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X 线、CT、MR 影像研究分析

2013-08-15 00:54李长金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平片外伤性征象

李长金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金华中心卫生院 四川 遂宁 629213)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脊柱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脊柱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研究证实,不稳定的的外伤性脊柱骨折会诱发脊髓损伤甚至是截瘫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严重威胁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X 线、CT、MR 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临床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56 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24 例,女32例,年龄61-84岁,平均(70.1±13.2)岁,交通事故伤者25例,高处坠落伤者17例,重物砸伤者11例,摔伤者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患处疼痛、压痛,部分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腰部疼痛甚至是大小便失禁症状。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X 线、CT、MR 影像检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检查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展开脊柱正侧位片拍摄,并对部分患者给予双斜位片拍摄,对在X线平片检查结束后展开CT与MRI。本次研究中CT检查所用仪器为东芝320全身CT 机,在MRI检查过程中患者接受矢状位、冠状位以及轴位扫描、T1WI、T2WI扫描。扫描厚度与扫描间隔均为10mm,若有必要可对患者展开2-5mm 的扫面,并展开多平面重建[2]。

2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腰椎损伤者8 例(14.29%),胸椎损伤者8 例(14.29%),颈椎损伤者12例(21.43%),胸腰椎损伤者28例(50.00%)。

经X 线、CT 与MR 检查证实,本组患者椎体上下终板骨折者45例,经CT 检查可发现椎体呈现出爆裂性骨折状态,可见线状骨折线,并会累及上下终板。本组患者中椎体上中板骨折的患者28例,有11例患者能够发现椎体上缘存在碎骨向椎体方向移动征象,有8例患者能够发现锥体管内存在较多碎骨片,并引起硬膜囊受压,有8例患者还存在明显的椎板骨折征象。椎体下终板骨折者11例,且能够发现存在椎体下缘骨折征象,本组有2例患者碎骨片以及碎裂的椎间盘已经突入到椎管内,并且对神经产生了明显压迫。有1例患者能够发现椎板骨折。

3 讨论

研究证实,采取X 线平片对骨折患者进行检测仅可以显示椎体自然的形态发生部分或全部消失,椎体骨密度发生明显减低,可发现大小不等的碎骨片向椎体方向膨出。经正位片可以发现椎弓根间距有无变宽或变窄等征象。在侧位片上能够观察到椎体变扁,发生延长,并呈现出楔形变。患者椎间隙若是发生变窄则会导致椎体发生前突或者是后突畸变,也可出现明显的椎体错位。在双斜位上观察,可发现小关节有无绞索、紊乱、滑脱等征象。同时还能够证实椎间孔的变化情况,并对脊髓受压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3]。而经CT 检查则可以对椎体变扁、延长进行显示,可发现椎体的前后方以及椎间隙内存在破碎骨片。同时能够观察到骨质密度发生显著的降低,附件可发现线性、斜行的骨折线,并会观察到粉碎性的骨折线。椎弓根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神经根受压,严重时会诱发椎管狭窄的发生。经MRI检查能够观察到椎体的楔形变,T2WI呈现高信号状态,而T1WI则是呈现出明显的低信号,若是患者的脊髓发生出血则T2WI呈现等信号,T1WI则是呈现高信号[4]。

脊柱的前柱为前纵韧带、椎间盘的前2/3以及椎体纤维环所构成,中柱则是由椎体、椎间盘后1/3、纤维环、后纵韧带所组成;后柱则是由椎弓、横突棘突后韧带、小关节突所组成。在患者发生爆裂骨折后可分成多椎体、单椎体两种形式,会有部分患者呈现出不连续额多椎体,经X 线平片诊断并联合CT 与MRI检查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5]。

研究表明,采取X 线平片对脊柱的小关节脱位进行诊断时存在较大的困难,而经CT 检查则可以对小关节的横断面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可以对小关节的对称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可观察到关节间隙的状况和小关节的脱位情况。MRI可以对脊髓的损伤、脊髓的挫裂伤、碎骨片压迫等征象进行清晰的显示。椎体附件为骨性连接以及韧带附着的一个十分重要结构,能够对脊柱产生很好的稳定作用,保护脊柱的完整性,同时可以有效保护脊髓不受损伤。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外伤脊柱骨折患者采取X 线、CT 以及MR 检查联合的方式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T 与MR 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X 线平片所具有的的不足,这对于临床做出准确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1] 王文惠,沈树云,王建波.螺旋CT 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1(02):214-215

[2] 蒋甜怀,贺锋,蔡毅,等.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在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23(22):328-329

[3] 李琼华,肖文莲,罗光华,等.多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3(02):776-778

[4] 王树江,麻桂霞.急性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价值与STIR 技术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9(07):656-657

[5] 吴先衡,林时勖,曾向廷,等.MRI对急性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0,32(08):778-779

猜你喜欢
平片外伤性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