为预后主要还是取决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及生物学行为[5]。两侧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均不一致,术后针对较严重的一侧患乳制定辅助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计划,化疗同时行HER-2监测如为阳性就加用曲妥珠单抗治疗。

[1]张敬,钟 青,赵长啸,等.双侧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一例[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3),189

[2]余科达,狄根红,吴昊,等.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0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6.16(5)362-366

[3]冯细文.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现代肿瘤杂志2007,15(11)1668

[4]刘轶,伍尧泮,刘立志,等.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67-68

[5]丁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8例分析[J].江苏医药2011,37(9)1086-1087

猜你喜欢
右乳双侧单侧
乳腺胰腺来源转移癌1例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质在双侧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